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霖
新學期,我最喜歡的數(shù)學周老師沒有被換走!這讓我足足高興了好幾天。
說起周老師的模樣,什么“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只要是形容美的詞,都可以給她用上。她那頭烏黑的秀發(fā),帶著一些自來卷,明亮的大眼睛總能迅速捕捉到我們學習中的問題;她身姿挺拔,即使離得很遠,也能讓人一眼就認出來;她臉上的微笑,就像一縷清風,讓我們很快便能靜下心來;她喜歡聽我們回答問題,總是點頭稱贊或啟發(fā)引導;她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出現(xiàn)過,在乒乓球館出現(xiàn)過,在羽毛球館出現(xiàn)過,就連游泳館也出現(xiàn)過,我想,讓她當個體育老師也不成問題!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數(shù)學課枯燥乏味,但我卻最喜愛這門課。周老師總會面帶笑容地向我們傳授知識,跟我們一起討論容易出錯的題目,我們也總是爭先恐后地跟她交流。有時,她還會給我們講一些數(shù)學家的故事,引導我們從中領悟一些道理。有一次,周老師開玩笑似的對我說:“昊霖,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說不定哪天一個梨砸到你頭上,你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呢!那時候,你就成了第二個牛頓了。”總之,她不僅是一位數(shù)學老師,而且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數(shù)學老師,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當然,周老師也會有嚴肅的時候。課堂上,如果有人聊天不聽講,她立刻會使出自己的“獨門絕技”——“冷刃箭”。當她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同時用目光將“冷刃箭”發(fā)射出去時,違反紀律的同學都會嚇得一哆嗦,趕忙坐好。教室里立刻會安靜得連掉落一根針都能聽到。收回“冷刃箭”,周老師還會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我們都知道這句詩的意思,所以這堂課再沒人敢不專心聽講了。
周老師雖然只是我的數(shù)學老師,但是這幾年,她教會了我很多,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
點評
這篇作文結(jié)構(gòu)清晰,基本遵循了“首、主體、尾”三段論的創(chuàng)作模式。
“首”,開門見山,寫“我最喜歡的周老師沒有被換走”“足足讓我高興了好幾天”,情感表達鮮明、熱烈、簡潔。
“主體”部分使用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周老師的“美”“趣”“嚴”。
關于“美”的表達,作者分了兩層:第一層寫了用“沉魚落雁”等詞藻也不可盡述的周老師的外貌美,類似《詩經(jīng)》“興”的手法,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進而為后面人物肖像的直接描寫做鋪墊。第二層寫周老師的身姿、微笑、傾聽、頷首、健跑、乒乓、揮羽、游泳的形、動之美。陳述中,不知不覺形成了排比,也就逐漸加強了情感,豐滿了人物形象,使表達效果自然且強烈。
關于“趣”。作者先講周老師常態(tài)時面帶微笑地傳授、討論、交流,以及有時講故事引道理的知識播撒。這些是概括描寫。然后舉例說周老師用“梨砸腦袋”進行類比,妙趣橫生。這些都使“我”對周老師的數(shù)學課情有獨鐘。
關于“嚴”。作者采用了比喻手法,用“冷刃箭”來形容老師犀利的目光,真切地刻畫出了周老師以嚴束散,使學生懂得“惜時”的重要,體現(xiàn)了嚴的本質(zhì)也是愛。應該說,這個細節(jié)描寫還是非常成功的。至此,一個立體的、真實的周老師形象躍然紙上。
“尾”,明確肯定了“我”與周老師相處的幾年里在知識與人格方面的收獲,既是全文的總結(jié),也是情感與理性的升華。
作者以“漫話周老師”為題目,給自己的作文爭取了較大的靈活度,很巧妙——既然是“漫話”,那就可以不拘形式,內(nèi)容上更自由。不過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還是應該在主體部分加強細節(jié)描寫。總體來看,此文還是很妙的。
(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