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是一種人體會自然生成的激素,由大腦中的松果體分泌,主要作用是調節身體的蘇醒和生物鐘周期。“褪黑素的分泌水平因人而異,確實有部分人群存在褪黑素分泌不足的狀況,一些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熬夜、睡前看手機等也會短時間內影響褪黑素的分泌。”杭州市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副主任余正和解釋,如果一位褪黑素分泌正常的睡眠障礙者再補充褪黑素,可能就會出現嗜睡狀況;即使服用者確實褪黑素分泌不足,他也不一定會對褪黑素膳食補充劑反應敏感。即使是傳統的安眠藥物,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對其敏感。
褪黑素雖然一定程度上有調節睡眠的作用,但其作為一種神經激素,是不建議長期服用的,不但可能產生依賴性、影響自身分泌,還有可能引發月經紊亂、不孕不育等其他副作用。
“跨時區旅行,日夜班輪替等生物鐘突然被環境改變的人群,可以用褪黑素輔助調整時差,但也僅限在一周內短期服用,時間為3至5天,不建議長期服用。”余正和提醒。
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一般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也不建議老年人長期服用褪黑素保健品。下丘腦激素分泌是一個整體,自行補充激素會影響其它的激素分泌水平,產生相關副作用。
褪黑素只在黑暗中生成。分泌褪黑素的松果體具有和眼睛一樣的視網膜細胞,松果體是通過感知光線分泌作出反應的,所以光線會阻礙身體產生褪黑素的能力。
通過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就可以促進腦內褪黑素的形成,例如臨睡前1小時不要玩手機看電視,臥室不要用白色光源,用遮光窗簾等。
(摘自《健康博覽》 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