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任
細雨滋潤后的山塬,郁郁蔥蔥。微風徐來,展露出不一樣的綠。
一場秋雨過后,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江竹村,23歲的苗族村醫潘秋燕在給苗族大爺潘昌榮看病。潘昌榮今年73歲,患有高血壓,常常需要服藥,潘秋燕上門為老人看病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每一次潘秋燕都會對老人噓寒問暖。老人看病用藥一共29元,現在只需要8.4元。潘秋燕只收取老人1.6元錢,其他的醫保報銷。
這是柳州市醫療保障局在民族地區醫?;菝竦囊粋€縮影。
讓我們看一看柳州市醫療保障局一串串漂亮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基本醫保參保人數372.78萬人,完成全年參保任務的98.42%;全市脫貧人口43.29萬人,參保率99.72%;各縣區有412家醫保定點藥店42個品種的藥品參照集采價進行降價;45項醫保查詢、申辦事項實現網上辦理,“不見面”辦理率達到100%……
一串串亮點數據繪就龍城老百姓不斷上揚的幸福曲線。
柳州市是一個多民族地區,今年以來,柳州市醫療保障局始終堅持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繼續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形式,提升創建水平,全方位、多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柳州市醫療保障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把維護和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障作為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指引,持續打造“醫保先鋒”黨建品牌,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力量,著力提升少數民族群眾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在參保繳費和政策落實、待遇享受方面,堅持一視同仁,不歧視、不怠慢少數民族群眾,全市沒有發生一例因民族問題引起的醫療待遇報銷糾紛,少數民族群眾住院結報率100%。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已達100%,符合條件的100%享受醫療救助。
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組織領導小組,制定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實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長效機制。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提高對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做好線上和線下宣傳工作,通過張貼板報、設立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發布有關民族團結的各類新聞稿件等形式,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醫療保障政策、醫療救助政策等,實現民族團結與醫療保障政策宣傳全覆蓋,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氛圍。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共召開專題學習會議5次,組織干部自學6次,發放醫保政策宣傳單148000余張,張貼海報80000余張,制作并展出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板報2版,通過“柳州醫保”微信公眾號發表民族團結政策、醫療保障宣傳文章資料112篇。

柳州是一個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區,壯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原居民族,分別源于先秦百越之地不同的越人支系。柳州居住著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回族等49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52%以上。有2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林略村衛生室,村醫石建立已經有24年的行醫經驗,在藥品柜前,她向柳州市醫保招采中心主任何立莉介紹了衛生室進的10幾種集采藥品,每一種藥品的降幅都達到70%以上。石建立由衷地說:“藥品價格降一點,百姓負擔就輕一點,幸福指數就高一點?!?/p>
“集采藥品進藥店,集采藥品下鄉進村”是柳州市醫保局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柳州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柳州市醫保局以“小切口”實現醫改“大動作”,通過擴大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實施范圍,為服務群眾打通就醫取藥“最后一公里”——
打造“引藥入院”平臺,推動藥品集中采購在醫院落地使用,實現藥品“團購”,擠壓藥品虛高“水分”;2019年以來,國家藥品集采共五批、廣西藥品集采兩批、省際聯盟三批次藥品、耗材共13個批次在柳州市落地,共402個品種,中標價平均降價53.28%,降幅超過90%的共有12個,降幅最高單種藥品達93.7%,預計每年將節省采購費用3.36億元。

