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始文
摘要:正面雙手墊球是排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技術,在體育教學中它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提高靈敏素質,從而達到鍛煉身體、提高體質的目的;在競技比賽中也能以它為基礎,提高一傳到位率,從而為各種進攻戰術的組織起到保障作用,甚至可以直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戰術。因此,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既是排球訓練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術,同時也是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排球 正面雙手墊球 動作要領 方法
一、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要領
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按動作的過程,可分為判斷來球、移動、取位、抬臂迎球、蹬地發力、協調擊球、伴送到位、身體緩沖等階段。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要完成這一復雜過程,就必須掌握一系列技術要領。在這些動作要領中,墊球的手型和擊球的位置是整個墊球技術動作的關鍵,是墊球成功與否的前提,也是墊球技術的重點。
首先,要做好準備姿勢。判斷好來球的落點之后,迅速移動到落點處,對正來球,成半蹲準備姿勢站立,準備迎擊來球。接著要形成正確的手型,當球接近腹前時,兩手掌根靠緊,兩手手指重疊后手掌互握,兩拇指平行手腕下壓,兩前臂外翻形成一個平面。這樣,在擊球時,以腕關節以上10厘米橈骨內側平面部位來承受來球的沖力,產生合理的迎、擊球力量,使球柔和地墊出,以提高到位率。然后要準確擊球,當球飛行到腹前一臂距離時,兩臂夾緊前伸,插到球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擊來球,墊擊球的后下部,身體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擊球點應保持在體前。擊球者要協調用力,針對不同的來球力量,應采取不同的用力方法。墊輕球時,擊球主要靠手臂上抬力量以增加球的反彈力,同時配合蹬地、跟腰動作,使身體的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整個手臂要適當放松,便于靈活地控制墊球的方向和力量;墊擊中等力量來球時,要控制墊球的力量,主要靠來球本身的反彈力將球墊起;墊重球時,應采取收腹含胸的動作,幫助手臂隨球后撤并適當放松,以緩沖來球的力量,在撤臂緩沖的同時,用微小的手臂和手腕動作控制墊球的方向和角度。最后要掌握好手臂的角度,根據來球的角度和球所要墊出的方向、位置和落點,運用反射角近似于入射角的原理,調整手與地面的角度和左右轉動手臂平面來控制墊球的方向。
二、熟練掌握動作要領和方法
在正確的墊球技術概念和要領的基礎上,可以采取適當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或訓練,使學生掌握墊球動作的要領和方法。
1.徒手練習。聽教師口令做原地徒手墊球練習,體會夾臂、提肩、頂肘、壓腕、抬臂動作要點。然后結合準備姿勢、墊球手法,看教師手勢做移動的徒手墊球練習。練習時強調身體重心、蹬地抬臂,并注意抓好移動步法和手型的練習。
2.持球練習。一人雙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墊球動作擊球,但不許將球擊出,持球人隨擊球動作將球抬起。讓墊球人體會擊球點、擊球部位,以及蹬地、提肩抬臂、送球動作要領。
3.墊擊拋來的球。兩人一組,一拋一墊,兩人距離由近到遠。一人拋球,另一人由原地墊球過渡到移動墊球。兩人互相觀察前臂是否靠攏,接觸球的部位是否準確等。
4.兩人對墊球。兩人一組,由近到遠,由原地到移動,逐步提高墊球的質量和數量。
5.自墊。第一種,連續向上自墊。要求兩臂抬平,肘關節伸直,向上墊球的高度離手1米左右,減少失誤,增加連續次數,提高控制球的能力;第二種,邊自墊邊前進或后退或左右移動,要求控制好球的高度和落點,有規律地移動,進一步提高對球的控制能力。
6.對墻墊球。離墻3—4米遠,向墻上的固定高度或固定目標墊球,配合腳步的移動,保持正面墊球,體會正確擊球點和全身協調用力,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7.墊擊不同重量的球。一人拋球,時輕時重。要求墊輕球時,主動抬臂擊球;墊重球時,要撤臂緩沖。在此基礎上,練習一扣一墊,先輕扣,逐漸加大扣球的力量,要求墊球時先找球、選位、移動,然后收腹含胸,將球墊起,進而將球墊到指定的位置。
8.接發球練習。可先發力量小、弧度稍大的球,再逐漸加大力量和難度。接發球人先將球墊起,進而要求將球墊到3號位或2、4號位。
9.墊球比賽。可采取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的比賽,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掌握動作的速度,提高教學效果。
三、及時糾正發生的錯誤動作
1.手型不正確。最常見的是由于屈肘導致的兩臂靠不攏、伸不直,往往造成墊出的球先觸到自己的下頜等部位,造成失誤。學生可以多做模仿練習、墊擊固定球和自墊球發力練習。
2.移動慢,對不正球。由于判斷不準確等原因導致的移動慢,致使墊擊部位發生偏差,進而影響墊球的質量,嚴重時可能墊不到球。可以多做移動判斷練習,也可做兩臂夾球移動練習。
3.兩臂用力不當,動作不協調。由于兩臂形成的平面沒有對正來球,導致用力不均,使墊出的球沒有方向感。可以多做墊擊固定球練習,反復體會用力和協調發力。
通過上述的各種練習和對易發生錯誤的糾正,學生就可以基本掌握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要領了。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其它墊球的練習,如:體側墊球、半跪墊球等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基本掌握墊球這一完整的技術動作了。對體育教學和競技比賽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鍛煉以及課外運動訓練三者是相對又相互聯系的,只有平衡好三者的協調發展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校體育目的和任務實現。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重視課外體育鍛煉對校內排球運動的作用,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能夠參與到排球運動中去,開展校內排球比賽,讓學生有機會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到排球活動中去,培養學生對于排球的興趣,讓學生全面了解排球,懂得排球比賽的激烈性,以促進排球活動在高中學生中開展推廣。另外重視對已校外體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高中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參加到排球運動中來,從中的激發興趣和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