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
摘要:某些食品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微生物檢驗,微生物檢驗關系著食品的質量。食品中微生物檢驗過程與操作具有無菌操作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某些器皿的使用與其他檢驗要求不同,充分體現了食品微生物檢驗的無菌操作規范性。為保障食品中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和可控性,保障食品品質,現將微生物檢驗能力提升關鍵操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系統化;項目化;崗位需求;檢驗流程;規范性
微生物檢測過程相比較一般檢驗耗時較長,對操作過程中無菌操作要求嚴格。檢測過程中應用了玻璃器皿、化學反應操作、顯微鏡使用、數學計算等技能。
1. 無菌操作
微生物檢驗對象是個體微小、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繁殖能力強的微生物,檢測過程要求無菌操作,檢驗者需要具有專業的無菌操作意識,保證檢驗結果真實性。
2. 顯微觀察技術
微生物檢驗過程中借助顯微鏡判斷微生物個體形態,通過革蘭氏染色鑒定微生物的種類,檢驗者需要規范、熟練使用顯微鏡,為判斷微生物的種類提供依據。
3. 熟練規范的器皿使用技能
微生物檢驗過程中規范使用試管、錐形瓶、移液管等常規儀器,特別要求無菌操作。
4. 數學計算能力
微生物檢驗結果處理能力包括原始數據的統計能力、計算能力、最終數據的處理能力。
5. 生化反應操作與分析能力
微生物鑒定的生化反應操作,反應現象準確判斷,為綜合鑒定微生物提供依據。

6. 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
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可靠性來源于操作人員的嚴謹操作,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7. 團隊合作精神
實際工作中,需要團隊合作完成工作任務,保證效率,規范完成各個操作環節的操作。
1. 檢驗過程中存在無菌操作不規范的問題,忽略檢樣外包裝消毒。
2. 樣品稀釋操作缺少搖勻處理,導致樣本菌檢測結果失去準確性。
3. 油鏡使用不規范,顯微鏡維護不科學。
4. 數據處理掌握不全面,把菌落總數測定數據處理原則與霉菌、酵母菌計數原則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平板計數法原則混淆;原始數據記錄有涂改;最終數據修約處理不符合標準。
依據微生物檢驗流程、國家標準,結合檢驗崗位要求,設計了如下檢驗模塊和對應技能訓練任務。
1. 滅菌與消毒工作能力訓練
此項工作主要任務是檢驗消毒與滅菌工作,檢測員使用滅菌設備完成滅菌與無菌檢查工作。任務要點包括酒精棉球制作、干熱滅菌、超凈工作臺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使用、培養箱使用等。
2. 接收與處理檢樣能力訓練
這一環節主要任務包括無菌取樣、接收樣本、樣本濃度梯度稀釋液制備、樣本接種、培養微生物。任務要點包括標記樣本、短期儲藏樣本、無菌取樣操作、樣本濃度梯度稀釋、劃線接種、涂布接種、混勻法接種、培養微生物、鑒定菌落特征。
3. 計數檢樣微生物能力訓練
計數檢樣微生物主要任務包括觀察菌落特征、計數樣本菌落總數、酵母菌計數、霉菌計數。完成任務操作要點為利用典型微生物落特征識別、測定菌落總數、血球計數板使用、酵母菌和霉菌計數。
4. 鏡檢樣本能力訓練
微生物鏡檢階段主要任務包括染色觀察酵母菌、革蘭氏染色、染色觀察霉菌、染色觀察放線菌、染色觀察芽孢、染色觀察莢膜、染色觀察鞭毛。完成任務操作要點為顯微鏡使用、染色操作、霉菌水浸片制作、插片法培養、加熱法染色操作、負染色操作、鞭毛染色操作。
5. 生化檢驗能力訓練
微生物生化檢驗環節包括的主要任務有生化檢驗大腸、鑒別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定乳酸菌、阪畸腸桿菌檢驗等。完成任務的操作要點有連續發酵法、顯色培養檢驗大腸操作、鑒別培養基結果判斷、菌落識別與計數、特征產物檢驗、產氣觀察。
6. 審核報告、處理檢樣能力訓練
微生物檢驗結果處理主要包括任務有檢驗報告審核、銷毀致病菌、保藏菌種等工作。完成任務要點為校驗報告核準、致病菌銷毀方法、斜面法菌種保藏、石蠟法保藏菌種操作。
微生物檢驗考核應注重技能與素養的考核,同時注重積累性評價,激發學習者注重全過程檢測學習。
綜上所述,微生物檢驗能力訓練依據國標、工作特點、崗位需求而設定,具有良好的訓練效果,在今后能力訓練過程中可以實施并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為學習者崗位技能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學習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