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為

【百字梗概】
真實的歷史再現。此劇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武漢會戰之萬家嶺戰役為背景,講述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直屬少校參謀陳光中(后升任3營中校營長)——德安義門陳莊主陳獻墨之三子,與共產黨地方領導人李慧珠——永修磨刀李豪紳李運鴻的二女兒共同抗擊日寇的家國情仇的悲壯故事。
【詳細梗概】
1938年7月,國民政府軍委會任命蔣介石為武漢保衛戰總指揮,重新將全國劃定為九個戰區,其中,第九戰區的作戰區域在鄂、皖兩省的江南地區及贛、湘兩省的全部,其下轄的第1兵團以薛岳為總司令和第2兵團以張發奎為總司令。
贛北地處武漢外圍,是日軍沿長江南岸西進武漢的必經之路。日軍以岡村寧次為總指揮的第11軍之106師團由此地區發起進攻。國民政府也在此投入兩個兵團,重兵把守。張發奎的第2兵團布防于瑞昌至武寧公路及沿江各要點;薛岳的第1兵團擔任南昌至九江段南潯線正面金官橋、德安等地之守備。
7月23日,日軍波田支隊在日軍海軍陸戰隊第11艦隊的掩護下,從九江姑塘鎮偷襲登錄,7月24日,106師團主力從九江東殷家莊強行登錄,攻陷九江。隨后,日軍越過廬山,企圖直搗南昌。
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直屬少校參謀陳光中是德安縣車橋鄉義門陳莊莊主陳獻墨之三子,陳光中畢業于黃埔第五期步兵科,是黃埔第四期的團長常孝德、旅長張靈甫的學弟。
8月26日,他利用駐軍德安的間隙時間,帶領副官張闖和警衛員蔡必沖,經德安縣磨溪鄉西南的扁擔山回鄉探親,意外從牧牛娃山仔口中獲悉一隊來歷不明人員偽裝潛入萬家嶺地區的情報。陳光中第一時間判斷,這隊可疑人員為日軍諜報人員。于是,他果斷命令張闖火速回團部報告軍情。
陳光中回到闊別數載的家中,見到了久別的家人,還見到了離義門陳約30公里遠的永修縣境內西南角的磨刀李村的愛人李慧珠。
李慧珠是磨刀李豪紳李運鴻的二女兒,畢業于南昌心遠中學,是中共永修縣委宣傳部長,此次以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員身份委派回鄉發動群眾并聯絡指導劉為泗領導的中共贛北游擊隊,策應武漢會戰。她傳遞給陳光中的情報也印證了他的判斷,于是,他愈發感覺:在德安永修一帶,特別是萬家嶺——重巒疊嶺,地形復雜,山路崎嶇,連馱馬都不易通過——將會有一場惡戰。
在李慧珠的影響下,陳光中逐漸對共產黨領導的劉為泗贛北游擊隊產生惻隱之心,并委派軍事骨干去幫助游擊隊提高軍事技能,不僅如此,而且還提供軍事物資幫助游擊隊。在敵我雙方相持的萬家嶺戰役關鍵的時刻,是劉為泗領導的贛北游擊隊殲滅了106師團的運輸馬隊,這也是萬家嶺戰役取勝的關鍵要素之一。
106師團被包圍后,企圖從西南方向突圍,與日軍第27師團在永修柘林以北的甘木關地區匯合。中國守軍于10月9日至15日,在第 91師師長馮占海領導下率直部隊和王錫山第271旅官兵奮力阻擊日軍救援部隊佐枝支隊之第27師團的3個裝備精良的大隊,浴血搏殺,斃傷日軍千余人。日軍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將我陣地幾乎夷平,官兵犧牲慘烈,第271旅少將旅長王錫山力戰殉國。
陳光中升任3營中校營長后的第一仗就是指揮上尉連長張闖率領全連及時增援馮占海師的韓聲濤營,扎緊了反八字口袋陣型。
李慧珠率領的贛北游擊隊一部在為153旅運送糧食的過程中,為掩護張闖等國軍兄弟而壯烈殉國,陳光中痛不欲生,更加敬重共產黨的贛北游擊隊和共產黨人。以必死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在搶奪張古山戰斗中,同張靈甫率領的敢死隊終于全殲守敵,占領了張古山,為萬家嶺大捷奠定了勝利。
一夜之間,張靈甫指揮153旅攻占了最難克服的萬家嶺戰場制高點,王耀武在師部徹夜守著電話,當得知張靈甫攻占張古山后,他長長舒了一口氣。在一線作抵近指揮的張靈甫仍不敢有絲毫放松,他很清楚,夜間偷襲成功,只能算是揚長避短獲得的暫時性勝利,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后頭。
在張靈甫、陳光中等率部血戰張古山的時候,十余萬中國大軍對包圍圈中的松浦師團正全線出擊,在中國軍隊的強大攻勢之下,松浦師團被打得丟盔棄甲,10月9日入夜,106師團已接近全面崩潰,國軍開始掃蕩戰場上四散奔突的日軍,第4軍的一支部隊甚至沖到了離106師團司令部僅數百公尺遠的地方,如果不是情報不明,加上黑夜中目標不清,松浦的司令部極有可能被端。據后來被俘的日軍說,當時師團長淞浦淳六郎已經在準備焚燒軍旗,緊張得快要切腹自殺了。岡村寧次為了拯救106師團的殘兵敗將,破例冒險出動飛機夜航,用空投炸彈炸開一條血路,借著照明彈的指引,松浦淳六郎才得以率少量殘部逃出包圍圈。
故事跌宕起伏,情節精彩紛呈,戰爭雖然殘酷血腥,但劇中主人公動人的愛情故事令人凄婉。在挖掘國民黨正面抗戰的真實史料之外,不忘詳實地再現了共產黨人的堅韌與不拔的歷史畫面,謳歌了共產黨領導的贛北游擊隊在萬家嶺戰役中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勛。
中華兒女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與民族大義可歌可泣。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段振奮人心的悲壯歷史瞬間吧!
