在萌寵、動漫、二次元等“萌文化”的支撐下,“萌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業態。大量“萌文化”IP被開發,“萌經濟”的生產力不斷被解放,“萌經濟”逐漸生成了發達的產業鏈。很多品牌主打與“萌文化”的融合品,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天然的親近感,使消費者樂意買單。比如,風靡全球20年的動漫形象皮卡丘,其產權方通過產品銷售、衍生授權等,累計獲利超900億美元。
爆款“萌產品”熱銷時,盜版問題隨之而來。在浙江省義烏市商品批發城中有各式各樣的“萌產品”,皮卡丘玩偶、小豬佩奇抱枕、貓爪杯、優衣庫聯名款T恤等,多為山寨產品。據了解,當地工廠生產的“萌產品”基本按照1:1打版,但是材質和原版不同,成本低,一個貓爪杯成本價在7元左右,皮卡丘小抱枕成本價不超過10元。
盜版侵犯了知識產權,對于“萌經濟”持久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且盜版往往不能保證商品的質量,導致市場魚目混珠,這是亟須整治的。
對于“萌經濟”中的盜版亂象,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及法律系主任鄭寧表示:“應該由專門部門或人員為萌產品做好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及時進行版權登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商業秘密保護,實現IP創意、制作、確權、存儲、授權、運營、保護等全流程產業鏈管理。當發現知識產權被侵權時,要及時維權。同時在開發IP時,注意不要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