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升
(陜西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199)
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中肯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多由企業政工部擔任,一方面負責踐行黨的理念,做好企業發展過程中職工的思想引導;另一方面負責企業的政治站位,為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謀求福祉。百年來,國企能在所有企業中擔任領頭羊的位置,就是因為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撐。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代文化背景的沖擊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遇到了部分問題,接下來筆者重點對其展開分析。
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其指導理念也在貫徹黨的方針的同時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人的思想是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在新時代的文化思潮沖擊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一些新問題與新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企的健康穩定發展。為解決這一現狀,亟需對國企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分析,總體可從下述四部分展開研究:
第一,人員構成復雜,價值觀多樣化。國企是為人民服務的,故此每年都會吸收一定的社會勞動力,豐富其人力資源。近年來,國企招募人才數量持續上漲,目的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變化,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奪得重要法寶,而這一法寶,除了上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就是人才的引進。國企在招募大量人才的同時,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內部人員構成復雜,價值觀豐富多樣,這一現狀對企業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企業干部以及職工在原有的結構上發生了變化,或年齡,或知識,或社會閱歷發生了變化,或勞動關系存在差異性,最影響職工經濟利益的一點就是在收入方面發生了變化。引進的新人才多為畢業生,以80、90后為主,這一代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深受國企改革時期的影響,同時又是伴隨著國家的政策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文化素養以及精神物質方面都較為富裕,同時又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企業的工作環境、經濟待遇、提升與發展空間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與企業長輩的思想有一定的差距,雖然邁向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價值觀、思維意識等多方面的沖擊與碰撞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舉步維艱[1]。
第二,文化多元化產生不利思潮。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在我國發展如火如荼,國企的進步與成長也是可以看得見的。幾年來,非公經濟的不斷壯大使這一平靜的局面迎來了波濤洶涌,文化多元化與新經濟思潮流入國企市場,對其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擾,或者說最大程度上制約了國企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局面下,一切不利于國企發展的負面言論接踵而至,例如國企壟斷、生產低效、經營落后等,這一類詞語已成為社會輿論的代名詞。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移動、鐵道部、石油等企業發生的不正之風極大影響了公眾對國企的評判,部分典型負面案例成為新時代評價國企的標準,將國企推向了輿論導向的風口浪尖。個別企業的腐敗事件使公眾對國企的持續發展失去了耐心,甚至質疑國企建設初衷,是否還記得為人民服務、聽黨指揮的話語。在人云亦云的背景下,國企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黨政部門既要重新樹立國企形象,對企業職工展開思想上的指導,同時還要安撫人民,消除對國企的負面認知。
第三,政工部門人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待提升。政工部門是黨組織在國企內部創設的專門負責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門,肩負著黨的重任,同時規劃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政工人員的專業工作素質直接影響其工作效率,同時還影響職工的思想文化,因此政工人員應多維度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建設,牢固樹立思想育人的管理理念,為職工構建和諧穩定的工作環境,從思想與實際兩方面入手,將黨的政策更好的傳遞下去。但是就目前局勢分析,政工人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導方式過于傳統,依然沿用之前會議、稿子等形式,在教育上沒有一定的創新[2]。加之管理制度與教育內容本就是紙面上的東西,在會議上多次宣傳職工已經牢記于心,因此就會覺得每次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新意,或以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會議幾乎是在說廢話,這樣的思想意識對于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利的。因此政工人員應利用現代化資源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確保每次工作行之有效,傳統方式與新型方式相互結合,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的指導理念。
第四,存在著不安定的因素。不安定因素在國企發展中較為常見,其中或涉及群眾利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企的工作制度與管理政策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生了變化,企業在住房、醫保、失業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方面發生了變革。造這樣的形勢下,難以避免不安定因素,例如在保障政策中出現利益分配不均等、職工權益受損失、保障不全面等因素,尤其是一些企業在征用地皮的過程中,細節工作難以把握,在群眾的拆遷與安置上,難以在短期內落實,與群眾關系就會出現裂痕,導致群眾對企業出現誤解。不安定因素對企業的發展影響難以有效制止,無法向其他工作一樣做到未雨綢繆,在管理過程中比較被動,這些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也是國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難點部分,一直是政工部重點研究的對象。不安定因素其特征具有不確定性,被動的管理難以轉換為主動,改進的只能是政策與制度,或職工的思想意識,但是不安定因素既涉及內部職工,又與群眾有所牽連,因此一直是企業難以解決與管控的問題[3]。
國企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是當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重點研究的課題,政工部門是黨的思想傳遞與踐行部門,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離不開政工人員與全體職工的努力,新時代思想教育應從社會背景中尋找著力點。為提升國企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力度,接下來筆者從四方面展開研究,論述其工作開展的具體實施策略。
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制度和機制。一方面企業管理層應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將管理理念有效落實。具體可在部門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小組,負責協調與配合政工部的工作,始終堅持國企黨組織指導理念,管理應以黨的方針為核心,政工人員應與各部門思想政治工作小組多方位接觸,了解各組成員具體情況。同時,領導的“一崗雙職”責任也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落實,既要管理好職工,又要管理好各部門的工作,內部人員其抓思想,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工作;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辦公室,其主要目的是加大職工與政工部門的聯系。職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對象,又是制度的具體執行者,政工部門結合這一現狀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進行傳遞,統一管理途徑,完善工作機制[4]。
加強理論學習。新形勢下,學習理論知識是政工部門需要長期堅守的現象。學習對象主要是黨的各大會議內容、黨的新政策與新理念等,在學過過程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黨的指導方針再次精細化、規范化,確保其行之有效。例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內容是需要每一個職工在新時代持續踐行的內容,國企職工與國企肩負的重任是成比例的,人民對國企寄予厚望,對國家情感頗深,因此國企的每一個職工應牢記人民的情誼,以細微之力報答社會、報答人民。加強理論學習不僅針對于政工部,還包括國企的各個部門,在實踐工作中充實自己,在落實制度中提升自己,將國企的重任與自己相連,形成命運共同體,繼續在新時代擁護祖國、擁護共產黨,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創新國企思想政治思路。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創新已經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的效率遠達不到前期的管理效率,為提升新時代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應從社會文化背景入手,結合有用資源展開引導,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5]。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嘗試改變交流方式,將下達命令轉換為溝通的方式,政工人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立足于職工的思想,徐徐善誘的引導,通過在與職工的良好溝通中落實工作。加之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建設交流群、企業論壇等,與職工在平臺上積極互動,抑或者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宣傳,引起職工的思想共鳴,只有思想統一戰線,工作開展效率將會事半功倍。
把企業職工作為管理核心。職工是企業發展的主力,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服務對象也是職工。因此政工部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應以職工為核心,力求做到講道理、辦實事。具體來說,政工人員應做到既要落實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從實際生活中解決職工的問題。可以利用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小組發揮作用,觀察職工在工作中的變化,有困難及時伸出援手,為職工解決其后援問題。只有如此,才能使職工體會到企業的家庭作用,并一心投入工作,與企業共進退。在新時代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應拓展空間,加大教育力度,使全體職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受教育者,同時又是大環境中的引領者[6]。
綜上所述,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放在首位建設的項目,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因為職工的思想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細微的變化,政工人員只有掌握這一變化區間,才能更好的在企業內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闡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的困境,并結合這一現狀進一步論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具體實施策略,希望對國企事業建設中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