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趙志琴,范志華,2*,郝建祥,劉珊娜,2,孫溪,2
(1.天津農(nóng)學院食品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天津 300384;2.天津市農(nóng)副產(chǎn)品深加工技術工程中心,天津 300384)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所有天然物質中毒性最強,且是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公認的致癌性最強的真菌類毒素[1]。根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的分析估計,每年在全世界的谷物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受到了AF污染。目前鑒定出的AF有10多種,受污染的食品中主要檢測的項目以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最為常見,動物體攝入AFB1后,經(jīng)過體內(nèi)代謝轉化可產(chǎn)生黃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黃曲霉毒素M2(aflatoxin M2,AFM2)這兩種代謝產(chǎn)物,會存在于乳液、蛋類、血液、肝臟、肌肉等可食用組織中[2]。其中以乳制品殘留情況最為突出。隨著世界各國對黃曲霉毒素檢測限量標準要求的不斷提高,迫切需要研發(fā)適合我國快速篩查、精確測定的檢測手段。目前市面上快速檢測黃曲霉毒素的方法存在靈敏度較低、變異較大、添加回收不穩(wěn)定、假陽性等問題,檢測的方法步驟還有待優(yōu)化。本試驗通過飼料、豆粕、玉米面、調料制品、食用油、調制乳、豬肉、牛肉、火腿腸等為檢測樣品,研究改進后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技術(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黃曲霉毒素的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康寧96孔酶標板(8孔/條×12條)、蓋板膜、辣根過氧化物酶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AFB1高濃度標準品:北京中科質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酶標二抗、抗原(antigen,Ag)、抗體(antibody,Ab):維德維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底物A、B液、氯化鉀、磷酸二氫鉀、氯化鈉、磷酸二氫鈉、乙酸乙酯、四甲基聯(lián)苯胺、二甲基亞楓(分析純):國藥集團有限公司。各類待檢樣本、脫脂奶粉:市售。
TTL-DC氮吹儀:北京同泰聯(lián)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Multiskan-FC酶標儀:賽默飛世爾儀器有限公司;Thermo-Fisher落地式高速冷凍離心機:Thermo Electron公司;LPD2500多管漩渦混合儀:萊普特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H-2(A)SH微孔板脫水儀:北京雙和盛源科技發(fā)展中心;KF-806L有機相去除器:上海共濟科華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3.1 黃曲霉毒素抗原、抗體的制備
抗原的制備過程:小分子物質AFB1本身無活性基團,沒有免疫原性,需要通過引入羧基,采用活性酯法,與蛋白質的氨基偶聯(lián)成完全抗原AFB1。
抗體制備過程: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將冷凍干燥后的抗原(AFB1)以液料比 10 ∶1、20 ∶1、30 ∶1、40 ∶1、50 ∶1(mL/g)分別溶解,充分乳化注射免疫小鼠,10 d后從眼眶取血,樣本進行靜置、凝固、離心等操作后取上層血清。選擇陰性血清吸光度OD值接近0,經(jīng)過檢測效價可以達到較高的水平。抗體的效價越高則表明質量越好[4]。
1.3.2 抗原的包被與封閉
采取方陣法,使用96孔康寧酶標版,根據(jù)測定的OD值選擇出抗原的飽和濃度。根據(jù)OD值在1.0左右時所對應的抗體稀釋倍數(shù),作為最佳的稀釋倍數(shù)[5]。
在包被液中加入最佳抗原濃度包被酶標板,稀釋5×103倍,磁力攪拌 1 h,靜置 30 min,濕度 30%,溫度25℃,在每個酶標板孔中加入120 μL含有抗原的包被液,蓋上蓋板膜,4℃的環(huán)境下放置20 h,甩去包被液,洗滌兩次,30 s/次,放入脫水儀中甩干。采用與包被時相同的加液方式,每孔加入240 μL含有牛血清蛋白的封閉液,輕輕振蕩10 s,蓋上蓋板膜,放置在37℃的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中,溫育1.5 h,甩出封閉液,洗滌1次,振蕩10 s,靜置1 min,在脫水儀中甩干,37℃干燥4 h,真空密封酶標板。
