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的“農歷正月初一”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上日,因為在古代是沒有“春節”這一概念的。“春節”這一概念是在民國時期被逐漸提起的。民國時,公歷被引入我國,農歷則成了進行農事的時間標準。1914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因此,春節這一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采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因此,選擇A項。
2.春節的傳統習俗包括辦年貨、祭灶、掃塵、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的統稱)、守歲、吃年夜飯、游神等。因此,選擇C項。
3.中國木版年畫興盛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隨后傳播至全國其他地區。北宋年間的汴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龐大的市民階層促進了世俗文藝的發展,活躍的世俗文藝又給年畫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這一時期,雕版印刷技術的成熟,使供不應求的筆繪年畫轉向刻印年畫,并且官辦與民辦作坊齊開,使開封木版年畫的印刷及銷售達到了鼎盛。因此,選擇D項。
4.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合家歡聚飲用屠蘇酒時,先從晚輩開始,再到長輩,逐人飲少許即可。因此,選擇A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