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利 曹圣芹
摘要:目的:研究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加強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兒90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一般組和干預組,每組45例。一般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組在一般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心理狀態、家屬滿意度、依從性良好率、知識知曉度良好率。結果:干預后,兩組SAS評分、HAMD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干預組降低幅度大于一般組(P<0.05);干預組家屬滿意度高于一般組(P<0.05);干預組患兒哭鬧率低于一般組,依從性良好率、知識知曉度良好率高于一般組(P<0.05)。結論: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兒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哭鬧率,提高依從性和知識知曉度。
關鍵詞:小兒腎病綜合征;心理護理;情緒狀態
小兒腎病綜合征是一種兒科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1~3]。該病治療難度較大,且有較高的復發可能性,不僅給患兒帶來較大痛苦,也給整個家庭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患兒年齡相對較小,不僅機體對疾病的承受力不足,也容易因疾病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做好心理干預,改善患兒負面心理狀態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旨在分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加強心理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兒90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一般組和干預組,每組45例。一般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12歲,平均(7.82±1.07)歲;病程4~18月,平均(10.74±2.17)月;干預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4~13歲,平均(8.19±1.32)歲;病程5~19月,平均(11.26±2.85)月。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均符合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未合并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入組前均取得家屬同意,自愿參與,符合倫理學要求。排除合并免疫機能障礙者。
1.2 護理方法
一般組采取常規護理。病房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保證溫濕度適宜及干凈整潔;指導患兒多進食新鮮蔬果,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鹽飲食為主;定期測量記錄患兒腹圍、體質量,觀察是否有水腫,若病情進入急性期需注意嚴格臥床;做好皮膚清潔等。干預組在一般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1)自患兒入院后,注意說話態度和語氣要和藹可親,充滿親和力,消除他們進入陌生環境時的焦慮和恐懼情緒;注意仔細聆聽患兒對不適癥狀的表達,并及時通知主治醫師處理[4]。(2)兒童的情緒極為敏感,身邊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其情緒產生影響,因此一方面建議家屬參與到對患兒的心理護理討論會中,使家屬充分認識到患兒的心理特征,進而充分、主動地向患兒表達關心,緩解患兒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在院內組織同年齡段病友,在不影響病情及治療進程的前提下,開展運動量適宜的互動游戲,為患兒提供更充分的社會支持。(3)通過成功病例的講解,消除家屬對患兒病情反復的擔心,安撫其既要面對經濟壓力,又要安慰患兒的雙重心理負擔;對家屬提出的疑問同樣耐心地作出解答。(4)對患兒和家屬加強健康宣教,包括小兒腎病綜合征的起病原因、復發因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提高家屬和患兒的自我護理意識,使其在治療過程的配合度和依從性提高。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狀態,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狀態越嚴重[5]。采用院內自制量表評價家屬滿意度,滿意度和得分呈正相關關系。記錄兩組患兒的哭鬧率,并采用百分制依從性量表及自制健康知識調研表對兩組患兒的依從性和健康知識知曉度進行調查,以得分≥80分為依從性良好、健康知識知曉良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對比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AS評分、HAMD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干預組降低幅度大于一般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家屬滿意度對比
干預組家屬滿意度高于一般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哭鬧率、依從性及疾病知識知曉度對比
干預組患兒哭鬧率低于一般組,依從性良好率、知識知曉度良好率高于一般組(P<0.05)。見表3。
3討論
小兒腎病綜合征以水腫、低白蛋白血癥為主要特征,在患病后,患兒因疾病、外界因素等干擾,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到最終的治療效果[6]。心理護理干預是基于疾病特征和患兒需求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7],可從多方面幫助緩解患者因疾病產生的心理壓力,同時也能減輕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為患兒的臨床治療提供更確切的有效支持。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腎病綜合征中,能在較短時間內減輕患兒的防備感,建立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而家屬的配合和針對家屬的心理疏導,能為患兒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健康宣教的加強則能提高患兒及家屬的健康意識,提高治療依從,促進病情康復[8]。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SAS評分、HAMD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干預組降低幅度大于一般組(P<0.05);干預組患兒哭鬧率低于一般組,依從性良好率、知識知曉度良好率高于一般組(P<0.05)。與李園[9]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而在家屬滿意度方面,干預組高于一般組(P<0.05)。心理護理干預的加強,一方面讓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在治療周期中痛苦減輕,家屬更輕松;另一方面,對家屬心理的重視和針對性干預措施的實施,也使其感受到來自醫療人員的關心,自然家屬滿意度也更高。這點也在孫玲[10]的相關研究中得以證實。邵鳳珍等[11]通過對130例腎病綜合征患兒的對照試驗,發現接受心理護理干預的患兒不僅有較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且隨訪還發現心理干預組患兒的2年復發率更低。推斷可能是心理護理干預加強了患兒對相關健康知識的知曉度,減少了復發的誘發因素。受客觀時間因素影響,本研究未對患兒進行隨訪,在后續研究中可進一步延長研究時間,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腎病綜合征患兒復發情況的影響,希望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更可靠的參考。
綜上所述,對小兒腎病綜合征加強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兒心理狀態、提高依從性,在臨床兒科的應用中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雪嬌.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健康必讀,2021(7):144-145.
[2]趙嬌麗.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價值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8):211-212.
[3]劉芳.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21,11(1):142-143.
[4]張玲.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20(23):99-100.
[5]李龍燕.優質護理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生活質量及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5):125-126.
[6]孫向華.優質護理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生活質量及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84):289,293.
[7]李萌.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6):216.
[8]胡莎莎.優質護理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兒生活質量及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8,42(9):1143-1144.
[9]李園.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29(11):1389-1390.
[10]孫玲.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的改善作用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0):124,126.
[11]邵鳳珍,蔣玉成,趙香玉,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9,46(4):76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