1.3.3 標準溶液的制備
用AFB1標準品緩沖液稀釋濃度為10 μg/mL的高濃度標準品基準溶液[6],配制濃度分別為0、0.03、0.09、0.27、0.81、2.43 μg/L 的標準品梯度溶液,在酶標板中滴加反應,以空白對照,測定時標準品梯度溶液為每孔50 μL,以濃度為橫坐標,抑制率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出抑制率(y)與濃度(x)的線性方程為y=-18.059lnx+16.355,相關系數(shù) R2=0.991 26,拐點數(shù)為2,最低檢測濃度為0.03 μg/L,線性系數(shù)范圍0.03 μg/L~2.43 μg/L,IC50為 0.084 μg/L。
1.3.4 抗體與酶標二抗的準備
將抗體用專用稀釋液稀釋2×105倍,振蕩5 min,25℃靜置1 h后放置4℃保存。在酶標二抗的棕色玻璃瓶中依次加入1.2 mL超純水和0.8 mL丙三醇溶劑。將酶標二抗專用酶稀釋液稀釋850倍,配制成酶標二抗工作液,4℃放置保存。檢測時酶標二抗和抗體的添加量均為 50 μL。
1.3.5 樣品前處理
本試驗通過對飼料、豆粕、玉米面、調料制品、食用油、調制乳、豬肉、牛肉、火腿腸等樣品進行檢測,根據(jù)不同稀釋倍數(shù),稱取一定量均質后的樣品于離心管中,添加高標作陰性、陽性對照,加入樣本提取液,進行渦動和離心(2 500 r/min轉速下渦動60 s、4 700 r/min離心5 min)后具體操作步驟如下[7-8]。
飼料、豆粕、玉米面:樣品稀釋30倍。準確稱取1 g均質后的樣本于50 mL離心管中,每個管加入5 mL樣本提取液,進行渦動和離心,取出分層的試樣,吸取上層清液100 μL,加入到新的2 mL離心管中,然后用移液槍將每個小管加入400 μL超純水,2 000 r/min渦動40 s,取 50 μL 進行點板檢測。
食用油類:樣品稀釋30倍。取0.1mL食用油樣品置入4 mL離心管里,每個管中加入1 mL正己烷和1 mL的樣品稀釋液,渦動和離心后去除分層試劑,用有機相去除器吸掉分層后的上層正己烷以及中間的雜質,取50 μL進行項目檢測。
調料制品:樣品稀釋30倍。稱取1 g的樣品置入離心管中,加入5 mL乙腈后渦動離心,分層后取出100 μL上層清液,加入到新的2 mL離心管中,加正己烷1 mL,再加入400 μL的超純水,之后進行同樣的渦動操作和離心。分層液用去除器吸掉分層后的上層和中間層雜質,取50 μL進行項目檢測。
調制乳:樣品稀釋2倍。每管取2 mL樣品,加入相應的高濃度標準品作添加回收,按照順序加入0.4 mL的ZnSO4溶液與6 mL乙酸乙酯與二氯甲烷的混合液,渦動和離心后取上層液1.5 mL到新的4 mL離心管中(使用氮吹儀在60℃水浴中吹干離心管),之后加2 mL正己烷和1 mL樣品稀釋液,充分高速渦動40 s,同樣離心5 min。除去中間層以上的物質,移液槍吸取50 μL 點板檢測。
1.3.6 洗板與顯色終止
待標準品或樣本反應30 min后將酶標板中的反應液甩掉,每孔添加量為260 μL洗滌液,靜置20 s洗滌3次。洗滌完成后甩干酶標板,每孔添加量為100 μL底物A、B液和氧化劑的混合液,顯色10 min~15 min呈現(xiàn)出藍色后加入50 μL終止液迅速變黃色,立刻在雙波長為450 nm和630 nm的酶標儀上進行檢測分析。
在 4 ℃溫度下分別包被抗原 10、15、20、25、30 h,添加配制好的標準品、抗體工作液、酶標二抗各50 μL,反應時間為30 min,底物顯色15 min。檢測結果見表1和圖1所示。
表1 抗原不同包被時間檢測結果Table 1 Detection datas under different packet time
圖1 包被不同時間對抑制率及線性系數(shù)的影響Fig.1 Effect of coating time on inhibition rate and linear coefficient
由表1和圖1可以得出,抗原4℃下包被的最佳包被時間為20 h,此時,抑制率達到82.7%,線性系數(shù)為 0.996 1,IC50濃度達到 0.108 μg/L,OD 值達到2.189。
待酶標板恢復至室溫(25℃)后添加樣本、抗體工作液、酶標二抗各 50 μL,分別在 16、20、24、28、32 ℃下進行反應30 min,顯色15 min之后添加終止液,在酶標儀上采用雙波長檢測分析,結果如表2和圖2所示。
表2 不同反應溫度的檢測結果Table 2 Detection data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
圖2 不同反應溫度對抑制率及線性系數(shù)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inhibition rate and linear coefficient