健全“引藥入店”機制,積極探索“集采藥品進藥店”的路子。10月起,柳州多家醫藥連鎖企業積極響應市醫保局“集采惠民,降價為民”的號召,全市超過400多家藥店設置“集采藥品銷售專柜”,參與藥品集采降價惠民工作,涵蓋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常用藥和重癥用藥,目前已有42個品種的集采藥品參照集采價進入藥店銷售。
構建“引藥入室”模式,針對民族地區群眾到鄉鎮購藥不便的特點,全面落實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向村衛生室拓展。
在積極推進集采品種供應鏈延伸至村衛生室,確保改革紅利最大限度惠及于民的同時,柳州市醫保局還探索推進在村衛生室結算“門診慢性病”,較自治區部署推進該項工作提前2個月完成。全市符合條件的862個行政村均配備了村醫平板電腦或臺式結算電腦,基本實現了醫保結算村級全覆蓋。
“一下就減輕了很多負擔。”今年,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村民梁某花因患乳腺癌住院2次,醫療費用共3.4萬元,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后,個人需自付1.6萬元。由于梁某花年度內醫療費用負擔超過1萬元以上,個人負擔較重,柳州醫保部門第一時間把信息報送到縣區鄉村振興部門綜合研判。經過相關部門核實,梁某花被認定為邊緣易致貧戶、低保對象,經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后,梁某花個人僅用負擔500多元。

今年以來,柳州市醫保局與民政、衛健、鄉村振興等部門聯動,建立健全防貧返貧監測機制,做好貧困人員動態管理,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截至上半年,柳州市城鄉居民脫貧人員、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收入對象通過醫保系統“一站式”結算22.8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2.9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算1.07億元,大病保險累計結算1.35億元,民政救助累計結算5793.4萬元。
為實現“應保盡保”,柳州市醫保局還加強對重點人群、困難人群參保繳費服務,規范指導相關部門開展困難、特殊人群參保登記、繳費補助,開展新生兒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預登記及費用結算前期調研。
“讓群眾花更少的錢把病治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是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绷菔嗅t保局局長梁冬琦說。近年來,柳州醫保部門在實施DRG付費改革過程中,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中醫療效價值付費”成效顯著。
一位骨折患者采用中醫手法復位僅需5000元左右治療費,治療的醫院還獲得1萬多元的醫?;鸾Y余獎勵。這便是“中醫療效價值付費”給患者帶來利好的生動案例。
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柳州市醫保局還在大力推進異地就醫結算服務。
“你們為異地就醫的老人辦了好事,疫情期間不用來回跑?!苯?,在廣州就醫的柳州職工醫保參保人張女士,在柳州市醫保部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在網上申請異地急診備案,就醫無須墊付,報銷不用跑腿。
今年,柳州市醫保中心接入自治區系統后,回柳解鎖、職工醫保變更備案地等常規業務均可在網上辦理。今年上半年,柳州市參保人員到其他城市就醫直接結算11.7萬人次,自治區、柳州市外地參保人員來柳就醫直接結算51.9萬人次,全市所有定點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
今年春天,柳州市醫保局扶貧工作隊隊員吳俊霖來到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廣雄村幫扶對象賈老旺的家。賈老旺的妻子腿骨折住院,由于上個年度是貧困戶,她不需要買居民醫保也可以享受醫保待遇,所以這次住院并沒有花去多少錢。對于剛剛脫貧的賈老旺來說,如果是以前,家人的一場大病又會使一家人返貧,現在有了醫保看得起病了。這兩年來,吳俊霖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來這個苗族家庭了,從想方設法為他脫貧致富,到關心全家老少的身體健康,無一不讓他牽掛。
柳州市醫保局把扶貧幫困工作作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長效機制,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及干部職工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的活動。教育全體黨員干部從講政治、服從穩定發展大局的高度出發,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風俗習慣,維護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從而大大提高了干部群眾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自覺性。
目前,柳州市醫保局完成全市五城區14個鄉鎮近2000名精準扶貧人員門診慢性病辦理認定工作,保證了精準扶貧人員的日常門診治療,較好地完成了扶貧工作。
柳州市醫保局是一個年輕的單位,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醫保人,為了400萬柳州各族群眾的健康保障,披肝瀝膽,盡心盡責,在各自崗位上譜寫民族團結奮進的歌。
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而如今,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柳州市醫保局黨組書記肖波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醫保局將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對廣西及柳州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動力,持續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努力健全全民醫保制度,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積極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讓400萬各族人民病有所醫、醫有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