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瑋



摘 要:為篩選出適宜南通市種植的水稻新品種,對13個早熟晚粳水稻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產量性狀、抗倒性及田間病害表現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振稻23309等5個品種的綜合表現較好。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品種比較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2-0090-03
水稻是世界上廣泛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其中亞洲有90%的水稻[1],而我國作為亞洲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其水稻生產量占我國糧食作物的40%[2]。南通市是江蘇省優質粳稻主產區,是國家區域布局規劃的優質粳稻優勢產區、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3]。為篩選出適宜南通市種植的優質、高產、抗病水稻新品種,加快優良水稻品種的推廣速度,引進了13個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從生育期、產量性狀、抗倒伏及抗病性等方面做了分析,以期為該地區的水稻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引進水稻品種13個,分別是:常粳14-7、寧3908、3132、明糯1332、振稻23309、蘇2110、寧4924、常粳15-2、農種031、晚粳4933、泰粳4366、皖墾粳87、嘉1410,武運粳23作為對照品種。
1.2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3次重復,小區呈長方形,長寬比3∶1左右,小區凈計產面積15m2。窄行條播,行距0.3m,株距0.12m;田間走道區組間0.5m,小區之間空3.33m,保護行長0.33m,保護行采用同品種延伸。
1.3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在南通市如皋長江鎮,選擇有代表性、肥力均勻的田塊作試驗地。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灌排方便,病蟲草害相對較輕,四周無遮蔭,無人畜危害。
1.4 田間管理 同一試驗的每1項操作(如播種、栽秧、施肥、治蟲等)在同一天內完成,施肥分小區定量施用。施肥量(包括基肥、追肥)以產量指標為依據,結合土壤肥力水平合理安排,每hm2施純氮225~270kg。試驗除防治1~2次紋枯病以及稻曲病外,其余病害一律不防治。
1.5 調查項目 觀察記載14個參試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產量性狀、抗倒性及田間病害表現。其中主要農藝性狀包括播種期、移栽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株高、全生育期、基本苗、高峰苗、分蘗率、有效穗和成穗率。產量性狀包括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小區產量。抗倒性主要調查品種倒伏程度和面積,田間病害表現主要調查苗稻瘟、穗莖瘟、白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惡苗病、條紋葉枯病、基腐病和黑條矮縮病的發病率。數據記載方法參考《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范水稻》[4]。
2 結果與分析
2.1 主要農藝性狀 參試品種的始穗期在8月24—31日之間,其中穗稻23309始穗期最早,寧3908、寧4924、皖墾粳87和嘉1410始穗期最晚;齊穗期在8月28日—9月4日之間,其中振稻23309齊穗期最早,皖墾粳87齊穗期最晚;成熟期在10月30日—11月2日之間,其中蘇2110成熟期最早,寧3908、振稻23309、武運粳23、寧4924和皖墾粳87成熟期最晚;株高在87.13~101.38cm,其中武運粳23株高最矮,明糯1332株高最高;全生育期在165~168d,其中蘇2110全生育期最短,寧3908生育期最長;有效穗數在281.55~337.50萬/hm2,其中常粳14-7有效穗數最少,泰粳4366有效穗數最多,有效穗數高于對照品種的有3個品種,分別是寧4924、農種031和泰粳4366,分別比對照高0.24%、4.96%和6.38%。
2.2 產量性狀 參試品種中,每穗總粒數在115.08至159.30之間,每穗實粒數在109.25~148.46之間,其中武運粳23的總粒數和實粒數最少,常粳14-7總粒數和實粒數最多,分別比對照增加了38.31%和35.38%;結實率最低的為皖墾粳87(81.05%),最高的為蘇2110(97.60%),比對照增加了2.67%;千粒重在23.22~27.66g之間,最輕的為蘇2110,最重的為常粳15-2,比對照增加了2.37%;皖墾粳87的小區產量最低,為9127.65kg/hm2,比對照減產6.25%,泰粳4366的小區產量最高,為10872.15kg/hm2,比對照增加了11.67%,除泰粳4366外,農種031、常粳15-2、常粳14-7、振稻23309、寧4924、明糯1332、寧3908和晚粳4933的產量均高于對照,分別比對照高0.39%、2.25%、3.57%、3.72%、5.34%、6.61%、6.67%和7.69%。
2.3 抗倒性及田間病害表現 參試品種中,絕大多數的品種抗倒伏性強,但明糯1332抗倒伏性較差,常粳14-7和寧3908抗倒伏性中等,有10%~20%的倒伏現象;在試驗期間所有品種均未發現白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惡苗病、條紋葉枯病、基腐病和黑條矮縮病,發生的病害主要集中在苗稻瘟、穗莖瘟和紋枯病,寧4924的抗病性最強,在試驗期間所有病害均未發現,常粳14-7、皖墾粳87和晚粳4933發生了較輕的苗稻瘟和穗莖瘟,寧3908、3132、常粳15-2和農種031發生了較輕的穗莖瘟,明糯1332發生了較輕的苗稻瘟和紋枯病,振稻23309有中等發病程度的苗稻瘟和較輕的紋枯病,蘇2110和武運粳23有中等發病程度的苗稻瘟和較輕的穗莖瘟,泰粳4366有較輕的苗稻瘟,嘉1410有中等程度的苗稻瘟病害。
3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常粳14-7每穗粒數和每穗實粒數表現均高,但千粒重較低、抗倒伏較差;寧3908產量表現好,千粒重和結實率高,但抗倒伏差;3132抗倒性強,但產量較低;明糯1332產量較高,但株高偏高,抗倒伏差;振稻23309抗倒伏強,沒有明顯缺點;蘇2110抗倒性強,結實率高,但千粒重偏低,產量低;寧4924產量高,抗倒性強,抗病性好,結實率高,無明顯缺點;常粳15-2產量較高,抗倒性強,結實率和千粒重較高,無明顯缺點;農種031抗倒性強,無明顯缺點;晚粳4933產量高,結實率高,抗倒性強,無明顯缺點;泰粳4366產量最高,生育期適中,抗倒性強,無明顯缺點;皖墾粳87結實率和千粒重較差;嘉1410產量低,千粒重不高。由此可見,振稻23309、寧4924、常粳15-2、農種031和泰粳4366這5個品種綜合表現較好,建議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
參考文獻
[1]朱德峰,程式華,張玉屏,等.全球水稻生產現狀與制約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3(003):474-479.
[2]侯守貴,隋國民,馬興全,等.遼寧省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J].北方水稻,2012,42(05):70-73.
[3]余聰華,郭小鷗,薛曉波,等.南通市水稻新品種展示與示范[J].農業科技通訊,2016(07):43-45.
[4]NY/T 1300-2007,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范水稻[S].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