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
劉虎著甘肅教育出版社20200年4 月版
推薦語:
在童話般的故事中,以細致而徹底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了人類、動物、植物迫于生存危機遷至一片“白色的草原”從而共生共榮的故事。它深度觸及了地球生態圈那種神奇、微妙、殘酷、希望與結果常常出現偏差的動態的平衡關系,卻沒有簡單地給出一個童話式的大團圓結局,以啟迪人們面對種種真實的困難,尋找真正的出路。
作者以“白色草原”暗喻幻想中自由快樂、和諧共存的樂園,它屬于所有的生命。或者說它并不是幻想,可能是每個族群放棄過度的貪婪以及對其他生命的壓制、通過共同努力有望實現的物質和精神的家園。在直面艱難宿命的描寫中,作品沒有回避生存本身的艱難與殘酷,寫出了不愿茍且偷生,而是有勇有謀、努力前行的生命尊嚴。
當今世界面臨氣候變遷等嚴重生態問題,疫情更是引爆了全球性生存危機,生態文學由此受到文學界的普遍關注,成為新的“社會政治”。因此,作品隱喻的人文想象、共同的家園意識也是借童話對今日現實的深層追問。
《象腳鼓》
殷健靈著天天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5月版
推薦語:
小說描寫了一個兒時因意外而殘疾的女孩及其家庭,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以愛為舟、共渡難關的故事。女孩在歲月中慢慢認清自己,終于發現并敢于堅持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個意志堅強、內心豐盈的人。作者闡明:身體的殘并不是殘,每個人都不完美;心靈的殘,才是真正的殘。在生而為人的種種艱難中,愛才是人世間最重要的力量。寬容善良的愛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理解他人:“沒有什么第一、也沒有什么最優秀,你就是最好的。如果你們每個人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一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在“競爭”“勝出”等理念流行以至于“內卷化”過激的當下,具有積極意義。
作品沒有回避成長中的種種困難,也沒有對愛與善作簡單化的描寫。她寫出了即使在親人之愛或友誼之情中也確實存在難以溝通、妒忌等復雜性,又表現出了對此基于理解的寬容與接納性。白描的語言簡潔日常,充滿現實蘊味的大量細節描寫增強了可讀性;平和的敘述基調則透露出了一種平靜、溫和、溫暖、堅韌的力量,是一本有深度的成長小說。
《香山慈幼院》
張之路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推薦語:
華裔女孩蘇珊珊為了完成爺爺的遺愿,這一年暑假,她帶著一顆烙有菊花圖案的木珠來到北京實驗學校,而這所學校的前身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蜚聲海內外的香山慈幼院。蘇珊珊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進入了一百年前香慈的歷史煙云中,于是,那些閃著人道主義光芒的歷史人物一個個向我們走來……本書是國內首部藝術化再現香山慈幼院建設與發展的歷史圖景的兒童文學作品,以素樸的筆調將紀實與想象結合,把歷史和當下打通,充分挖掘人性的高貴和閃光之處,展現了懷古追遠、守望傳承的使命感,更是對當下教育的啟迪和反思。
《綠珍珠》
湯湯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推薦語:
這是一個關于救贖、原諒和接納的大愛故事。童話圍繞著“綠珍珠”森林的消失、再現和重生,以念念回憶的方式講述了這一片土地上人類與以綠嘀哩為代表的自然萬物之間驚心動魄的和諧、對抗、和解的過程。
綠珍珠曾是一片森林,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生活在綠珍珠森林里的七個守護樹林的綠嘀哩姐妹失去了家園,其中綠嘀哩念念堅持留在綠珍珠城,在陪伴城市女孩木木的成長中,她取得了木木的信任,木木的擁抱讓幻想中的“月光森林”成為現實,樓頂上的樹木們瘋狂生長,摧毀了城市的建筑,趕走了居民。但是,搶奪式的重生換不回美麗的樹林。綠嘀哩和人類在艱難的碰撞之后,回到真正理解、尊重的基礎上,綠珍珠獲得重生,人類與自然達成和解。這部長篇童話想象飛揚,綠意盎然,詩意盎然,飽滿的性情書寫、豐富的智性反思,于跌宕起伏之間顯示出開闊的文學氣象和悠遠的藝術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