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飛向更遠的海”
? 2012年11月23日,對于航母艦載機事業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天,“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駕駛殲-15戰機在遼寧艦上實現首次成功著艦,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而這一天,參加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選拔的孫寶嵩、王勇、楊勇正在北京體檢,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艦載機飛行教官,為航母培育更多的“飛鯊勇士”。
? 艦載機是航母的核心戰斗力,艦載機飛行員就是航母戰斗力最鋒銳的刀尖。當初得知航母艦載機部隊招飛的消息時,孫寶嵩剛剛斬獲空軍首屆“金頭盔”桂冠,但他堅持“換一條跑道”,執意當一名艦載機飛行員。
? 盡管艦載機飛行員的風險系數要比一般戰斗機高出很多倍,但當選拔小組征求意見時,王勇堅定地說:“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闖一闖!”
? 像孫寶嵩、王勇一樣,楊勇、艾群、曹先建等飛行員,為了“飛向更遠的?!?,從全國各處來到了基地,開始十分艱辛而又充滿挑戰的訓練。
“白手起家”闖出新路
? “那年,我們成了艦載機飛行教官,但當時面臨很多困難?!憋w行教官丁陽感慨地說,那時沒有現成的教案,大家只能邊訓練、邊總結、邊完善,逐漸把只有幾頁的教材寫滿寫厚。
? 為了盡快形成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體系,第一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孫政雄帶著飛行教官們悉心摸索,加班加點工作。在編寫飛行手冊時,為確保低空山谷飛行課目相關動作與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王勇、艾群等教官對橋梁、電線桿等可能危及低空飛行安全的障礙物逐一進行標注,又通過一遍遍的飛行精準驗證每個數據,最后形成一條安全科學的低空航線。丁陽、曹先建等教官“客串”訓練參謀,從最基礎的訓練計劃開始逐步完善。祝志強、羅胡立丹、楊勇等教官擔任課目負責人,逐個專業攻關破難……他們用資料的“厚度”奠基了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的“高度”。
? 他們先后制定了《殲-15飛行訓練大綱》《殲-15飛行手冊》《教練機飛行手冊》等多種教學資料,規范了組訓流程,為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新路奠定了基礎。(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