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加快構建,多層次、高品質的旅客出行服務系統和全鏈條、一體化的貨運物流服務系統初步建立,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輸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應急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交通運輸部將著力構建協同融合的綜合運輸一體化服務系統、集約高效的貨運與物流服務系統、安全暢通的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系統,重點打造清潔低碳的綠色運輸服務體系、數字智能的智慧運輸服務體系等等,并且還將開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推廣標準化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等專項行動。
1月2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有25個樞紐,其中東部地區8個,中部地區6個,西部地區8個,東北地區3個。據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牽頭布局建設了70個國家物流樞紐,樞紐網絡覆蓋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建立完善樞紐日常運行監測體系,對已納入年度建設名單的樞紐運行情況進行動態監測。相關省級發改委要指導和督促相關樞紐建設運營主體建立健全運行統計制度,加強數據收集和分析,定期報送有關情況;牽頭研究建立樞紐建設協調機制,強化跨部門工作合力和政策協同,鼓勵引導相關承載城市人民政府研究出臺促進樞紐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樞紐重大項目儲備庫,重點加強基礎性、公共性、準公益性項目儲備并保持動態調整更新。國家發改委將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渠道或推薦給相關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適當支持。
11月30日,工信部對外發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制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提高至105。
規劃明確加快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并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兩化融合標準引領行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工程、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行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行動5項重點工程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對于數字化轉型,規劃中提出以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產業鏈供應鏈為突破口,以場景數字化為關鍵,通過發布工業場景數字化圖譜、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等舉措,加快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
近日,商務部回復政協提案時表示,國家發改委正研究編制相關物流規劃,將統籌研究即時配送問題,推動發展“即時配送”、“無人配送”等商貿物流服務新模式;國家發改委正會同郵政局,研究編制郵政業發展相關規劃,研提發展即時配送、寄遞服務的各項政策措施。
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即時配送行業的要素保障力度。一是鼓勵發展即時配送的各項政策措施在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試驗區先行先試,不斷促進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二是支持末端服務設施多元發展,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加快推進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遞公共服務站等末端設施建設。三是繼續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基本運行經費、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等支持,提升無人配送領域科技創新水平。四是積極培育智慧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推動信息技術與智慧物流深度融合。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透露,為提高進口冷鏈食品追溯效率,31個省份已全部建成省級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并實現與國家級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的數據對接和共享,強化了跨部門跨地區追溯管理協同聯動。
據介紹,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逐步形成一整套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管控措施,嚴格規范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銷售,不得與其他食品混放貯存和銷售;對購進的進口冷鏈食品認真查驗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對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無核酸檢測證明、無消毒證明、無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予生產加工和上市銷售。