【人物表】
陳光中,男,28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3營營長。
李慧珠,女,25歲,中共永修縣委宣傳部長,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員,贛北游擊隊黨代表。
張 ?闖,男,25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499營上尉連長。
蔡必沖,男,23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警衛員。
劉為泗,男,30歲,中共贛北游擊隊隊長。
李震東,男,22歲,中共贛北游擊隊副隊長,永修磨刀李李運鴻之子,李慧珠弟弟。
李慧珍,女,28歲,中共贛北游擊隊衛生隊隊長,永修磨刀李李運鴻長女,李慧珠姐姐。
陳光譜,男,32歲,中共德安縣委書記,陳光中長兄。
常孝德,男,33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團長。
張靈甫,男,35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旅長。
王耀武,男,34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師長。
俞濟時,男,34歲,薛岳兵團第74軍軍長。
李天霞,男,31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副師長。
唐生海,男,37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參謀長。
周志道,男,38歲,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151旅旅長。
韓聲濤,男,26歲,湯恩伯第31集團軍第91師第273旅546團2營營長。
王錫山,男,36歲,湯恩伯第31集團軍第91師第271旅旅長。
馮占海,男,39歲,湯恩伯第31集團軍第91師師長。
薛 ?岳,男,42歲,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第1兵團總司令,萬家嶺戰役總指揮。
吳奇偉,男,47歲,第九集團軍總司令,萬家嶺戰役前敵總指揮。
蔣介石,男,51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會戰總指揮。
張文美,男,30歲,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預11師126旅433團1營營長。
李玉堂,男,39歲,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軍長。
趙定昌,男,34歲,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副軍長。
吳 ?瑯,男,33歲,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參謀長。
陳獻墨,男,52歲,德安義門陳莊莊主,陳光中父親。
陳光牒,男,30歲,德安義門陳莊陳光中二哥。
李運鴻,男,51歲,永修磨刀李豪紳,李慧珠父親。
岡村寧次,男,54歲,日軍第11軍司令官。
權真偉雄,男,50歲,日軍第11軍參謀長。
波田重一,男,36歲,日軍波田支隊支隊長。
松浦淳六郎,男,40歲,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
秋山義隆,男,41歲,日軍第106師團參謀長。
山地坦, ?男,39歲,日軍第106師團111旅團旅團長。
青木敬一,男,38歲,日軍第106師團136旅團旅團長。
田中圣道,男,30歲,日軍第106師團111旅團113聯隊長。
加藤俊夫,男,28歲,日軍第106師團111旅團113聯隊長第2中隊中隊長。
園田良夫,男,29歲,日軍第106師團136旅團147聯隊長。
母袋均, ?男,30歲,日軍第106師團騎兵106聯隊長。
群眾演員若干。
【序】
(片花剪輯)廬山壯美,九江俊秀。德安、永修山巒疊嶂。萬家嶺、張古山戰火起、濃煙滾、槍炮隆,抗日勇士前赴后繼……。推出《浴血萬家嶺》主題曲《好兒女》……
第一集
【劇情簡介】
1938年7月23日,日軍波田支隊在日軍海軍陸戰隊第11艦隊的掩護下,從九江姑塘鎮偷襲登錄。姑塘鎮的中國守軍是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預備第11師126旅433團101營。營長張文美率領全營奮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壯烈殉國。7月24日,106師團主力從九江東殷家莊強行登錄,攻陷九江。
隨后,日軍越過廬山,企圖搶奪南潯線要塞德安縣,再后直搗南昌。日軍106師團準備迂回萬家嶺,從側翼攻陷德安。于是,他派出偽裝成僧人的偵查小隊,但最終被回家探親的薛岳兵團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少校參謀陳光中識別,他將截獲的重要情報回傳前線指揮部。
陳光中回到了久別的故鄉,見到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見到了朝思暮想的身為中共地方領導人的愛人李慧珠——李慧珠的身份非常特殊,她轉遞給陳光中的信息也印證了陳光中的判斷。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默默地肩負起這場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恢弘戰役。
場景1 九江濂溪姑塘鎮 拂曉 外
朦朧中的廬山,巍峨秀美。(字幕:九江廬山)
廬山腳下三面環水的江西四大古鎮之一的濂溪區姑塘鎮(字幕:濂溪姑塘鎮)。寧靜安詳。
一群江邊鴻鳥低鳴飛過,貌似有些驚恐。
江邊一間破舊的漁舍,“吱呀”門開,一位古稀老人肩背漁網,一手拿船槳,一手揉著惺忪的眼睛,一遍催促身后的七八歲的男孩——
老人:快點啊,天快亮了。
小男孩:(打著哈欠)這么早……。
他們走到江邊。推船,上船,劃槳。
(畫外響起江濤聲、劃槳聲、伴隨著幽怨的江邊鴻鳥聲)。突然,老人驚恐地看著遠方——一排排黑壓壓的艦艇和汽艇由遠及近,還沒等老人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一梭子彈“突突突突”地掃射而來,老人應聲倒下,小男生驚恐萬狀,拼命搖晃老人——
小男孩:爺爺——,爺爺——!
