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林潔 通訊員 莫昳 蔡漢華 黃華希

湖南省安委會督導組在嘉禾縣方解石礦督查(李華斌供圖)
自開展全省歲末年初安全生產百日大會戰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通過動員部署、深入組織推進“打非治違”、監管執法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等,確保了全省安全形勢的總體穩定,為完成“三堅決兩確保”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沙、懷化、岳陽、益陽、永州、湘潭、株洲、郴州、婁底、衡陽、張家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動員部署,邵陽、湘西州市州長及常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進行動員。省應急管理廳在抓好直管行業領域的同時,切實加強了對各級各部門的統籌調度;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文旅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湖南能源監管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南局等部門分別召開專題會議對百日大會戰專題研究、部署調度或深入一線督導檢查。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制度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均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印發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制度措施、強化督導考核等方式來推進工作開展。長沙市針對行動開展明察暗訪,對重點領域進行督導督查。懷化、常德、岳陽分別出臺安全生產百日大會戰“五條措施”“十條措施”“十條措施”。益陽按照“五個一批”(掛牌一批、管控一批、曝光一批、查處一批、移送一批)的要求推進工作。衡陽規定每周五為全市百日大會戰調度日,株洲召開全市調度會進行點名通報,湘西州召開專題點評會議。永州抽調33人組成大會戰工作專班,12 個市直單位組成12 個駐點督導組,開展2個月駐點督導,12 個專委會也組成督導組開展督導。邵陽繼續實行“市委常委包片、政府副職聯線”安全生產督查檢查工作,換屆調整后已陸續帶隊到一線開展安全檢查。郴州印發“工作措施”和“分片督導工作方案”。張家界嚴格落實摸底、交辦、臺賬、調度、督辦五項制度。
二是加強宣傳報道,濃厚行動氛圍。各級各部門利用各種媒體跟蹤報道,加強典型宣傳和非法違法事件曝光,同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督、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大會戰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區媒體曝光4057起,舉報查實2202 起。
三是強化監管執法,嚴格打非治違。各地區各部門動員組織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壓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為重點,采取各種措施,切實強化監管執法。如婁底市檢察院駐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檢察聯絡室掛牌成立,湘潭市人民檢察院和市應急管理局共同設立安全生產公益訴訟檢察室,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的各類刑事犯罪,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百日大會戰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區執行行政處罰57955 次。其中,責令停產整頓1095 家,暫扣吊銷證照企業503 家,關閉取締371 家,罰款6510.86 萬元,行刑銜接289 件,移送司法機關368 人。
四是積極推進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各級各部門在三年攻堅行動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的基礎上,在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狠抓重大風險辨識管控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大會戰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區辨識重大風險41230 處,管控重大風險40290 處。

執法人員在煙花爆竹店檢查
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根據各自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狠抓工作落實。
煤礦方面,開展全省煤礦解剖式執法檢查,發現隱患問題1014 條,其中重大問題隱患21條。積極督促整改,全省政府層面主要問題596 項,已整改完成472 項,省級層面主要問題53 項,已整改完成52 項。全省企業層面5899 項突出問題已整改5496 項。
非煤礦山方面,省、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和三大集團以非煤礦山解剖式執法檢查為抓手,全面推動非煤礦山百日大會戰。將重大隱患整治作為當前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重中之重。14 個市州共上報隱患1594 條,其中重大隱患774 條;屬于十類違法違規行為的隱患491 條,屬于不符合“六嚴禁、三嚴格”要求的隱患359 條。湖南有色、中鎢高新、湖南黃金組織開展自查督查,共發現和上報重大隱患60 條。今年以來,全省非煤礦山共發現問題12938 條,立案查處737 起,處罰2117 萬元;其中百日大會戰期間,全省非煤礦山共排查問題2791 條,責令停產停業整頓61 家,立案255 起,處罰919 萬元。
危險化學品方面,將百日大會戰與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相結合,省應急管理廳多次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調度各市應急局抓好危化品安全“一防三提升”各項重點工作。全省危險化學品監管系統積極行動,11 月共現場檢查企業1225 家次,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544 份,查處隱患1287 條,責令停產停業整頓9 家,實施行政處罰196 起,共計罰款160 余萬元。

