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寧,馬勤清
(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450)
本文從焦化廠采集活性污泥,進行了含酚廢水高效降解菌的分離篩選工作,并對苯酚降解菌株特性進行了研究,為進一步實現含酚廢水的生化法無害化處理提供菌種資源。
活性污泥取自江蘇某焦化廠廢水處理系統曝氣池。
1.2.1 苯酚選擇培養基
苯酚母液經過濾滅菌后,按需用量加入到滅菌好的無機鹽培養基中,配制所需濃度的苯酚選擇培養基。加入瓊脂即為固體選擇培養基。
1.2.2 降解培養基
與苯酚選擇培養基成分相同,苯酚濃度為500mg/L。
取樣活性污泥1g 接種到含苯酚200mg/L 的液體選擇培養基中,在30℃恒溫振蕩搖床上120r/min馴化培養5d 后,依次轉接入含酚500mg/L、1000mg/L、1500mg/L 的液體選擇培養基中,各馴化培養5d。液體選擇培養基馴化結束后,在固體選擇培養基平板上進行劃線分離,得到單菌落。挑取不同的單菌落,在固體選擇培養基中經過多次轉接培養,依據其生長情況進行篩選,保留生長速度快,菌落直徑大的菌株作為實驗菌株。對實驗菌株進行反復劃線分離,得到純化菌株。
將純化后的實驗菌株接種到液體降解培養基中,在120r/min、30℃下恒溫培養,通過定期測定殘留苯酚濃度,比較實驗菌株的降解性能,選取生長狀況好、苯酚降解性能好的菌株作為目的菌株。
本實驗采用從焦化廠的曝氣池活性污泥中馴化、分離獲得的3 株優勢菌株,分別命名為XL1、XL2、XL3,特征見表1。
對初步篩選出來的3 株細菌進行了初步的降解試驗研究,其在降解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及苯酚去除情況結果圖1,2 所示。

圖1 菌株在降解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

圖2 菌株對培養基中苯酚的去除情況
圖1 是3 株菌在降解培養基中生長過程中菌體數量的變化曲線。從曲線中可以看出菌株XL1生長狀況最好,也就是說XL1 菌株更適應在含苯酚的環境中生長繁殖。
圖2 表示的是3 株菌對苯酚去除能力。從曲線中可以看出,3 個菌株對苯酚均有降解利用的能力,但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經過90h 的培養,菌株XL1 苯酚去除率為91.7%,相比較而言菌株XL2 和XL3 對苯酚的降解效果較差。通過復篩,最終選取了在含酚培養基中長勢最好、苯酚去除率最高的菌株XL1 作為目的菌株,并對其生理生化特性進行進一步研究。

表1 菌株特征
2.3.1 菌株XL1 的生長曲線
圖3 是XL1 菌在LB 培養基中的生長曲線。從曲線中可以明顯看出菌株生長的四個階段[1],約前4h 為延遲期;4~20h 為對數生長期;約20h 后,菌數增長緩慢,基本維持在一定水平,進入穩定期(靜止期);穩定期持續若干時間以后,菌體數量開始下降,進入衰亡期。

圖3 菌株XL1 的生長曲線
2.3.2 菌株XL1 最適生長pH
LB 培養基調整為不同的初始pH 值,菌株XL1 在其中培養28h 后,分別測定菌體數量。測定結果見圖4。
由圖4 可以看出,菌XL1 在pH5~9 的范圍內均可以生長。pH 值為中性微酸時,菌體濃度較高,即菌的生長繁殖清況良好,其中pH 值為7.0 時,菌體濃度最高,因此,7.0 是菌XL1 的最適生長pH 值。在中性微酸的范圍之外,隨著pH 值的增大或減小,菌體濃度均有所降低,說明堿性或酸性環境對菌的生長是不適宜的。由此得出結論,菌株XL1 適宜在中性微酸環境中生長繁殖,并且pH值7.0 是最適生長pH 值。

圖4 pH 對菌株XL1 生長的影響
2.3.3 菌株XL1 最適生長溫度
不同的培養溫度下,菌株XL1 在pH 為7.0 的LB培養基中培養28h 后菌體濃度的測定結果見圖5。
由圖5 中可以看出,菌株XL1 在培養溫度25~30℃范圍內均生長良好,其中,30℃時培養液中菌的數量達到最高,說明30℃是菌株XL1 的最適生長溫度。
2.3.4 其他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接觸酶實驗、甲基紅實驗、菌株需氧性實驗等的結果如表2 所示。

圖5 培養溫度對菌株XL1 生長的影響

表2 菌株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本文從焦化廠曝氣池活性污泥中篩選得到3株細菌,分別命名為XL1、XL2 和XL3。這三個菌株在含有苯酚的培養基中都可以良好生長,且均有一定的苯酚降解能力。其中菌株XL1 對苯酚降解能力最強,經過90h 的培養,苯酚去除率為91.7%。菌株XL1 是一種好氧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在LB 培養基中,菌株XL1 適宜的生長溫度范圍為25~30℃,適宜初始pH 值為中性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