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衡
摘要:近些年,網絡直播作為社交媒體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針對于網絡直播平臺下川菜文化的傳播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分析解決我國川菜文化宣傳方式以及宣傳內容較為單一的問題,讓我國飲食文化實現走出去,帶來更多的生機與思考。
關鍵詞:場景體驗;互動傳播;飲食
在當下發展過程中,人們已經對川菜的菜樣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川菜所擁有的文化內核缺乏深刻的理解。在這一背景下,當下川菜文化的宣傳主要是被動宣傳,這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當今已經處于互聯網時代,未來在網絡大力發展的過程中,川菜文化的宣傳需要借助直播這一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這一寶貴的文化內核。這對于川菜本身來說,也是一種傳承與弘揚。
網絡直播是一種同步的網絡宣傳方式,可以說網絡直播是一種雙向的信息流通。我國當下網絡用戶非常多,而大部分網絡用戶都接觸過直播這一宣傳模式。站在當下網絡用戶接觸直播的狀態來說,直播的主流為游戲直播以及真人直播,經過總結之后,可以發現網絡直播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五點:
首先,網絡直播主要使用了客戶端以及互聯網,這樣能夠讓信息傳播真正走向便捷化,同時傳播的整體成本也有所下降。當下的網絡直播實際情況是任何人只要經過了真人認證,都可以開始直播,同時任何人只要擁有網絡端口或者移動客戶端,就能夠觀看直播,觀眾與主播之間的距離非常短,實現了信息的全面流通。
其次,網絡直播可以讓用戶隨時參與到直播當中,用戶與網絡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用戶通過網絡可以迅速與另一個用戶進行零距離互動,而這也是其他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
再次,開展網絡直播的好處就是能夠讓用戶滿足自身的需求,這種直接匹配的直播方式,讓受眾擁有最暢快的體驗,同時還能夠收獲很好的用戶忠誠度,獲得很強的用戶黏性。未來直播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直播用戶的心理需求以及整體需求變化方向,營造出更加適合直播的氛圍,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吸引用戶。
從次,使用網絡直播之后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無論是受眾還是整體主播,都能夠通過網絡實現更好地信息傳遞。網絡直播更加真實,并且也具有更大的同步感。用戶即使身處于完全不同的環境,通過直播平臺也可以達到設身處地的作用與效果,增強用戶的網絡體驗感。
最后,則是網絡直播具有多元性。網絡直播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來完成,無論是影音還是圖片,這些都能夠讓用戶享受到自己最想要的服務,不滿意還有其他類型的直播間等待用戶來使用,這是一種可以滿足多元化需求的直播方式,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來與主播進行溝通,這提升了直播的體驗度。
網絡直播對川菜文化傳播的正面作用
直播的出現屬于網絡背景下的一個附屬產品,而這一技術的出現對于川菜文化傳播來說是一條全新的道路。通過直播來宣傳川菜文化,觀眾們將會清晰地了解川菜文化背后蘊含的深刻含義,進而針對于這種文化進行多樣性地傳播。網絡直播主要的基礎建立在手機上,手機這種休閑并且可隨身攜帶的移動客戶端,與直播的整體需求更加匹配。在當下的川菜文化宣傳過程中,需要通過合適的方式來呈現出川菜文化的內涵,以往傳統媒體宣傳的方式過于古板,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網絡環境,可以說是一種過時的宣傳方式。一方面這種方式失去了川菜文化的生動性、趣味性,另一方面這種宣傳方式也很難吸引到觀眾。而通過直播的方式,能夠更加全面地展示出川菜文化,吸引更多的觀眾品味川菜。
網絡直播對川菜文化傳播的負面影響
當下網絡直播平臺有很多以美食為主的直播內容,涉及了非常多的川菜菜品,但是人們對于川菜的印象停留在麻辣、街頭、小吃等概念。雖然川菜以麻辣著稱,但是依舊有著非常多的清淡美味,同時也有著許多國宴級別的大餐。在直播的過程中,如果主播介紹不全面,會給人們造成川菜文化過時老套的印象,進而影響川菜文化傳播的整體效果。傳統的川菜直播中,熟練的做菜流程可以讓觀眾了解到烹飪方式,但是卻無法熟悉川菜背后的文化內涵。如果使用網絡直播僅僅是為了銷售川菜,讓川菜擁有更高的經濟價值,那么很多時候難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導致川菜文化價值逐漸被埋沒,按照這一情況繼續發展,那么未來的川菜文化將會失去宣傳的方向,進而導致以往的川菜表現形式更加單一化。