11月7日,霍尼韋爾與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順豐”)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簽訂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霍尼韋爾將通過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順豐實現更為智能、安全和可持續的物流服務。圍繞智能倉儲,霍尼韋爾倉儲自動化設備以及集成解決方案等供應鏈軟硬件技術將深化對順豐供應鏈的全場景賦能;在航空領域,霍尼韋爾將為順豐航空提供航材供應、零備件維護、整機更換等服務,助力順豐航空提升運營效率。與此同時,順豐將憑借運輸資源優勢,為霍尼韋爾提供高效的國內和國際運輸服務;順豐將通過豐富的倉網資源,為霍尼韋爾提供關鍵節點的高質量倉儲服務。雙方還將基于雙邊資源優勢,進一步拓展數字化技術在細分場景、領域的聯合研發合作,包含機器人研發、算法開發、以及物流科技研發等多個方向,共同推動各領域合作的縱深發展。
11月8日,海柔創新與喬丹?體育、中國移動泉州分公司(簡稱“泉州移動”)在福建晉江舉辦“5G智慧物流項目”簽約儀式,三方將優先在5G+智慧園區、5G+智慧倉儲、5G+物流和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開展合作,海柔創新與泉州移動聯合為喬丹?體育提供最優化的通信業務合作及智能化制造方案,助力喬丹?體育深化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部署完成后,喬丹?體育物流園將實現效率、成本及數字化水平的整體優化。通過全面引入HAIPICK?庫寶箱式倉儲機器人,將實現揀選模式從“人找貨”向“貨箱到人”的轉變,提升揀選效率近4倍。同時,憑著HAIPICK?庫寶箱式倉儲機器人的高舉高放、靈活走位,使高處空間也能有效利用,存儲庫位將升高至4.3米,大幅度提升存儲密度。海柔創新HAIQ智慧管理平臺的運用可幫助實現庫存以及揀選信息的實時校對,充分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從而使得退貨處理環節大大減少。
11月9日,海康機器人與深圳藍胖子機器智能有限公司(Dorabot)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在專業領域的優勢,圍繞“智能化物流”,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據介紹,海康機器人和Dorabot的本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現有的人才和技術,面向物流及工廠自動化行業應用,開發具有領先水平的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在市場開拓方面,促進市場信息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相關方案的落地和實施。在智能化物流方面,雙方也將展開進一步的深入合作,挖掘市場與行業應用需求,為客戶和伙伴開發更具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智造和智能化轉型。針對示范項目和重大項目,開展專項解決方案合作研究和技術攻關。此外,雙方還在人才培養、技術共享等方面達成合作。

日前,浙江優特格爾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優特格爾”)與大福(中國)物流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大福中國”)在福清醫療集團就“優特格爾醫療導管產業園智能物流及倉儲系統項目”簽訂合作協議。
優特格爾是福清醫療集團旗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去年6月總投資6.8億元、占地88畝的優特格爾醫療導管項目在紹興市動工建設。智能物流及倉儲系統項目作為其中的集成部分,將進一步加快推動企業設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實現人機物的閉環系統,構建人與機器、機器與物料,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聯網絡結構。實現生產車間原料供應及成品入庫自動化。優特格爾總裁劉伯福表示:“從機器換人到建設‘智能工廠’,是企業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我們希望與大福這樣的全球性公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11月12日,“浙江德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德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對外發布的公告,公司更名后,業務主體和法律關系不變,原簽訂的合同繼續有效,原有的業務關系和服務承諾保持不變。但為了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在涉及重要事務及款項時,請與公司相關負責人確認相關信息。原相關權利和義務均由德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繼。
作為從事智能物流的科技型創新企業,德馬科技成立20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智能物流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與應用,為客戶提供從核心部件、關鍵設備到智能物流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擁有一體化的產業鏈競爭優勢,目前公司的核心技術和裝備性能指標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業務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瑞仕格為國內某生物制藥集團打造的一套高自動化的智能立體庫項目即將上線,項目位于江蘇吳江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這是該集團繼上海臨港全流程自動化項目后與瑞仕格的再度攜手。
據介紹,該集團蘇州項目選擇瑞仕格規劃建設的自動化倉儲系統,主要用于原材料及包材存儲和輸送。瑞仕格為其提供了一套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在分別存儲原料和包材的兩個倉庫內,配備1臺12米高度的Vectura多深堆垛機+Row Carrier衛星小車和近2000個托盤存儲位;在第二個倉庫中使用1臺22米高Vectura多深堆垛機+Row Carrier衛星小車和近3000個托盤位。搭載Row Carrier衛星小車的多深位堆垛機,是瑞仕格特有的立體庫解決方案,已在國內實施多個采用“Vectura堆垛機+RowCarrier衛星小車”的AS/RS立體庫項目。該設計同時擁有穿梭車系統的密度、堆垛機的效能,在節省空間的同時,保持高存儲密度、高靈活性。
11月初,圓通在上海總部召開分公司標準化建設項目啟動會,宣布成立分公司標準化建設項目組,并對全網分公司標準化體系梳理與搭建、標準化分公司標桿建設及推廣應用等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部署。

