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全省重點地區強化森林草原防火基礎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推動形成森林草原防滅火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長效機制,涼山州實施了二十條措施。
據涼山州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二十條措施的主要內容包含三個方面:其一,防滅火人員職業化。包括建強森防指地方專業撲火隊伍、鄉鎮半專業撲火隊伍、村級初期火情處置小組和巡山護林員隊伍五條措施。其二,防滅火隊伍專業化。包括提升地方撲火隊伍技能水平、裝備水平,提升巡護隊伍工作質效、卡點管控實效、基層工作能力和重點時段工作質量六條措施。其三,防滅火工作規范化。包括完善科學指揮體系,管住“三林”(林邊村、林緣戶、林中人)“火險區”、“風險點”和“重點人”,加強可燃物清理森林經營,執行清單管理,落實資金保障九條措施。
“措施已經出臺,關鍵在于落實。”上述負責人說,二十條措施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為“五個全面”,即:
全面配強隊伍力量。州本級從全州抽調30余名優秀年輕千部,組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專班,進行實體化運行。按照高危火險區不低于100人、高風險區不少于80人,重點鄉鎮不少于30人、其他鄉鎮不少于15人,每個林區網格落實1名區塊林長和2人以上巡山護林員標準,組建地方專業撲火隊56支392人、鄉鎮半專業撲火隊288支8889人、村級初期火情處置小組26221人。
全面提高待遇補助。將縣級地方專業撲火隊員補助標準從1000余元/月提升至不低于3000元/月,鄉鎮半專業撲火隊員提升至不低于2000元/月,并根據本地實際購買人身意外險等保險。巡山護林員補助2000元/月;村級初期火情處置小組隊員勞動報酬不低于600元/月,每出勤1天再補助100元。
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全覆蓋組織開展“三林”火險區、“風險點”“重點人”摸排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截至目前,已排查林邊村3681個、林緣戶88786戶、林中人89454人,建立10戶聯保體10.4萬個;10萬余名癡呆、聾啞、精神病等特殊人員均已落實“一對一”監管責任;清理“五周五緣”可燃物80余萬噸。
全面提升能力水平。12月底前,各類隊伍將按照要求完成以以水滅火、快速轉移等戰術戰法和實戰技能為重點的集中整訓,并配齊配全防撲火裝備。目前,全州共有消防水車404臺、水泵2695臺、水帶100.34萬米,不足部分正在抓緊采購。
全面加強科學處置。州森林消防支隊已安排17名骨干力量分赴17縣(市)擔任科學撲救組組長,撲火作戰中負責制定撲火方案。縣、鄉、村三級正在修訂完善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處置辦法》和《處置手冊》,12月底前修訂完成后對照開展實戰演練。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