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總的來看,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穩就業保民生成效顯著,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2020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9.65萬億元,同比多增4.28萬億元,增幅創2016年以來新高。這主要和新冠疫情之下,人們消費受阻有關;2020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截至12月末,M2余額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1.4個百分點,已連續10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市場普遍認為,2021年信貸社融增速將有所下滑,信用環境的邊際收緊將利于穩定宏觀杠桿率。
1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3%,增速較11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10%。2020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分三大門類看,12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制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1%。12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4%,與上年同月持平;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75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5%。
日本2020年12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下滑1%,創近十年來最大跌幅,表明經濟在疫情拖累下通縮壓力日益加劇,期內扣除生鮮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則跌0.4%。最近日本感染病例再次激增,促使日府再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損及服務業支出,阻礙經濟持續復蘇,疫情亦明顯抹去前首相安倍晉三“安倍經濟學”刺激政策的積極作用。另外,日本1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跌至49.7,上月為50。
受疫情期間支出大幅增加影響,美國2020財年的預算赤字同比上漲200%至3.1萬億美元的歷史高點,與之前創下的紀錄相比已經翻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達到GDP的102%,70多年來聯邦債務首次超過了整個財政年度的經濟規模。數據還顯示,2020年10-12月份,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為5729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幅61%。12月赤字額為1436億美元,也創下歷史同期最高,上一年同期為133億美元。另外,美國12月季調后CPI月率0.4%;12月核心CPI月率環比上升0.1%。
2020年巴西通脹率為4.52%,高于當年政府管控目標中值4%,創4年來最高通脹水平。2020年巴西食品和飲料價格上漲14.09%,為2002年以來最大漲幅,推動了其他商品價格的普遍走高。其中,大米價格上漲76.01%,西紅柿價格上漲52.76%,水果價格上漲25.4%,肉類價格上漲17.97%。據巴西金融市場最新預測,巴西2021年和2022年通脹預期分別為3.34%和3.5%,而這兩年巴西的基準利率預計為3.25%和4.75%,均高于目前的2%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