還沒等小男孩緩過神來,“呼呼呼”地炮彈連發劃過長空,擊中岸邊多個爆點,其中一發將小船擊個粉粹。小孩、老人與船都灰飛煙滅。
隨即,岸邊也響起了槍炮聲。
江邊鴻鳥更加驚恐,亂串,亂飛,有的也中彈跌落江中。
江邊一片火紅,江水一片血紅。
江邊村落驚醒,嚎叫慘烈。
艦艇和汽艇漸近,依稀看見日軍軍旗,全副武裝的日軍士兵。(推出字幕:日本海軍陸戰隊11戰隊 波田支隊)
波田:(放下望遠鏡。字幕:波田重一,日軍波田支隊支隊長。)呦西!(露出猙獰的笑)
場景2 姑塘鎮中國守軍 灘頭陣地 營指所 拂曉 外
張文美(張發奎第2兵團第8軍預備第11師126旅433團101營營長):報告團長,日軍從姑塘鎮打過來了,黑壓壓的一片,請求支援!
山仔:可以啊,但你也要送我一樣東西留作念想吧?
還沒等山仔說完,站在陳光中左側的精明帥氣的高個小伙一個健步竄出,伸手抓水壺,山仔眼疾手快,借勢一閃,來了個凌波微步,忽地飄移而出。站在陳光中右側的稍矮一點的帥氣小伙來了個單掌筋斗,側空翻于山仔身后,順勢一拖,水壺到手。
山仔:你們兩個,敢耍我?!看招……(使出降龍十八掌之第二式:飛龍在天)
高矮兩個帥氣小伙都蹲襠立譜,擺好架勢……。
陳光中:好了好了,別鬧了。過來介紹下,山仔,(指著高個)這是我的副官張闖(打出字幕:張闖,國民革命軍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上尉副官),(指著矮個子)這是我的警衛員蔡必沖(蔡必沖,國民革命軍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警衛員)。
山仔:(指著蔡必沖)水壺還我!
陳光中:哈哈哈,我看就不必了!我送你一樣東西吧。(不假思索,隨手取出身上的小佩刀)這把小佩刀上可有我的名字,作個紀念吧?將來你可以隨時拿著它來找我!
山仔:好嘞!謝謝哈!(高興地結過小佩刀,抽出細看)
陳光中:張闖——
張闖:到!
陳光中:你趕緊回團部一趟!(并耳語張闖)
蔡必沖:接著!(拋出從山仔手中奪過來的水壺)
張闖:(接過水壺)是!保證完成任務!(飛躍上馬,沖著山仔道):小子,看不出,你有兩下子,下次再比試比試哈。
山仔:比就比,誰怕誰呀!
張闖:好,一言為定哈!(沖山仔一拱手,勒馬朝來的方向揚長而去)
陳光中:蔡必沖——
蔡必沖:到——
陳光中:我們走!
蔡必沖:是!
陳光中:(面對山仔)小兄弟,我們后會有期!(拱手)
山仔:(拿著小佩刀,高興地)我會去找你的!
陳光中和蔡必沖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編劇簡介
艾為,本名蔡銀保,九江市作家協會會員,國家基礎教育中心外語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優秀外語園丁,主編、參編英語教輔圖書數百部,代表作《高中英語語法全解》《書面表達寫作必備》等。
2010年至今,他先后完成了電視連續劇初稿《浴血萬家嶺》《一路光明》等。近年來他在格律詩詞和現代詩詞創作中頗有心得,數百首詩詞刊發于《中華辭賦》《東坡赤壁詩詞》《中州詩詞》《長白山詩詞》《中國詩詞》《江南文藝之友》等各類詩詞及文藝刊物及《鹿鳴詩社》《竹韻江西》《西海詩詞》等幾十家網絡平臺等。
此外,他對歌詞的創作也頗有建樹,先后加入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代表作《中國的鋼脊梁》《口罩摘下的時候》《英雄回家》《我們中國》《我們永遠在十八》《我要報答爸爸和媽媽》等。數百首歌詞散見于《新歌詩》《花港詞刊》《重慶音樂》《青年歌聲》等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專業雜志及詞曲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