如果想要使用網絡直播來增加受眾對于川菜文化的整體關注和重視,那么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及時地調整川菜傳播方式與傳播方向,通過合適的客戶端來發揮出網絡的宣傳作用,這能夠更好地宣揚出川菜文化的活力。未來宣傳的過程中還需要創新傳播文本,這不僅僅需要符合當下的傳播理念,同時也需要切合傳播文化的內核所在,盡量讓傳播的文化更加容易被接受,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保證整體工作質量。同時通過對傳播內容的了解與分析,未來的傳播工作也需要對內容進行精煉,保證優秀文化可以得到傳承。
場景體驗,直觀豐富川菜名品的制作過程
直播的過程中,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能夠展示出好的一面,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有趣,因此如何才能夠讓直播的魅力實現增長,并且讓觀眾收獲新鮮的內容成為了當下的關鍵。當下,川菜作為一種地方飲食,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目前,川菜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年輕人對川菜僅僅有吃的方面的了解,缺乏深層次的分析與了解,比如說川菜的背景故事等。對此,未來直播可以針對性地予以加強,吸引更多的川菜粉絲。未來直播的過程中,主播可以直播講解這一菜品的制作方法、使用食材、背后故事等,同時可以將做菜地設在一些較為出名的位置。而這一過程需要注意,講解并不等同說教,需要在其中不斷地加入新鮮元素,讓觀眾能夠產生看下去的興趣。同時還需要結合網絡信息平臺來傳播川菜文化,不僅要進一步展示出制作過程,同時也需要講解背后蘊含的文化。川菜歷史悠久,很多菜式背后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典故,在直播當中,除了需要展示出川菜的烹飪秘訣之外,還可以講解川菜的歷史典故和相關文化故事,進而增強川菜的可看性與文化性。比如說著名川菜夫妻肺片,這一菜品原材料為牛心、牛肉、牛舌、牛肚等切片雜燴在一起,由于在四川口音當中燴發音與肺相似,因此后來就被傳成為了夫妻肺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川菜背后擁有悠久的故事與文化,在直播當中,主播還可以講解每一道川菜背后蘊含的背景故事,讓觀看直播的觀眾能夠在欣賞菜肴的同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這能夠保證川菜擁有更好的感染力。此外,在制作過程中,川菜使用的食材都非常新鮮與講究,無論是肉類還是菜類,要求必須新鮮,以野生為主,而使用的調味品也是如此,比如說自貢井鹽、內江白糖、茂汶花椒等等,這些調味品的使用讓川菜擁有更好的口味,同時也讓川菜擁有了更好的營養價值。除了調味品之外,由于地理因素,川菜當中還添加了一些中草藥,可以說川菜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多的好處與作用。在直播當中將這些飲食知識通過有趣的方式傳達給觀眾,不僅僅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同時也能夠幫助觀眾增長知識。
突出特色,互動傳播有川味的飲食詩文
對于網絡直播來說,最大的好處和優勢就在于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川菜文化,而這種感受一半來自于互動。主播在直播當中講解川菜文化,而用戶則是通過主播的講解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兩者之間還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來進行溝通與交流,完成對于川菜文化的深度傳播。除了這些內容之外,還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互動,也就是將直播的優勢進行最大程度地發揮與展示,讓受眾越來越想看,并且參與到其中。這種方式不僅僅可以讓觀眾參與直播,同時對于主播推薦的商品以及文化,也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比如說,川菜文化當中有非常多的飲食詩文,主要是講解四川飲食內容。比如說唐代杜甫的《觀打漁歌》、李調元的《豆腐》、揚雄的《蜀都賦》等等,都是講解川菜飲食內容。未來直播的過程中主播可以將網絡文化以及詩文的共同交接點進行結合,通過傳播川菜文化,吸引觀眾,讓觀眾進行答題,主要的題目就是川菜文化所涉及的詩文,同時還可以參加抽獎,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參與。通過直播來舉辦各種活動,不僅僅成本低,同時受眾也更加容易參與其中。可以邀請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詩詞活動當中,將參賽人員分為場內和場外比賽方式,場外得分高的選手也有機會進入場內答題。這樣一來增強了直播過程中的互動性,讓更多的觀眾也能夠擁有代入感,從而真正享受活動。設定題目的過程中,可以邀請一些對于四川文化有見解的教授或者專家,使用合適的方式來還原整體詩詞意境,比如說通過白話文描述、繪畫等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川菜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可以承擔文化的載體。通過這種方式,觀眾可以真正地了解川菜,同時也能夠對我國的古詩詞文化產生更深的了解。