據圓通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組將嚴格通過標準化建設賦能分公司,幫助分公司實現精細化、類直營化管理,從而達到降本增效及提升客戶體驗的目的。標準化建設工作要充分圍繞分公司數字化系統建設展開,首先實現分公司財務管理、人資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系統標準化,幫助分公司減少試錯成本;并以此為突破口,加強經營、業務類信息化統一建設,讓分公司切實體會到標準化在服務能力、管理能力及經營水平上為其帶來的效益。
近期,京東物流與伊邦健康簽署藥品配送服務合作協議。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依托各自的合作資源和服務進行強強聯合,在藥品零售配送服務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本次藥房網商城與京東物流的業務合作,最大化利用京東物流的配送服務、效率,可以實現從包裝、發貨、倉儲、配送等全程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支持送貨上門,有效解決藥品的配送安全等問題,提高藥店的服務質量與效率,提升用戶購藥體驗,將用戶急需的藥物安全、快捷地配送至用戶手中。據悉,藥房網商城將與京東物流共同努力,在信息流轉的各個環節進行加密,有效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極智嘉(Geek+)攜手醫藥龍頭企業九州通成功落地全球首個AMR月臺集貨。通過跨樓層、跨庫區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極智嘉在九州通鄭州物流中心近萬平場地部署了近百臺貨到人揀選機器人,實現出庫集貨和裝車搬運無人化,從而使倉庫的日出庫量均值和峰值、平均每日搬運均值和峰值均突破上萬大關,整體效率和準確率得到極大提升。
在該項目中,極智嘉貨到人揀選機器人P800通過自動與輸送線、提升機、貨叉無縫對接,進行跨樓層、跨庫區運輸,貨物到達一層后再由機器人搬運至月臺。此外,通過雙方系統和設備的完美匹配,進行“倉揀配”一體化倉庫管理,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無人化、信息化、智能化。值得一提的是,經雙方多輪討論和項目驗證,確保三天內一次搬倉成功,未對九州通全國業務量最大物流中心的發貨造成影響。
近日,普洛斯供應鏈與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產業場景方面,雙方將共同打造數字化場景,構筑供應鏈產業創新發展新生態,建立生態共贏、融合發展的新范式,培育供應鏈產業新業態。在產業人才方面,雙方將攜手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借助寧創在人才培養和教育領域的資源,合作打造適合普洛斯供應鏈的高端人才開發體系和人才培養基地,而普洛斯供應鏈也將成為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的實習基地,協助其為供應鏈產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此外,在科研及創新成果領域,雙方將通過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共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將高價值的創新成果進行商業孵化,實現科技對供應鏈產業創新發展的深度賦能。

在近日舉行的IDEA大會上,由諸多學界教授、科學家等聯合成立的研究院宣布與萬科、美團、九坤成立聯合實驗室,共謀未來科技的下一個創新點。美團-IDEA聯合實驗室將把課題聚焦在低空物流區域。聯合實驗室將就“建設城市低空經濟智能仿真平臺”、“制定低空智能業務基礎設施與標準”、“建設城市低空物流配送綜合示范園區”等相關課題開展科學研究。
據悉,2021年初美團無人機已經在深圳完成了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并在其后持續落地進行真實外賣訂單配送。此次合作,雙方將致力打造城市多場景“3公里、15分鐘送達”低空物流網絡,讓人機協同配送、一鍵萬物到家成為城市末端物流新模式。
11月24日,位于廣州市增城區的申通快遞廣州新轉運中心完成整體搬遷后的首次操作。據介紹,新廣州轉運中心占地面積104畝,整體采用三層復式結構,操作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裝卸貨口300余個,同時引入了擺輪分揀、單軌雙層交叉帶、回包矩陣等多項自動化設備,整體產能對比舊轉運中心提升3倍以上。廣州新轉運中心將負責廣東、廣西、海南等華南地區的進港中轉,配合負責廣東全省出港操作的增城轉運中心,成為申通快遞在華南地區最大的中轉樞紐,同時與深莞、潮汕等片區轉運中心形成新的中轉矩陣,有效提升區域的中轉時效。隨著新廣州轉運中心的投入使用,2021年申通快遞已累計完成了45個轉運中心產能改擴建項目。
近日,安能物流與魚快創領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基于車聯網技術,圍繞商用車智能網聯服務、智慧物流車隊管理等領域深入探索,建立雙贏、密切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此次雙方聯手,將充分發揮各自在車輛數字化、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優勢,在平等、共贏的原則下,在車輛信息服務、車輛增值服務、主動安全、車聯網平臺和硬件提供、運營服務、數據可視化等領域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同時一汽解放、安能物流和魚快創領,還將在車聯網、數字化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物流場景創新領域的探索,共同拓展物流產業的新機會和創新解決方案。
11月30日,位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內的京東5G智能物流產業園項目開工,預計2023年竣工,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區物流數字化水平。據了解,京東5G智能物流產業園項目總用地規模95076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67824平方米,具體包括3座智能化倉庫及1座冷庫。京東集團將通過此園區在大興機場臨空區布局建設世界一流的電商運營中心,并與目前已經運營的大興“亞洲一號”項目聯動,與順義基地、馬駒橋基地形成“組團式”的物流設施空間布局,成為京東在北京的戰略物流樞紐,可為北京市民提供日用百貨、家電、食品、醫藥等生活消費品倉儲分揀服務。

i.Cee:local模塊是igus為其智能塑料軟件新開發的一個新模塊,會對運行過程中的拖鏈、電纜、直線導軌和滑動軸承的剩余使用壽命進行計算。這有助于預測系統的使用壽命,幫助其盡早發現和解決故障,并提前做好維護計劃。