嘉禾縣嚴厲打擊非法開采露頭煤行為
煙花爆竹方面,針對當前正處于產銷旺季的實際,省應急管理廳出臺《產銷旺季24 條監管措施》,每周安排人員開展高頻次一線暗訪抽查,保持“高壓嚴管”態勢。長沙市出臺《生產現場檢查“十停十罰”處置措施》,組織開展交叉檢查。瀏陽市、醴陵市、攸縣、宜章縣、臨澧縣結合即將修訂出臺的《工程設計標準》,一手抓宣貫、一手抓整改。瀏陽市針對高錳酸鉀價格大幅上漲情況,重點關注原材料質量,從源頭保證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醴陵市針對安全監管“寬松軟”的頑疾,調整加強執法力量,監管執法力度明顯上升。永興縣主動作為,積極督促、指導企業對標改造,企業安全本質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工貿方面,一是對全年以來工貿行業事故進行全省警示通報,對事故頻發多發地區進行“點對點”督促指導。省應急管理廳召開現場會議,由事故單位負責人逐一檢討,相關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再動員、再壓實,嚴肅處理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二是省應急管理廳派出工作組深入永州、郴州、湘潭、婁底、衡陽、株洲、長沙等市州進行“一線督導”,督促各地扎實開展燒結磚(瓦)工廠安全生產整治,推動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專項執法、9 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和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打非治違不斷落到實處;三是全面啟動14 個市州的工貿行業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工作,嚴把工貿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關口,切實提高工貿企業本質化安全水平;四是創新開展產業園區“安全園區”評價工作,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對全省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啟動“安全園區”評價,夯實園區基層基礎;五是專門開展特護期安全生產“明查暗訪”,結合對市州應急管理部門內部監督檢查,省應急管理廳對工貿行業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進行“四不兩直”安全生產檢查,有力震懾了非法違法企業。
道路運輸領域,將整治工作列為黨政中心工作、列入年度績效考核。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即清繳源頭安全隱患、查處路面突出交通違法、壓實源頭管理責任、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提醒交辦重點隱患11084 起,已初步整改11077 起。全年掛圖作戰重點隱患7.12 萬起,清理完成6.78 萬起。組織開展考評6 次,下發考評通報6 期。交通運輸領域重大風險辨識830 個、重大風險管控838 個、媒體曝光16 次、舉報查實處理39 件、新《安全生產法》執法典型案例12 件。并對全省交通領域百日大會戰工作情況進行了動員、通報。
住建領域,開展全省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城鎮燃氣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推進全省住建系統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排查安全隱患159 處,完成整改135處),完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2.5 萬戶,完成率88%,完成農村房屋建筑調查1234.4 萬棟,完成率36%。
工信領域,成立廳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印發“工作方案”“工作舉措”“督查檢查計劃”推動大會戰。農業領域,重點部署農機、漁業、畜牧養殖、農村能源(沼氣)、農藥使用等安全生產工作,注銷變型拖拉機112952 臺,存量減少了81.87%,查處拖拉機違法違規行為2935 起,整治行動將在全國農機安全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自然資源領域,持續開采非法采礦衛星監測,深入推進砂石土礦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全省砂石土礦減少至1322 個,大會戰期間,媒體曝光2 起,舉報查實處理10 起,行刑銜接18 件。電力行業,11 月開展全省專項檢查,各電力企業均組織開展內部專項督查檢查,大會戰以來,全省電力企業辨識風險1048 項,排查隱患1219 項,查處“三違”449 人次。
公安治安系統,扎實開展民爆物品集中整治、易制爆、劇毒化學品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共排查整改隱患1352 處,偵破相關刑事案件2 起,查處相關行政案件225 件。水利系統,狠抓隱患排查和治理,辨識重大危險源數量25660 個,管控數量25570 個,大會戰開展以來,共檢查發現安全隱患1244 處,及時整改1240 余處,限時整改4 處。
衛生健康系統,開展大督查,查出問題140 條,要求限時整改。文化旅游系統,印發大會戰工作和文旅安全集中攻堅方案,推進“打非治違”,全省出動執法人員15000 余人次,檢查6734 家次,現場責令改正425 家次,現場處罰36 家(人次)。
市場監管系統,重點整治特種設備、重點工業產品、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共辨識重大風險隱患851 條,管控重大風險767 個,媒體曝光39 件,舉報查實處理56 條,行刑銜接4 個,報送典型執法案例157 件。民航監管方面,開展年度檢查和專項檢查,嚴抓轄區隱患排查治理。制作新《安全生產法》宣貫材料,開展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投入、安全信息化建設專項安全監察和督導。通信行業,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大會戰期間排查重大隱患1 處,一般隱患812 處,已整治692 處,利用行業優勢深入宣傳。消防安全方面,集中治理問題隱患,排查廠房、物流倉儲場所6803 家,發現隱患5395 處,責令停產停業或臨時查封44家,清理違規住宿人員695 人。檢查22 萬家“多合一”門店,發現整改隱患問題37 萬余處,臨時查封67 家、責令三停53 家。□

執法人員將非法存儲的煙花轉運至安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