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亞群
最早養狗的是萬家。他們常年在外養蜜蜂,回來后帶來一只狗,黃色的毛,褐色的眼睛,一見有人從門前走過,面露兇相,邊追邊叫,把人趕遠了,才心滿意足踱回院子。它進了院子后除了沉默是金,還不停搖著尾巴。
萬家似乎有些歉意,用一條鐵鏈把狗拴起來,一面跟來人解釋:狗跟人混熟了有感情,丟了幾次都丟不掉,自個兒又跑回來。所以,只好帶回來了。萬家解釋完了,回頭狠狠罵一句,也不知道狗聽不聽得懂。反正狗蜷縮在一角,一臉的奴顏。
到了夜晚,群動而息,只有它睜著眼睛,注視著院子外面的一切,不管是誰,哪怕是村長打麻將走過,萬家的狗都要無畏無懼地吠幾聲,直到村長走得遠遠的才止住吠聲。后來,村里人發現萬家的狗夠意思,村長走過,它叫五聲;隊長走過,它叫三聲;其他人路過,它一律叫四聲。于是,村里人對村長與隊長晚上的活動掌握得一清二楚。
剛開始村里人都不喜歡萬家的狗,盡管拴著鐵鏈,鄰居一進去它就覺得有事干,沖著你不管不顧地狂吠一通,脖子上的鐵鏈勒得緊緊的,撲著雙腿起勁地叫。萬家人一邊笑一邊斥責,來人分不清到底哪張臉是應付自己的,于是去萬家串門的人少了很多。可人們發現一年后,萬家蓋起了樓房,狗也不再拴,由著它大搖大擺地在村子里閑逛,這時狗倒文明多了,不再亂叫亂吠,歪著腦袋上上下下審視一番,然后低下頭,貼著路面走了過去,尾巴直直地垂在屁股后面。

有人悄悄議論,說萬家已經是萬元戶了,去縣上參加表彰會好幾次了,每次都戴大紅花,一到村子就把紙花收起來。各種話頭來來去去了一陣子,村里有人得出結論,家里養狗可讓家財興旺,這不,狗“汪汪”地叫,家里能不旺起來嗎?于是,村里開始有人養狗。寂靜的村晚不再由萬家的狗單獨看管著,它們之間似乎有了某種語言,村頭吠一陣,村西一陣吠。整齊的夜晚變得零零碎碎。
一群狗學萬家的狗,像模像樣地在村子里游蕩。它們走走瞧瞧,見到鄰居不再狂吠,低眉順眼地從你腳邊走過;跑跑歇歇,煞有介事地張望著什么。白天的狗看護的是一個村子,而不是一戶。只要陌生人進村,狗就會抖動著頭,連同聲音一起抖動起來,既像通報,又像是警告。有些老練的小攤販回頭呵斥一聲,“畜生,連我也不認識了”,然后繼續大模大樣地在村里吆喝。留下狗呆頭呆腦了一會兒,最后怏怏地走開。那些年輕跑買賣的不免有些緊張,一邊慌里慌張擇路,一邊回頭虛虛地罵幾句。挨了罵的狗轉身欲逃,但很快轉過頭來,丟下一串吠聲。
村里有些人是有糾葛的,有過節的,而狗不管這些人的事,照樣要好。主人出門干活,它們出門找同伴。它們很少一整天待在家里,在它們眼里只有夜晚它們才屬于自己的主人,除非你用鐵鏈拴住它,或關進籠子。它們端著一根尾巴,嗅遍村里的角角落落。它們有時為一根骨頭廝咬,有時為一只母雞追逐。村子里不僅留下我們的腳印,也留下它們的足跡。不同的是我們從不關心自己的腳印,而它們習慣在走過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記號,灑下幾滴尿,留住自己的氣息。我們很多人有沒有來過,對于世界來說沒有多少意義,甚至一點意義都沒有。對于狗來說,村莊就是它們的世界,至于村莊里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它們全屏蔽在外面。
我想養條狗,父母不肯,理由很簡單,我們家還用不著讓狗來防盜。也是,村里養狗的人家都是暗暗富裕起來的,盡管他們養狗的目的遮遮掩掩,說養狗是應風水的“五畜興旺”,大家都知道這是借口,真正的心思純粹是養只狗看家護院。從嘴邊留下幾根骨頭,撥幾口冷飯,換來狗對你的忠心,死心塌地、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一輩子交給主人。前屋的鄭伯家養了一條狗,小的時候經常肉嘟嘟地跑到我家來,我有時逗它玩一會兒,有時扔塊骨頭給它吃。就這么一點投入,那只小狗一看見我就拼命地搖尾巴,仿佛我就是它的主人。鄭伯家沒有院子,狗就趴在屋檐下,那兒有一堆稻草,是它的窩。鄭伯家的狗一到晚上就在門口與門前的小路上來回地走,順帶也幫我們看家。
走過有狗的院子,特別熱鬧,也特別煩瑣。狗沖著你狂吠,一邊張合著下巴,順帶顫顫它的嘴臉,一邊轉動著身子,似乎尋找合適的位置準備跟你搏斗。有的虛張聲勢跺幾下腳,甚至撿塊石頭,佯裝打狗。有的借機痛罵幾句,指狗罵人這樣的能耐,不學也會。這樣的熱鬧可能要持續到主人出來,一聲厲喝,伴隨嫌惡的神情,狗立馬低下頭去,不聲不響地閃到一邊,但絲毫沒有放你進來的意思。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快快從它眼前離開,不要回頭,也不要跑,因為這兩個動作會刺激狗。狗如果一受刺激,人就比較麻煩,要么你倉皇而逃,要么你有勇氣直面它。你說,誰會那么無聊跟一只狗計較?除非你在村子里實在是極端的無聊,才會想到惹一惹狗。如果真是這樣,狗也懶得理你。
村里養了那么多的狗,讓人記住的還是萬家的狗。這狗越活越老成,見人也不再叫,拿眼睛瞧你一下,然后轉過頭,慢慢從你身邊走過。那眼神似乎不像狗,倒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萬家又有了一條新狗,高大威猛,兇相十足。據說還是用高價買來的。這個他們不會說,養條狗還要用錢買,不被村人戳脊梁骨才怪。萬家的新狗承擔起了看家護院的任務,這條老狗便無所事事,整天在村里游蕩,似乎無所事事是一輩子修來的正果。
后來,人們發現這條狗非常有意思,它喜歡去生病的老人家門口坐,有時甚至一坐好幾天。它不走,說明老人的病情還沒有緩解。它走了,有兩種可能,要么老人將很快離世,要么老人的病過幾天肯定會好轉。有人說,這狗成精了,能通陰陽兩界。也有人說,狗有著異常的嗅覺,人的身體,尤其生病的人身上會散發出特殊的氣息,狗一嗅就能預知病人會出現什么情況。老人作古后,狗還會遠遠地跟在送殯隊伍的后面,出了村口,再慢慢轉身回到村里。
這條狗是在一個雪天走失的。有人說,狗的壽命只有十多歲,它知道自己大限到了,便獨自尋找一個地方把自己埋了。也有人說,狗是送萬家的太婆出殯后走丟的,可能也去投胎了。
毫無疑問,萬家的這條狗是村里年齡最長的。原來,狗也有壽者相。只是,狗投胎后是否還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