igus的智能塑料傳感器可以監控磨損、測量拉推力,以及對即將過載的信息進行預警。為幫助維護人員獲得有關系統狀態的具體信息,i.Cee:local這一智能模塊可將所有其他智能塑料感應器的數據進行打包分析,以供維護人員進行參考。i.Cee:local具有i.Cee開源軟件的數據庫和智能塑料感應器的“大腦”。在首次安裝時,要先設置軟件參數,然后通過igus的使用壽命算法將其精準地匹配到指定應用。并且,i.Cee:local擁有多重連接性,可以通過互聯網集成到設備,也可以通過本地網站不進行物聯網連接,具體取決于用戶需求。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技術深刻變革條件下兩化融合的一個發展階段,也是當前兩化融合的工作重點。
謝少鋒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
1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有關情況,據謝少鋒介紹,當前我國制造業仍面臨低端供給過剩、高端供給不足、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等諸多挑戰,亟需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我國制造大國與網絡大國的優勢,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形成新的發展格局。他表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十四五”時期兩化融合的主要任務,企業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體,要全面推廣數字化轉型理念,不斷提升企業數字技術應用、軟件應用、數據管理等數字化能力,加快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
在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方面,應加快建設5G通信、計算機網絡設備等信息技術投入,打造數字化、信息化的高質量航空物流樞紐基礎設施網絡。
陸華
北京物資學院國際學院副院長
近日,陸華發表文章對《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進行解讀,并提出加快國內國際物流與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舉措,其中重點要提升物流設施和裝備水平。除在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外,她還提出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抓手,全力打造現代航空物流全產業鏈體系;鼓勵物流園區、港口、機場、貨運場站廣泛應用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推廣引導運輸車、智能輸送分揀和裝卸設備,應用無人叉車、無人搬運車、AGV等智能設備,實現智能匹配、智能跟蹤、智能調度;進一步推動物流業服務模式變革,降低運營成本,推動“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服務網絡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供應鏈碳管理的要求已在全球逐步啟動,“低碳”減碳已經成為全球物流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劉遠舉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11月16日,劉遠舉撰文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已成為國際共識,未來低碳經濟將在各個領域中滲透,是各個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物流行業是減碳目標的重點領域,尤其隨著中國物流企業成長,未來必定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競爭,在這種情況下,物流全產業鏈的碳排放很可能成為一個關鍵門檻。因此,物流企業應通過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綠色配送、綠色回收、綠色科技,提升物流行業的效率,降低物流行業的碳排放。目前中國企業也積極行動,如菜鳥正通過“減量、智能、循環”的方式,在綠色物流全鏈路減碳,將把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應用于其全球物流場景中,進行長期訓練和驗證,形成了一套解決方案。
11月27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今年1~10月物流運行數據。隨著宏觀層面保供穩價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在此背景下,物流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不斷推進。1~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6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個百分點,兩年年均增長6.5%。從環比數據來看,盡管10月受到疫情、國際供應鏈不暢等復雜因素影響,但宏觀層面保供穩價政策力度進一步增強,效果逐步顯現,物流需求增速環比9月回升0.5個百分點。從物流需求結構來看,工業品物流需求增速小幅回升,進口物流量持續回落,單位與居民物流延續較快增長,其中前10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3.7%。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11月1日~16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8億件,同比增長18.2%;共投遞快遞包裹63億件,同比增長16.2%。
由于今年電商平臺促銷模式和節奏發生變化,從往年在11月11日單輪促銷變成了在11月1日和11月11日兩輪促銷,導致今年整個促銷期內快遞業務量從“單高峰”變為“雙高峰”。其中,第一個高峰出現在11月1日,當日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5.69億件,同比增長28.5%,超過今年前9個月日均業務量1倍以上;第二個高峰是11月11日,當天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6.96億件,穩中有升,再創歷史新高。
