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鵬,王 東
(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己二酸是一種有機二元酸,其作用是成鹽反應、酯化反應、酰化反應等,同時也能夠與二元胺、二元醇縮聚成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應用在PU鞋底原液、PU 漿料、TPU、尼龍、PBAT 可降解塑料等生產領域。當前己二酸行業新產能不斷上馬,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薄利多銷成為盈利常態,同時根據財務測算產能越高生產成本越低,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產品利潤率。另外下游行業對己二酸質量的要求日益提升,部分TPU 高端客戶、國外客戶執行標準已經遠超國標,原始設計工藝參數已經不能滿足己二酸產品高端化、國際化的戰略需求。因此,根據近幾年的實踐經驗,對己二酸工藝負荷提升、質量提升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措施。
對于V(Ⅴ)的催化作用研究結果表明,V(Ⅴ)可催化反應過程中生成的帶有羥基、肟基及醛基中間體的氧化反應,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改變反應路徑,提高目的產物己二酸的選擇性并抑制副產物的生成。對于Cu(Ⅱ)的催化作用研究結果表明,Cu(Ⅱ)主要催化硝化反應過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改變反應路徑,抑制副產物的生成。在V(Ⅴ)、Cu(Ⅱ)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生產己二酸的反應機理如下:

己二酸裝置以環己醇為原料,以銅、釩為催化劑,以硝酸為氧化劑生產己二酸。該反應是一個快速進行的強放熱反應,整個反應系統由6 臺結構相同、帶攪拌的反應釜串聯組成,各釜均帶有內盤管及外夾套冷卻設施,反應器內盤管為脫鹽水的循環,利用冷凍水和循環水帶走反應熱,隨著反應負荷的不斷攀升,各反應器內的己二酸含量上升,結晶點上升,反應器盤管外壁結晶抱管,熱阻增加,換熱效果差,反應熱移出困難是制約己二酸產量進一步提高的瓶頸。
反應器移出熱應遵循傳熱公式如下:

式中:Q 為熱負荷,W;Δt 為傳熱溫差,℃;K為總傳熱系數,W·m-2·℃-1;S 為傳熱面積,m2。
由式(6)可以看出,影響提高傳熱熱負荷能力的有傳熱溫差Δt、換熱面積S、總傳熱系數K3 個因素。
(1)傳熱溫差Δt。
Δt 即反應溫度與冷卻進水的溫度差,反應器內反應溫度為ti,由于為維持反應的正常進行,必須在70~90 ℃的安全溫度范圍內;反應器的冷卻進水溫度to,為保證反應器盤管外壁不結晶有最低限值,因此提高反應溫度和降低冷卻進水溫度可以實現傳熱溫差增大。
(2)換熱面積S。
現有設備的總傳熱面積是固定的,所以在現有設備上增加傳熱面積已無實施可能性。
(3)總傳熱系數K。
K 的近似公式(省略傳熱壁厚及傳熱壁傳熱系數的影響)為:
式中:αi為器內溶液的傳熱系數,W·m-2·℃-1;Rsi為器內的污垢熱阻,m2·℃·W-1;αo為冷卻介質的傳熱系數,W·m-2·℃-1;Rso為冷卻介質的污垢熱阻,m2·℃·W-1。
總熱阻是由于熱阻大的那一側的對流傳熱所控制,器內的污垢熱阻Rsi是總傳熱系數K 的控制因素,因此必須設法減慢污垢熱阻形成速率。
針對以上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溶解反應器內盤管外壁結晶,降低污垢熱阻,保證總傳熱系數的穩定。
(2)反應器冷卻循環泵原有功率為30 kW,流量為130 t/h,更換循環水泵功率為45 kW,流量為180 t/h,管道內流速增加,冷卻介質的傳熱系數αo提高,換熱能力進一步提升。
(3)反應器總共4 套盤管,其中有1 套外置盤管,1 套底部椎體盤管,2 套整體盤管,外置盤管和底部椎體盤管換熱面積小,管道長度短,管徑與另2 套一致,冷卻介質在不同盤管內的雷諾數有差別,換熱面積大的管道呈盤旋狀且長度長,雷諾數小,導致移熱能力受限,重新調整盤管的水流量,改變冷卻介質在管內的流動狀態以提升換熱能力。
采取上述多項措施后己二酸日均產量提升7.2%。
由反應機理得出反應過程中消耗的HN03主要生成氮氣和其他不同形式的氮氧化物(NOX和N2O),NOX是可回收利用的。己二酸裝置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NOX,需在氧化工段補入氧氣,將NO轉化為NO2,之后經液環壓縮機壓縮后進入三級填料吸收塔,經吸收液逆流吸收得到稀硝酸回用,合格尾氣排入大氣,吸收不徹底會引起冒黃煙等環保事故。
反應方程式為:

式中可以看出吸入氧氣量是NOX有效處理的關鍵。亞硝氣吸收為放熱反應,溫度低有利于反應進行。
針對以上問題可采取如下措施。
(1)調整亞硝氣壓縮機入口負壓,提高壓縮機吸氣能力,既滿足氧化負荷提升后的新增亞硝氣抽吸要求,又保證氧化工段補氣量。
(2)亞硝氣出口管線增加冷卻夾套,進吸收塔前降溫,提升吸收效果。
采取上述措施后己二酸裝置氧化反應尾氣處理更加有效,硝酸單耗有所降低。
3.1.1 減少空氣攜帶鐵進入系統
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地處海港經濟開發區,東南側緊鄰礦石碼頭,西南側為煤碼頭,周圍有多家鋼廠、焦化廠,空氣中雜質含量高。
空氣中鐵含量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空氣鐵含量Table 1 Iron content in air
己二酸干燥、均壓等操作均引入了大量空氣,約40 000 m3/h,空氣的潔凈度直接影響己二酸鐵含量,因此在流化床干燥進風改進提升了空氣過濾器,在離心機下料均壓排氣管線上增加了精密過濾器。
3.1.2 改善活性炭品質
粗己二酸溶解后需進行脫色處理,脫色采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亦是引入鐵的關鍵因素。本裝置活性炭采用木質活性炭,采用煅燒炭化、活化、研磨、篩分等工藝流程制備干活性炭,再經過酸洗、水洗后制備濕炭。
活性炭中鐵含量見表2。

表2 活性炭鐵含量Table 2 Iron content of activated carbon
干活性炭鐵含量高且波動大、細顆粒多,濕炭經過處理后鐵含量少且穩定,因此脫色活性炭改為濕炭。
3.1.3 依據不銹鋼腐蝕曲線替換抗腐蝕材料
己二酸生產使用高濃度硝酸,腐蝕性強,在高溫下腐蝕性呈幾何增長。304 L 不銹鋼在硝酸中腐蝕如圖1 所示。

圖1 304 L 不銹鋼在硝酸中的腐蝕Fig.1 Iso-corrosion of 304 L stainless steel in nitric acid
隨著腐蝕的加強,系統鐵離子含量逐漸增加。硝酸回收工段采用雙效蒸餾工藝,1#塔的塔底塔頂溫度均>100 ℃,腐蝕性強,因此將1#塔中下部塔盤及分布器更換為鈦材,降低腐蝕,減少鐵離子引入,同時保證生產安全。
3.1.4 己二酸產品中鐵含量分析及未來工作方向
己二酸裝置鐵含量2021 年內控指標為≤0.16 mg/L,國標為≤0.4 mg/L。己二酸產品鐵含量月度分析見表3。

表3 己二酸產品鐵含量月度分析表Table 3 Monthly analysis table of iron content in adipic acid products
綜上所述,在采取后諸多技術措施己二酸鐵含量逐步下降,最低達到0.10 mg/L,內控合格率達100%。
3.2.1 優化結晶器工藝參數
粗己二酸溶液中含有約30%的硝酸、21%的己二酸、8%的二元酸,粗己二酸結晶器采用臥式真空絕熱蒸發,結晶器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己二酸溶液的濃度,同時將水和硝酸除去,由此達到控制物料中水分與硝酸的目的,結晶器運行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后處理質量,利用真空調整溶液溫度,應根據己二酸在硝酸與水混合溶液的溶解度曲線設定各室溫度。
3.2.2 提升母液置換速率
精己二酸結晶后懸浮液中各組分含量為44.6%己二酸、55.3%水,0.1%硝酸,進入結晶漿料罐內,然后進入增稠器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實現固液分離,母液經泵抽出進入母液水系統用于沖洗及硝酸濃縮塔噴淋,多余的母液通過溢流返回結晶漿料罐與結晶漿料混合。
精酸增稠系統運行示意圖如圖2 所示。

圖2 精酸增稠系統運行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operation of refined acid thickening system
返回母液越多,硝酸返回系統越多,產品硝酸含量越高。通過調整工藝指標控制,增大抽出母液量,進一步降低硝酸含量。
3.2.3 合理控制酸醇比
硝酸氧化環己醇制備己二酸的工藝中,硝酸一直處于過量的狀態,反應流出物仍然含有大量的硝酸,酸醇比越低,反應流出物硝酸含量越低,后處理中硝酸閃蒸移除率越高,產品硝酸根越低,由于硝酸必須處于過量狀態,酸醇比不能無限低,應在能滿足反應前提下盡量低。另外產品總氮也與酸醇比有密切關系,因此酸醇比設定應根據生產條件合理調整。
3.2.4 己二酸產品中硝酸含量分析及未來工作方向
己二酸產品中硝酸含量見表4。
由表4 可見,生產負荷提升后己二酸產品中硝酸含量變化情況,己二酸硝酸含量控制要優先考慮降低酸醇比,減少硝酸在反應流出物中的存量,其次要合理設定結晶器壓力梯度保證硝酸去除效果和結晶效果,為增濃離心奠定基礎,最后在精酸系統中的微量硝酸通過提升母液置換速率去除,進而實現產品持續降低硝酸根的目標,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己二酸結晶器熱力學原理,細化溫度設定,提升后系統母液處理能力,保證系統水平衡。

表4 己二酸產品硝酸含量Table 4 Nitric acid content of adipic acid products
在實際生產中,通過不斷地優化改進,精己二酸產品產量和質量均有了突破。通過改造提升移熱循環泵能力,提升了反應器移熱能力,消除了己二酸裝置負荷提升瓶頸;通過反應器、結晶器、增稠器等關鍵設備的工藝操作優化,己二酸產品硝酸根含量穩定在1 mg/L 左右;通過升級空氣過濾器、減少原料引入、降低腐蝕等措施,實現己二酸產品鐵含量穩定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