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昌圖縣鎮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馬仲河分中心,遼寧 昌圖 112500)
江河湖泊是推動城市發展的戰略資源,也是維持地球生命系統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資源等重要功能。自河長制的全面推行,現已基本形成較完善的責任、制度和組織體系。目前,河流治理既要護好“盆”中的水更好管好盛水的“盆”,對各類影響水環境、水生態和行洪安全的經濟活動實行全面清理,從而徹底解決水的問題[1-2]。
昌圖縣屬于遼北低丘平原,總體上分為西北風沙區、東部低山丘陵、西部遼河沖積平原和中部殘丘平原。全縣境內有大小河流151條,其中流域面積超過50km2的河流有17條,遼河的一級支流有亮子河、招蘇臺河、東遼河,二級支流有二道河、新開河、條子河,三級支流有小腰子河、二小河、牤牛南河、紅山堡河、下二臺子河、葦子河、北太平河、馬仲河、小河子、小南河,四級支流有雙廟子河。近年來,昌圖縣水資源短缺、局部地下水過度開采、河流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日趨突出,為了恢復河湖健康生態,加快推進河長制的落實,必須貫徹落實河湖治理保護和“一河一策”要求。
馬仲河屬清河的一級支流,遼河的二級支流,發源于昌圖縣昌圖鎮東明村,地形自上游低山過渡到下游的黃土丘陵區,縣內流域面積177.1km2,干流長度31.66km,主要流經昌圖鎮、馬仲河鎮。河道上游建有八一水庫,水庫位于昌圖縣新城區,是一座以防洪及生態景觀水源效益為主,兼有養魚、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馬仲河干流共有2處入河排污口,即“昌圖縣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馬仲河鎮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工業污染為主要污染來源,農業面源、禽畜養殖、農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為次要污染來源。
1.2.1 水資源利用現狀
馬仲河多年平均降水量600mm,年徑流深30-40mm,年徑流變化較大,降雨分配不均,汛期平均降水量達到449mm,地表水資源量0.105億m3。流域內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與發達地區相比居民節水意識普遍較差,仍需進一步加強農業節水和工業節水工藝改造。其中,各工礦企業排污口為馬仲河河道污染主要來源,必須加強對工礦企業排污的整治。馬仲河有2個二級水功能區,控制斷面為八一水庫和紅嶺橋,見表1。
1.2.2 水域岸線管理現狀
目前,河道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已經完成,但仍需加強相關工作的落實,條件允許時可以設立界樁,貫徹執行馬仲河相關管理制度。在河流治理方面地方財政缺少配套資金,加之防洪治理具有公益性,社會資金籌集困難,融資渠道少且來源單一,使得河道管護資金明顯不足,河道行洪排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表1 馬仲河水功能區劃
1.2.3 污染源現狀
1)生活污染源:
昌圖縣污水處理廠位于昌圖鎮,污水處理后排入馬仲河,昌圖鎮城鎮污水由昌圖縣污水處理廠處理。昌圖縣污水處理廠(一、二期)處理規模5萬t/d,出水水質滿足一級B標準。根據2016年環統數據,污水處理廠年處理水量732萬t,處理后COD排放量為242t/年,氨氮排放量為7.9t/年。
馬仲河鎮建有一座處理規模為600t/d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目前實際處理水量130t/d,運行負荷率21.7%,遠低于一般要求水平(60%),出水水質能夠滿足二級標準。按照二級排放標準,COD濃度100mg/L,氨氮25mg/L計算,處理后COD排放量為4.75t/a,氨氮排放量為1.19t/a。金溝子鎮未配套污水處理設施。
馬仲河流域的農村人口數為2.58萬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收集污水130t/d,城鎮排水量按照每人每天100L計算,污水收集人口1300人,則農村污水未收集人口2.48萬人。結合相關文件要求,農村地區排水量每人每天50L,按照COD濃度300mg/L,氨氮濃度30mg/L計算,COD排放量為135.6t/a,氨氮排放量為13.6t/a。遼河流域非點源入河系數COD為0.08,氨氮為0.05,按照該入河系數計算,入河量COD為10.9t/a,氨氮為0.7t/a。
昌圖鎮太陽山村建有240噸/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受納水體是馬仲河。設計容量220萬m3,已填埋容量11萬m3,滲濾液采用膜分離方法處理。根據2016年環統數據,滲濾液處理后COD排放量0.657t/a,氨氮排放量0.021t/a。
農村生活垃圾排放量為0.67kg/(人·d),根據經驗數據,1.0kg生活垃圾折算0.05kg的COD和0.1g的氨氮,入河系數0.05,則農村生活垃圾帶來的污染物入河量COD為15.8t/a,氨氮為0.032t/a。
