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閱讀是親子共讀的好方法,既能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培養多元思維,又能解決父母不知道如何為孩子選書的問題。
主題閱讀,簡單來說,就是指在一個主題下,閱讀2本以上的書,目的是建立起對這個主題比較完整、全面的了解,這種方式較多地出現在高年級的閱讀課上。其實,在陪孩子讀繪本時,我們也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方式,不過目的有所不同,親子共讀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孩子認識事物的角度。
多年前我在一家繪本館工作時,就把館內的繪本“重組”了一下,不再是按照年齡來劃分(其實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能力是非常不同的),而是按照主題來排列,比如有“怪獸”主題、“云朵”主題、“獅子”主題、“情緒”主題等,很受小朋友歡迎。我們也可以把家中的繪本按照這種方式排列試試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從激發閱讀興趣的角度來說,孩子如果對某一類內容感興趣,就愿意多讀一些類似的繪本。比如讀完第一本關于恐龍的繪本之后,如果孩子對這個主題感興趣,再給他更多的關于恐龍的繪本,孩子通常都會樂意讀。
這其實從兩個方面解決了家長關注的選書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圍繞孩子的興趣選書。在陪伴孩子閱讀時,很容易發現他對哪類主題感興趣,那么就可以先匯集家中現有的相關繪本,然后通過關鍵詞搜索補充更多的繪本。其次,還可以時不時地根據現有主題進行相關拓展,拓寬孩子的閱讀面。例如孩子已經讀了一個月的關于恐龍的繪本,那么或許可以考慮插入一些其他主題的書,可以先從和恐龍有些關系但是主角是其他動物的繪本開始,再到給孩子推薦完全不同類型的繪本。父母可以從一些值得信賴的繪本榜單、經典繪本書目中選擇出孩子沒有接觸過的新主題的繪本。
在引入時,我們要繼續觀察孩子對哪些主題更感興趣,抓住這些興趣點,再拓展同類型書目;而對于那些孩子不感興趣的主題,也不必勉強,可以先放一邊,說不定未來某一天孩子又會突然對它們產生興趣。
拓寬孩子認識事物的角度
繪本的主題閱讀能讓孩子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可以對同一事物有多個不同的觀察、思考和理解的角度。
比如在“獅子”這個主題下,我曾經選了3本書給孩子們讀,分別是《一只獅子在巴黎》《圖書館獅子》《微風中的獅子》。這3本繪本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獅子,但它們的形象、狀態以及與人類的關系都是不一樣的。
《微風中的獅子》比較接近于現實生活中野生動物園的情況。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獅子因為大發脾氣而被關進籠子里,孩子可能會不喜歡這只發脾氣的獅子,但看到后面,孩子就會開始理解它:因為它遠離家鄉,無法自由奔跑,所以脾氣才變得很糟糕。這只獅子夢想著離開人類世界,返回家鄉,自由自在地生活。
而《圖書館獅子》則反過來,講述的是一只獅子想要融入人類世界的故事。這只獅子喜歡和孩子們一起聽故事,但是有些人類對動物抱有戒心,尤其是對像獅子這樣的猛獸,所以獅子遇到了很多阻礙。
《一只獅子在巴黎》講的是一只原本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獅子來到巴黎這座大城市,從一開始感到陌生、孤單,到一步步熟悉它,與它發生連接,直到融入它的過程。你看,這3本書就是從3個不同的角度講述了3只不同的獅子,也許能啟發孩子從多元角度去思考,都是獅子,為什么會如此不同。
拓展孩子的想象
在同一個主題下閱讀多本繪本,也有助于拓展孩子的想象。比如在“月亮”這個主題下,我也曾經拿過3本繪本給孩子們讀,分別是《月亮的味道》《月亮冰激凌》《遮月亮的人》。
《月亮的味道》比較簡單,就是從味覺的角度來講故事,讓大家想象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小動物們都想知道,于是它們一只疊在另一只的背上,直到最后夠到了月亮,撕下一小片來嘗了嘗。因為這本繪本里的月亮是滿月,它的形狀、顏色,很容易讓孩子聯想到食物,所以從味道的角度去想象很自然。那么“撕下一小片月亮”意味著什么呢?其實就是月亮的圓缺變化,這時,想象的角度就拓展了。我們可以抓住事物的不同細節,從不同的角度幫孩子展開想象。
《月亮冰激凌》就把“味道”和“圓缺”這兩個角度結合起來了。天氣太熱,月亮融化了……小動物們用“月亮水”來做冰激凌,不僅好吃,而且讓人感到很涼快,可月亮被吃掉了,怎么辦呢?不用著急,它還會再圓回來的。讀了這個故事,孩子對月亮的圓缺變化就會有直觀的感受了。
《遮月亮的人》則是從月亮圓缺這個角度出發展開想象—月亮的圓與缺,其實是因為天上有個人拿著一塊布,遮住了月亮不同的部分。這個想象跟《月亮冰激凌》里的又不一樣!這樣孩子就能在閱讀中體會到:對同一個自然現象,可以展開不同的想象。孩子想象的空間和角度被拓展了!
繪本主題閱讀的2個提醒
●讓孩子去體會、感受繪本內容就夠了
在陪伴孩子閱讀時,并不需要給孩子做理性的分析,我們只需要帶著孩子去讀同一主題下的不同繪本,讓他去體會、感受就可以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都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直接的感受來理解事物的。反過來說,這其實也是我們做主題閱讀的意義所在。閱讀是幫助孩子拓展對世界認知的重要途徑,當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多元思維、培養孩子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體驗、多感受、多實踐。如何讓孩子有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是父母要提前做的理性分析功課。
●關注一本繪本中包含的不同主題
有時候,有些繪本既可以被分類到主題A,又可以被分類到主題B,該怎么處理呢?我的建議是:在第一次閱讀時,跟著正在進行的主題,把這本繪本放進這個主題里。等到進行第二個主題時,我會讓孩子自己去書架上尋找跟這個主題相關的繪本,并提示他這本繪本可能也可以被拿過來。這其實也是從另一個角度拓展孩子的多元思維,讓孩子意識到:對同一本書,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讀,關注到其中所包含的不同主題。
袁堅
文學博士、早教專家、潛水員、專欄作者,出版有《貓博士育兒筆記:換個方式愛孩子》,聯合翻譯繪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創作“小狐貍卷卷”系列兒童故事,創作“山海經”系列海洋主題幻想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