由表2、圖2看出,隨著溫度升高,曲線OD值先升高后下降,但IC50較為穩(wěn)定,抑制率會有10%以內(nèi)的浮動,變異值均在5.0%以內(nèi)。最佳反應溫度為24℃,此時抑制率為76.4%,OD值1.120,線性系數(shù)為0.992 7,IC50為 0.072 μg/L。
在酶標板中添加樣本、抗體工作液、酶標二抗各50 μL,設置不同酶標抗體作用時間 15、20、25、30、35、40 min,之后加入底物顯色,室溫(25℃)下分別檢測分析,結果見表3和圖3。
表3 酶標二抗不同作用時間的檢測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enzyme mark II anti-action in different time
圖3 酶標二抗不同作用時間對抑制率及線性系數(shù)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time on inhibition rate and linear coefficient of enzyme-labeled double-antibody
如表3和圖3所示,隨著酶標二抗作用時間變化,IC50有一定的浮動,在酶標二抗反應30 min時,經(jīng)過顯色,在雙波長下檢測分析得出的曲線OD值最好,抑制率基本穩(wěn)定,線性系數(shù)達最大值0.995 5。
在已包被抗原的酶標板中添加標準品或樣本、抗體工作液、酶標二抗各50 μL,反應30 min,加入底物和氧化劑 1 ∶1(體積比)混合液 100 μL,分別顯色 6、9、12、15、18、21 min,室溫(25 ℃)條件下采用雙波長測定不同顯色時間的OD值,各指標結果見表4和圖4。
從表4、圖4中可以看出,隨著顯色時間的延長,OD值在一定范圍內(nèi)呈線性趨勢升高,但是拐點和線性會有變化。IC50在0.08 μg/L左右時抑制率有所升高,綜合各因素考量得出最佳的顯色時間為15 min。
通過各變量之間的取舍,酶聯(lián)免疫方法檢測黃曲霉毒素的優(yōu)化流程為:將包被黃曲霉毒素抗原的酶標板進行點板,25℃下加入樣品及標準品、抗體液、酶標二抗各50 μL,反應30 min后加入260 μL洗滌液洗板3次,每次30 s,脫水儀甩干后立刻加入底物A、B混合溶液100 μL,顯色15 min后加入50 μL終止液。在雙波長450 nm和630 nm酶標儀檢測分析。采用該流程對豆粕、玉米面、調料制品、食用油、調制乳、豬肉、牛肉、火腿腸等11種樣本檢測驗證,數(shù)據(jù)如表5所示。對檢測樣本的抑制率、回收率及OD值進行比較,結果如圖5所示。
表4 不同顯色時間的檢測結果Table 4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color developing time
圖4 不同顯色時間對抑制率及線性系數(shù)的影響Fig.4 Comparison of the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time of the second anti-action of enzyme mark
表5 各類樣本檢測結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amples
續(xù)表5 各類樣本檢測結果Continue table 5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amples
圖5 檢測比較各類樣本抑制率、回收率及OD值的結果Fig.5 Comparison with various samples of inhibition rate,recovery rate and OD value
由表5、圖5可知,檢測各類樣本的抑制率在20.9%~67.3%之間,添加回收率在67%~116%之間。其中,調制乳的OD值和抑制率最高,但回收率偏低;飼料和牛肉的OD值不高,但是回收率超過100%;其它樣本的回收率在67.0%~90.4%。綜合來看,添加回收效果表現(xiàn)良好。
通過對黃曲霉毒素抗原和抗體的制備提純,利用方陣棋盤法確定抗原的最適包被稀釋倍數(shù)為5×103,抗體的稀釋倍數(shù)為2×105。而抗原包被時間、反應溫度、酶標二抗作用時間、底物顯色時間等是造成OD值變化的主要因素。采用ELISA的間接競爭方法確定最佳抗原包被時間為20 h、反應溫度為24℃左右、酶標二抗作用時間為30 min、底物顯色時間為15 min。
通過對飼料等11種樣品的檢測,在方法經(jīng)過改進優(yōu)化后計算得出:添加回收率在67%~116%之間,操作的變異系數(shù)在0.3%~6.4%之間,線性系數(shù)基本在0.99以上,IC50基本在0.1μg/L以下,板內(nèi)變異在5%以內(nèi),板間變異在10%以內(nèi),各項檢測參數(shù)符合要求,表明改進后的ELISA檢測黃曲霉毒素的試驗方法具有可行性。
本試驗方法可在50 min~100 min完成檢測,縮短反應時間,提高檢測效率,結合其性能穩(wěn)定、特異性強、操作便捷、靈敏度高的優(yōu)點。可以作為檢測大批量樣本中黃曲霉毒素的一種可行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