2)禽畜養殖源:
馬仲河流域畜禽養殖以豬、肉牛、雞為主,養殖形式分為養殖場、養殖密集區、養殖專業戶和養殖散戶。根據2018年實際調查結果,馬仲河流域養殖場有兩家:金溝子鎮頭道房村的徐立光養雞場,肉雞年存欄量10000只,出欄量40000只;金溝子鎮巴虎村的開原市宏偉生態養豬場,豬年存欄量450頭,出欄量1000頭。兩家養殖場均采用干清糞方式,固體廢棄物全部處置。根據2018年實際調查結果,馬仲河流域其他養殖情況為:昌圖鎮的豬存欄量847頭;馬仲河鎮的豬存欄量762頭,牛存欄量66頭,羊存欄量30只,驢存欄量1頭;開原市金溝子鎮的豬存欄量9543頭,牛存欄量713頭,羊存欄量222只,驢存欄量23頭,肉雞存欄量151000只。
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1頭肉牛折算成5頭豬,30只蛋雞、60只肉雞、3只羊、15只鵝折算成1頭豬。生豬養殖廢水量按照12L/頭·d、化學需氧量濃度5000-10000mg/L、氨氮濃度500-800mg/L計算,馬仲河流域除養殖場以外的畜禽養殖污染物產生情況:COD為571.6t/a,氨氮為49.5t/a。流域畜禽養殖入河系數COD為0.22,氨氮為0.21計算,入河量COD為125.8t/a,氨氮為10.4t/a。
3)農業種植污染:
一般地,采用標準農田源強系數乘以耕地面積確定農田徑流污染源排放量,其表達式為[3]:
F入河=F排放×γ
(1)
F排放=N×α×β/1000
(2)
式中:F入河為農田徑流的入河量和排放量,t/a;γ為入河系數,文中取0.3;N為農田面積,hm2;α為農田源強系數,kg/hm2·a,氨氮和COD取1.3kg/hm2、6.7kg/hm2·a;β為排放率,文中取0.2。馬仲河流域內耕地面積8.69萬畝,通過計算得到,馬仲河流域農田徑流污染源排放量COD為7.8t/a,氨氮1.51t/a;入河量COD為2.3t/a,氨氮0.45t/a。
4)工業污染源:
遼寧國美農牧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昌圖鎮雙樹子村,根據2016年環統數據,廢水排放量為7685t/年,COD排放量0.63t/年,氨氮排放量0.08t/年。昌圖縣昌圖鎮光輝生豬屠宰廠位于昌圖鎮青羊村,廢水進入由昌圖遠達水務有限公司運營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另外,根據2018年實際調查資料顯示,排入馬仲河的企業還有中法供水。
1.2.4 水環境現狀
1)水功能區達標情況:馬仲河干流華油2個二級和1個一級水功能區,布設控制斷面2個。結合2019-2020年監測數據,省級控制斷面的平均水質類別(Ⅳ類)達到水功能區水質標準,監測數據能夠符合水質要求。
2)現狀水質達標情況:結合“雙指標”水功能區達標考核要求,監測馬仲河2個控制斷面現狀水質,以更加及時的掌握水質情況。結果顯示,省級以下控制斷面未達標而省級控制斷面的水質達標。
1.2.5 水生態現狀
長期以來,由于河道內頻繁的采砂活動和過度的開發利用,嚴重破壞了河灘濕地,加之岸坡耕種等不合理行為,使河岸逐漸失去了維護動植物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截污緩沖、生態屏障等功能。
1.2.6 執法監管現狀
馬仲河運行管護和日常辦公經費不足,執法監管現代化水平低,難以充分發揮管護隊伍的監管作用。雖然,河長制工作聯系會議制和各級河長制工作方案正逐步推進,但實施效果仍需進一步檢驗。
緊緊圍繞“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堅持系統治理、空間均衡、節水優先、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統籌山、林、水、湖、草、田系統治理理念,建議2025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達到0.60以上,通過“五指分類法”使得農村生活垃圾減量達到80%,控制年度投資薄弱環節建設的完成率8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農藥化肥利用率達到40%,控制斷面水質目標達到Ⅲ類標準,禽畜糞污處理系統配套率100%以及禽畜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
加強水功能區監管力度確保省級以下水功能區水質監管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解決工業點源監管不足的問題,保證新建排污單位達標排放;進一步增加生態林覆蓋范圍,加快河岸濕地修復和濕地生態功能的恢復。
2.2.1 水資源保護
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廣農業、節水和生活節水技術,例如加快灌區節水改造與續建配套、老舊供水管網改造、污水處理系統改造升級等,進一步提升各行業的用水效率;通過拓寬中水回用渠道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供給矛盾;加強節水宣傳,提升全民保護水源和節水意識,加快形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的良好氛圍。
