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華



編者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指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p>
近年來,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的道路也越來越寬暢,不少外出務工的的年輕人紛紛選擇返鄉創業,在農村自建新居成為新的風尚。富裕起來的農民,迫切地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我們認為,新農居的建筑設計要力求滿足現代農民對美的追求,擺脫舊農居遺留的不合理的建筑構造,合理劃分建筑的功能空間,來滿足農民務農、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需求。
記者下鄉采訪時,有不少讀者朋友向記者表示希望本刊介紹一些針對農村住宅設計的相關信息,以滿足他們對建房的需求。為此,本欄目將陸續推出外形美觀、布局合理的農村新居的設計圖紙。敬請關注。
圖一屬于近期改造類建筑。此類建筑多是響應政府關于美麗鄉村或者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多為由政府主導的統一規劃設計項目,其特點是以外立面改造為主,房屋內的格局沒有變化。
圖二屬于普通民居。多以當地居民自發建設為主,主要為磚混結構的一到二層獨棟住宅,因長期未經整修,多半比較老舊且破損嚴重。
圖三屬于傳統民居。此類房屋建設的歷史更為久遠,多為祖輩遺留下來的老房,此類房屋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因歷史久遠,且維修力度不足,房屋的破損情況嚴重。
這些房屋的共同特點都是建設時間久遠,且受當時建設的技術條件和理念影響,與現代生活節奏和使用功能格格不入,不僅戶型設置不合理,功能相互影響嚴重,而且沒有現在的制冷供暖設備、現代化家具的安裝條件,使用起來極度不便。
這棟雙拼的三層住宅用房,結合了傳統建筑風格。住宅的建筑面積為260.9平方米,占地面積155平方米,建筑高度10.53米。這棟住宅非常適合農村家族合作建房。這種結構既可以合作建設,節省投資和土地使用面積,又可以相對獨立互不干擾。
房屋的前后各有一個院落,院落是新農村建設內容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農村區別于城市建筑的典型象征。在房屋的北側有一個室內車庫,可兼做儲藏間使用。一層有客廳、老人房、餐廳、廚房、衛生間,以及一個具有休閑功能的室外空地。
建筑墻面材質以淺色外墻涂料為主,灰色面磚作為點綴搭配,屋面采用深灰色混凝土瓦。
建筑師點評:
這棟建筑從整體造型上看,傳統的坡屋頂延續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建筑的一、二、三層又在傳承的基礎上做了比較有趣味的變化,立面材質的選用也是非常容易在市場上采購的材料。
考慮到農村居民使用的需求,留有自己獨有的院落以及曬制農產品所需要的足夠大的露臺空間,在滿足自身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也不會影響整體美觀。
整體面寬17.04米,進深19.24米,適合在相對狹長的宅基地上建設,院落空間有種植區和菜地區,可種植觀賞苗木和蔬菜水果,美化居住環境。
客廳和老人房都在一層的南側,這一區域采光最佳,使用起來也極為方便。北側車庫的布置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如果用地面積比較富余,能夠將車輛停放在室外,可將現有車庫改為農機設備儲藏室或者大一點的餐廳。
二層空間是相對比較私密的空間,用來做主要的臥室以及書房是最理想的方案。家庭活動室還可以根據實際使用者的需求,改為主臥室的專用衛生間。
三層是個儲藏區,最高處有3.8米,可作為農作物或稍大些的農具的儲藏空間,這個空間的高度是結合了屋頂的造型統一考慮的。
三層平面則是為了滿足倉儲、臨時堆放物品所需,在建筑南側預留了一個40平方米的大露臺。
小貼士:
讀者如需此建筑戶型圖原圖,可在農村百事通公眾號回復新居1,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