講好故事,深度挖掘蘊藏在川菜飲食當中的民間習俗
習俗的實際概念是指某一地區的人民群眾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生活之后,養成了一種獨有的固定生活習慣,而四川習俗就是四川人民群眾的獨有生活習慣,比如說喜愛吃辣。四川人民群眾之所以喜愛吃辣,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地潮濕,吃辣可以有效地祛濕,而當下人民喜愛川菜,除了吃辣之外,還有這一層濃厚的文化氛圍。網絡傳播作為一種全新的宣傳方式,使用這種傳播途徑來傳播飲食文化,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尤其是在過節的時候四川人如何吃,這都是直播過程中的主要切入點,未來主播可以站在以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需要挖掘民間民俗方面的川菜文化,比如說我國最大的節日春節,過年時中國各地的菜肴、點心都是十分豐盛,人們一般都會提早置辦年貨,而在四川人置辦的年貨當中,臘肉是主要的置辦方向,同時也是主要的特色。在四川,在正月初一清晨時分,需要放鞭炮,當地居民稱之為除天刑,也就是去除明年的天災。為了第二年的風調雨順,還需要吃一碗湯圓,煮湯圓的過程中,不能問好了嗎,而是要問對了嗎,每個人吃湯圓的個數都需要是雙數,保證吉利。除此之外,還需要挖掘人生禮儀方面的川菜文化,比如說新生兒誕生第三天就需要舉辦儀式以及宴會,親友們需要帶著雞蛋、紅糖、雞等食品來參加,宴會上除了需要放入喜蛋和金銀飾物之外,還需要為嬰兒洗澡,這一習俗被稱為“洗三”。除了這方面內容之外,還需要挖掘社交飲食方面的文化,在當下,人們重視食物的背后已經逐漸拋棄了一些有意思的習俗。所謂的社交飲食習俗,主要是指人們在社交活動方面形成的飲食習俗。比如說使用的餐具,筷子這一稱呼就來自于四川,四川民間大多數稱呼箭竹制作的筷子為快,后來為了表示這一餐具的來源,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一直使用到現在。在四川宴會上,筷子的使用也有著一定的禮節要求和忌諱,比如說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將筷子豎直插入碗中等等。同時四川還有賞花品美食的花會,唐代就有錦里開芳宴一說,說的就是四川的花會。這方面的川菜飲食文化非常復雜,同時也非常多樣化。未來主播在直播的過程中需要深度挖掘這方面的川菜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重視吃的背后,卻忽視了吃背后的習俗。這是我國經過幾千年歷史文化發展所產生的文化瑰寶,主播可以利用粉絲效應來形成話題度和關注度,讓更多人來了解與關注這些正在消失的飲食習俗。
文化是我們民族的血脈,而文化自信就是要始終堅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川菜作為幾千年來產生的飲食文化,更需要重視傳承。可以說在我國傳統文化組成當中,川菜文化始終都是我國的重要飲食文化,其中蘊含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風土人情。而使用直播宣傳川菜文化之后,能夠讓川菜文化重新煥發出年輕人的活力,真正成為年輕人關注的焦點所在。同時直播也可以通過川菜文化宣傳擁有一定正能量的內容,兩者相互成就,進而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未來在宣傳川菜文化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注意使用直播,對于其他的互聯網宣傳模式都需要關注與重視,分析其擁有的優點和作用,進而物盡其用。
參考文獻:
[1]張雨. 川菜文化的對外傳播和翻譯策略——以樂山美食為例[J].傳播力研究,2020,4(21):14-15+18.
[2]吳婷婷,唐德斌. 川菜菜品英譯及其文化傳播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05):146-147.
[3]曹盼盼. 跨文化交際中川菜菜名地域文化英譯探析——基于《美食譯苑》和《中國川菜》的對比[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20,12(01):66-70+86.
[4]張媛,劉詩永. 法國飲食文化國際傳播及對川菜“走出去”的啟示[J].傳媒論壇,2019,2(22):13-15.
[5]徐輝. 新媒體時代下川菜在美國的傳播[J].今傳媒,2019,27(01):44-46.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川菜發展研究中心項目“虛擬仿真技術在四川經典菜肴技藝傳承中的應用研究(CC19Z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