2.2.2 水域岸線管理
依據劃定治理與管護范圍,進一步明確河道管控界限,條件允許時可以設立界樁,權限與界限明晰的要及時辦理登記[4]。在政府資金支持下拓寬融資渠道,多元化社會資金籌措來源,積極推進河流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和堤防工程建設。
2.2.3 水污染防治
根據“一口一策”的相關要求,合理制定馬仲河污染整治方案,對入河排污口重新監測溯源、核實登記,遵循誰排污貢獻大誰負主要責任、誰排污誰負責、損害擔責的原則明確責任主體,制定規范化分類整治措施。鼓勵企業升級改造生產技術和清潔化工藝,提倡再生水利用,生態用水、周邊地區生產和工礦企業補充用水可優先考慮再生水[7]。
對于生活污染控制要加快污水處理系統的完善,對污水廠運行情況進行重點監控,確保水質達標排放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穩定運行,積極拓展資金渠道和先進運營模式的引入;推廣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辦法并完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體系,加快構建生活垃圾不出院、不出村、戶分類、戶處理的模式。
對于禽畜養殖污染控制要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模式,經堆積發酵或產生沼氣將規?;菪箴B殖場糞便用作草場、農田肥料,從而建立生態農牧業良性循環模式[5-6];此外,以村為單位建立養殖糞便農田回用和污水貯存處理設施,多部門聯合管控分散式禽畜污染。
對于種植業污染的控制要加快先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對于土地開發整理、病蟲害防治、農藥化肥使用等,依據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案提出明確的環保要求,加快精準施肥機具和技術的推廣,全面實行測土配方施肥。
2.2.4 水環境治理
根據相關要求,加強水功能區水量水質監測,建立監測數據聯合研判和共享機制,為了保證污水達標排放應加強對排污口的監管;通過實施“以獎促治”制度,結合宜居鄉村建設和農村連片整治要求,綜合整治馬仲河水域環境,統一管理、建設、規劃河湖治理。
2.2.5 水生態保護
1)增加河道整治工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結合河道實際情況實施清淤疏浚工程,通過疏?;謴秃恿鞴喔?、排澇、防洪等功能,更好地保護馬仲河生態環境,加快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2)增加表流濕地工程。為修復馬仲河沿岸生態系統引入濕地生物修復、濕地生境恢復技術,恢復河流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水生環境[8]。按照分片種植的原則,科學合理的配置物種,如選擇菹草、龍須眼子、狐尾藻等沉水植物,黃花鳶尾、千屈菜、澤瀉、香蒲、蘆葦等挺水植物。
3)加強水土保持治理。采取重點督查、汛前排查、日常巡查等方式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責任。加強對水土保持相關政策宣傳,緊緊圍繞土地日、環境日、地球日、中國水周、世界水日、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日等重大活動和重大時間節點,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9]。
2.2.6 執法監管措施
昌圖縣應遵循屬地原則成立多部門污染管控工作隊,積極落實河流管控和常態化執法監管工作;通過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和河長制信息系統平臺的充分運用,對侵占水域岸線、圍墾、養殖、捕撈、非法設障等非法活動嚴厲打擊。
大案要案領導要包案到人、親自指揮、全程保障、跟蹤問效,把公安業務職能與河湖警長制工作方案中所要求的職責任務相結合,按照“屬地原則”理順工作職能、明確相關責任,將工作任務明確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積極推進“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及時排查、彌補工作薄弱環節和問題漏洞,確保萬無一失。
文章全面分析了昌圖縣馬仲河的治理管護現狀,結合“一河一策”治理管護要求,從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保護、水資源保護、執法監管等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經過長期努力,現狀馬仲河干流范圍內河面無垃圾、河道無堵塞、水域無障礙,水功能區水質逐漸改善,有效控制了污染直排問題,明顯改善了沿河生態環境,河長制“有名”正逐步向“有實”轉變,為景美、岸綠、水清、河暢治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