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
25歲的吳秋喬瞄準了這樣的生意。一年前,她決定為寵物生產漢服。當時制衣的老師傅質問她:“給人做衣服的生產線怎么能給畜生做衣服?”

很快,源源不斷的訂單,讓老師傅改觀。一件留出四個“袖口”,顏色花哨、材質飄逸但用料不多的寵物衣服制作完成后,冠上文藝名稱,就能賣到60元到90元不等的價格。利潤更高的是“寵物四大美人漢服”套裝,要價1888元。和另一位設計師薩路比起來,吳秋喬的生意還是“日常”許多。薩路的得意之作是定價1萬元的寵物狗婚紗。
這款婚紗借鑒成人婚紗的款式,拖地曳尾,紗面翻涌,珍珠遍布全衣,花朵點綴裙身。命名“海的女兒”,披在一只飛耳小體泰迪身上,拍成了華麗的宣傳照片。
當然,這件婚紗尚未售出。它更像是一款“概念車”——展示設計水準,并挑逗人們為寵物付出金錢的上限。
如果寵物的需求也有層級的話,那朱虹的切入點更高一些——寵物陪伴機器人。
她和團隊研發出了一款名為Ebo的寵物陪伴機器人。據稱,它能通過聲音、光線、運動等方式在家里遛貓逗狗,還能自動充電。主人可以在App上遠程操控Ebo,觀察寵物狀態,和寵物語音對話,也可以定時讓Ebo跟寵物玩。在升級后的Pro版本里,Ebo跟人的交互被增強,還能實現貓臉、狗臉、人臉識別,拍攝地面視角下的寵物圖片、視頻。朱虹介紹,為了適應寵物的特性,Ebo采用了耐撕咬材料,選用聲音更小的電機。
事實上,因為特殊的生理構造,貓和狗能聽到的聲音范圍遠超人類,這使得大部分貓對電子產品的聲音極其敏感。一款寵物陪伴機器人,對寵物主來說可能是一個工具或助手,但也許在貓看來,是一只隨時監控、跟蹤并發出聲音的巨大眼睛。
為了討得主人歡心——Ebo被設計了不同的“皮膚”——麋鹿和圣誕老人的硅膠套。對一只貓來講,這些只是一堆無意義的符號,但對寵物主來講,硅膠套裝讓機器人本身也擬人化起來——當然這都是為了讓寵物主們乖乖掏出口袋里的錢。
諸如此類供養寵物的故事還有很多:為攜寵出行而興的寵物酒店,讓寵物改掉陋習的寵物學校,溝通人和寵物相處的付費課堂,方便寵物乘坐的寵物背包和行李箱;還有花樣繁多的寵物攝影、寵物美容、寵物生日聚會……
黃斕曦和伙伴們喝下午茶時,萌發了做“寵物奶茶”的想法。之后參照人類奶茶的形態,黃斕曦和團隊用鮮肉和羊奶做出了貓奶茶“喵茶”,每杯50毫升,定價15元。
據黃斕曦觀察,大部分喵茶的買家最喜歡將奶茶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她們多用“狗狗居然能喝奶茶”“貓都有奶茶喝,而我沒有”之類的口吻,分享自己給寵物提供的相對優渥的生活。
黃斕曦很清楚,“寵物奶茶就是要給你不一樣的感覺”。她在每款產品的設計上都下了不少力氣,比如,給不同的產品設計了萌化的包裝形象,甚至給包裝的狗狗形象申請了著作權保護。
與其說這些寵物消費是為了讓寵物開心,不如說是為了讓自己產生滿足感。
在寵物經濟里,觸達寵物主的需求要比滿足寵物的需求更聰明,也更易兌現回報。在這些故事里,大多數寵物被擬人、被社會化、被發掘需求,但這只是讓他們的商業故事聽起來更豐滿。人世間有多少自我映射的需要,有多少無法復刻的遺憾,有多少扮演上帝的野心,就會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這些故事。
寵物度過被供養的一生,也是度過被擬人、社會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