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阿根廷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5日上午,才60歲的“球王”馬拉多納卻因心臟驟停突然與世長辭。
馬拉多納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回憶:1986年帶領阿根廷隊參加世界杯,在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中上演“上帝之手”,最終奪得世界杯冠軍,個人獨進5球并獲最佳運動員;為阿根廷國家隊出戰91場,攻入34球;奔襲60米連過6人的世紀進球……回想起這些,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年僅60,馬拉多納就發生了心臟驟停并因此而離世呢?
大家通過報道都知道,馬拉多納退役后,他的身體愈發發福,加之他有抽煙喝酒的習慣,這都為他心臟驟停埋下了伏筆。
心臟驟停,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心臟不跳動,導致心臟驟停的原因很多,但以心源性居多,也就是心臟病導致的。其中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是導致心臟驟停最主要的原因。而超重會給心臟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簡單理解,我們的心臟大小基本一樣,但同樣大小的心臟帶動120斤和帶動200斤的身軀,您說哪個更省力呢?顯然肥胖者的心臟負擔更重。有研究顯示,相比體重正常者,肥胖者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發生率提高了4倍。
另外,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已成為人類死亡的第5大因素。據統計,23%的缺血性心臟病與肥胖有關系。肥胖,多由飲食不控制和運動少所致,而這兩個因素還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風險。統計顯示,超重人群中患高血壓的比例達20%~50%。我們在醫院總能遇到一些體重超標的高血壓患者,他們經過減重后,血壓逐漸恢復到正常,可以不用吃藥,足見肥胖對于血壓的影響巨大。肥胖與胰島素抵抗也相關聯,而體內的高胰島素水平又可促進脂肪堆積,形成惡性循環。有研究顯示,44%的糖尿病患者都合并肥胖。超重者發生甘油三酯升高以及膽固醇升高的比例也明顯高于體重正常的人。血脂升高后,會增加類脂質物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血管垃圾的堆積,進而引起血管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直至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猝死。
而高血壓和糖尿病,會導致血管內壁炎癥反應加重,為血管垃圾的堆積提供土壤。肥胖會增加“三高”風險,“三高”又會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見,馬拉多納的死,與他的肥胖脫不了干系。
對于心臟驟停者,及時進行心肺復蘇能增加2~3倍的生存機會;但每延長1分鐘,存活機會就會減少10%,因為我們的大腦缺血缺氧不能超過4分鐘,如果超過4分鐘,或更長時間,就會導致腦死亡。心肺復蘇就是通過外力按壓代替心臟工作,最主要是維持心臟的循環為人體各器官,尤其是大腦提供血液,以降低腦損傷和腦死亡風險。
而據媒體報道,馬拉多納從昏迷到死亡,經過了12分鐘。由于對馬拉多納的健康狀況擔憂(2020年11月上旬,他接受了頭部手術),他的家人早就安排了多輛救護車在家附近待命,而醫生也第一時間進入到其住處對他進行搶救。可能是他的心臟病太嚴重,即使急救措施及時也無力回天。
事已至此,只能祈愿“球王”一路走好,在天堂繼續連過6人,再來一個“上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