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全省重點地區強化森林草原防火基礎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標志著今冬明春新一輪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這次會議,是在我省森林草原防滅火轉入常態化治理、新一輪防火期即將來臨的背景下召開的。那么,如何認識理解“常態化”,新一輪防火期需要做好哪些重點工作?對此,記者采訪了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
“歷經一年的集中整治,全省森林草原防滅火體制機制得到完善,風險隱患有效化解,設施條件顯著改善,防控能力全面提升,為常態化推進防滅火工作莫定了堅實基礎。”上述負責人坦言,受地理、氣候、人為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常態化治理形勢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巨。
如何認識“常態化”?上述負責人說,首先,常態化不等于松懈化。森林草原防火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更不能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上搞變通、打折扣。要將高壓態勢下的集中攻堅轉變為常抓不懈的持久作戰,變壓力為動力、変被動為主動、變“要我防”為“我要防”,切實增強思想行動自覺。
其次,常態化不等于“初始”化。轉入常態化后,一些專項整治期間的做法可能不再延續,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專項整治期間采取的一些強基礎、利根本的措施,值得認真總結提煉,將其轉化為管長遠、管常態的制度成果,從而實現鞏固專項整治成果與常態化治理有效銜接。
再次,常態化不等于常規化。森林草原火災的誘因特別是人為因素復雜多變,現在管用的舉措不代表永遠管用,現在領先的技術不代表一直領先,不能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必須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繼續推陳出新,必要時還得采取一些超常規手段,切實推動精準防控科學防控。
此外,常態化不等于部門化。專項整治期間,各級黨政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支持防滅火的力度可以說前所未有,這是取得顯著成效的根本保證。森林草原防滅火是一個系統工程,單靠個別部門單打獨斗將難以為繼。打好打贏今冬明春這場硬仗,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屬地責任;需要相關部門繼續按照分工履職盡職、密切協作,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全省森林草原防火防火基礎工作?上述負責人表示,除了上面提到的“常態化做好端正指導思想、增強行動自覺”外,還需要做好以下七項重點工作。
常態化壓實各方責任,推進群防群治。結合全面推行林長制壓實責任,壓實護林護草員責任,落實基層群防群治措施。
常態化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確保及時銷號。聚焦重點動態排查整治,綜合施策降低火災風險,嚴格開展輸配電設施隱患排查整治。
常態化加強野外火源管控,依法分類處置。依法審批監管野外用火,嚴格施工作業等活動監管,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加強防火行政執法。
常態化用好智能監測技術,提高防控效能。繼續發揮“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在火災預防和早期處置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按照省上制定的建設標準,規范化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
常態化提升火情早期處置能力,全力打早打小。抓好打防結合的撲火隊伍建設,抓好技能培訓,抓好防火物資儲備和隊伍裝備建設。及時更新補充防火物資儲備,配齊配強單兵防護和撲火裝備。
常態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保障能力。加大經費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日常保養維護。
常態化加強防火宣傳教育,實現入腦入心。突出宣傳教育重點,持續創新宣傳教育方式,強化案件警示教育。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