11月30日,菜鳥舉行萬村計劃發布會,宣布未來將重磅加碼快遞進村、農產品上行,解決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問題。未來三年,菜鳥將新建800個縣域共配中心,總量達到1800個;建設100個農產品上行產地倉,幫助農業生產者產品外銷;菜鳥村、鎮快遞服務站達到10萬個,并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對農村服務站進行數字化改造。2019年菜鳥著手升級鄉村物流業務,截至2021年11月,菜鳥已在全國建設1000個縣級共同配送中心,在30000多個鄉鎮村莊建設了快遞服務站,在湖南、廣西等六個省的農產品核心產區建設了8個農產品上行產地倉。
11月5日~10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盛大舉辦。在8.2館服務貿易展區,諸多全球物流巨頭和國內外知名物流、供應鏈及物流園等相關企業和平臺參展亮相,如UPS、聯邦快遞、DHL、德馬泰克、菜鳥國際、韻達、環世物流等等。其中,DHL展示的四足機器人DHL Robotic Dogs,可靈活跑跳翻滾,具有優良的運動性能和多地形適應性,應用前景廣泛,包括可用于非結構化環境中“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等。菜鳥展示了其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智慧物流網絡以及綠色減碳等方面的能力,菜鳥智能眼鏡、LEMO靶槍和環保循環箱等物流“黑科技”,以及海南數智供應鏈示范區模型首次亮相。德馬泰克參展的新一代靈動型多層穿梭車系統,以其高智能、高效率、低能耗的優勢,得到眾多觀眾青睞與認可,紛紛前來洽談并建立合作。
山西省政府日前印發《山西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萬億元,物流業總收入達到2500億元,物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3A級以上企業力爭擴大到200家,根據規劃,山西省將聚焦打造三大發展定位:重要生產資料流通中心、特優農產品物流中心、“一帶一路”重要集散中心。山西現代物流業將積極構建“1359”物流新格局,加快推進設施網絡化、產業融合化、平臺智慧化、內外一體化建設,提升物流產業鏈供應鏈管理水平,培育集陸空合作、鐵海聯運為一體的國際物流新優勢,推動現代物流業高端增值、智慧互聯、高效便捷。
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21年底率先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2024年提前一年建成全國領先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方案中大力支持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出臺了資金、規劃、設施整合等專項扶持政策,建立了省級聯合推進機制。
該方案提出將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節點,將快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綜合園區共同規劃建設,到2022年底,力爭全面實現輻射縣域的各縣級寄遞物流園區建設運行、鄉鎮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建成投產、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完善提升;到2024年底,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成為農村物流體系的骨干力量。
根據日前印發的《江西省商貿物流“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江西省商貿物流總額達3萬億元,商貿物流總收入達到1500億元,15個物流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0億元;全省區域性物流中心達到5個,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物流服務網點實現100%全覆蓋。
發展規劃中明確,以重點建設大南昌商貿物流圈及贛州、九江、上饒和宜春四大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為主體,引領帶動其他設區市建設商貿物流節點城市為支撐,充分發揮京九、滬昆“十字型”高鐵經濟帶對各區域商貿物流協同發展和內生外拓的一體化驅動作用,構建江西省“一圈四中心六節點、兩軸多通道”的商貿物流總體發展布局,同時在全省范圍內重點發展15個物流產業集群。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提升倉儲物流效率,各地將倉儲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為跨境電商集散分撥、分揀配送等配套建設相應基礎設施。并且,將實施“快遞出海”工程,支持企業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在通道網絡、貨物組織、航空運力等方面共建共享,降低運輸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鼓勵企業布局國際分撥網,以機場、鐵路、港口為中心建設智能多式聯運場站,提高分撥配送效率。到2025年,爭取快遞網絡企業主營業務500億元以上的3家、1000億元以上的2家。文件中還強調,要提高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水平,支持南沙粵港澳大灣區共享國際貨運中心、前海離港空運服務中心和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等項目建設。
福建漳州市政府日前出臺《漳州市推進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四條措施》,通過資金獎勵優化協同發展體系,促進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創新發展。文件中明確,一是推動快遞企業助力農產品上行。支持快遞企業服務全市特色產品網銷、降低快件物流成本,對本市電商渠道年發出農產品快件達到20萬件、40萬件、80萬件以上的快遞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獎勵。二是助推快遞企業發展。對年快遞上行量首次突破500萬件、1000萬件、1500萬件的快遞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8萬元、10萬元獎勵。對與3個以上快遞品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郵政管理部門備案設立20個以上快遞綜合服務站點且運營滿半年以上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設立50個站點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