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妮


【摘要】雖然現代廣播節目信號傳輸穩定性相對較高,但仍然可能會因為解碼復用設備或物理鏈路等方面因素影響,而出現信號中斷的狀況。為保證節目輸出質量,廣播領域加大了對節目信號傳輸相關內容的研究力度,并對中波發射臺維護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希望通過有效管理保證最終節目播出效果,鑒于此,本文在此將著重對廣播節目信號傳輸和中波發射臺維護管理兩部分內容展開探討。
【關鍵詞】阻抗;平衡;防雷技術;中波發射臺;廣播節目;信號傳輸
中圖分類號:TN929?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4.008
為保證廣播節目能夠實時傳輸,需要確保信號傳輸過程中不會受到相關因素干擾,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以及完整性。但在具體進行傳輸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平衡或阻抗等方面因素影響,而造成信號傳輸受到干擾的狀況,導致節目播出質量受到影響。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對節目信號傳輸干擾因素及其處理方法展開研究顯得極為必要。較為常見的信號干擾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廣播節目信號傳輸技術
1.1 非平衡與平衡技術
節目的信號傳輸主要分為非平衡以及平衡兩種。非平衡會利用一條信號線展開傳輸,傳輸過程中受到的干擾也會相對較大,適用范圍相對較小。平衡傳輸會通過對兩條信號線的運用,保證其中一對平衡信號進行連接,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保證不會因為干擾而出現變化,信號線處于較為獨立的狀態,彼此之間可以達到相互抵消的效果。平衡式輸出端口與輸入端口的連接會運用到三個腳位,非平衡式會運用到兩芯連接插件,需要保證接地端與信號端的連接質量,才能順利完成相關操作任務。通過對兩種傳輸方式的對比分析發現,平衡式的傳輸效果可以獲得更加理想的信號音質,會在平衡電路作用之下達到信號傳輸平衡狀態。非平衡傳輸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在專業領域中的應用相對較少。在特殊環境中,會對兩種傳輸方式共同進行使用。如果對于傳輸音質沒有過高要求,可通過對非平衡接法的運用,對平衡端進行使用,但要做好各個腳位檢查工作。但如果對音質有較高要求,需要利用電路轉換原理展開傳輸,保證節目音質效果。總而言之,在進行信號傳輸時,需要做好非平衡與平衡關系的處理。
1.2 阻抗技術
阻抗是較為常見的傳輸問題,需要對該項影響因素予以高度重視。由于廣播信號傳輸線路有粗細和長短之間的差別,所以其阻抗也存在著一定差異,容易會對傳輸效果造成干擾。在利用模擬電纜進行節目信號傳輸過程中,接收端的信號解讀存在著時間差問題,為有效規避這一問題,需要保證接收裝置和數字電纜發送信號的匹配程度,有效避免因為無法吸收電波而造成的誤碼率過高問題。平衡傳輸阻抗為600Ω,在長距離信號傳輸中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抗干擾效果,可以保證數百米距離的傳輸質量。
數字電纜具有電容分散以及阻抗高等方面的特征,可達到信號頻率全盤覆蓋效果,能夠通過對模擬電纜的應用,達到有效代替數字電纜的目標。模擬電纜和數字電纜對于阻抗的要求并不相同,相比之下模擬電纜的抗干擾能力更加理想,樹脂電纜在進行應用時,存在著阻抗不匹配以及電纜分布過于分散導致電纜高頻影響下降等方面的問題,會對整體節目輸出質量造成不良干擾,所以建議使用模擬電纜。
1.3 接地技術
1.3.1 保護性接地技術
保護性接地會通過對大地與外殼進行保護裝置連接的方式,避免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出現設備絕緣層破裂問題。以此種方式具有較小阻抗性電流通路,所以保護效果相對較為理想。通過對通路的運用,能夠將大地與設備進行有效分離,可對人員以及設備安全形成有效保護。一般接地線路作用效果和線路阻抗有著密切關聯,阻抗值越小,保護效果就更加理想。同時,設備裝置以及自然環境等方面因素也會對保護效果形成干擾,一般建議接地電阻不能超過10Ω,以便達到最佳防護效果。為避免信號在傳輸中出現噪聲問題,可通過將音頻設備和地線單獨進行連接的方式,達到預期降噪效果。
1.3.2 屏蔽接地技術
此種接地方式和電磁感的存在關聯較為密切,在進行信號傳輸時,可能會因為音頻線與設備金屬殼體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而導致設備出現異常狀況,而屏蔽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制止這一問題。但需要明確,雖然屏蔽接地會對外界干擾形成有效抑制,但可能會對設備內部零件形成干擾,所以需要做好分析與處理,以防信號傳輸受到影響。
1.3.3 過壓接地技術
此種接地方式的防雷擊效果較為理想,會通過對避雷器以及避雷針等裝置的運用,將雷電直接導入到大地之中,從而對建筑物以及設備形成有效保護。在進行節目信號傳輸時,需要通過安裝避雷裝置的方式,保證傳輸能夠順利進行。
2. 中波發射臺維護管理方式與方法
2.1 按照預防原則,提前展開處理措施
發射機故障需要一定形成,在出現故障之前,通常會有跡可循,工作參數以及物理狀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需要通過對潛在故障階段進行總結與分析的方式,掌握故障征兆與發生規律,做好潛在問題分析,以便提前制定預防措施,將故障影響控制在最小。為做到這一點,技術人員需要對中波發射機各項參數以及工作情況展開全面性數據收集與記錄,明確發射系統整體情況,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深度挖掘與利用,做好故障排除工作以及預防處理工作,保證故障隱患能夠得到徹底清除。
例如,某機容易出現脫機故障,通過對原始記錄數據以及運行表值的分析發現,網絡零點存在比正常值偏大的狀況,在確定排除器性能沒有出現問題后,經過統調將設備的運行狀態調整到了最佳,實現了對故障隱患的有效處理。
2.2 全面檢查后制定科學的設備維護檢修方案
對設備展開合理檢修維護,能夠達到提升發射機運行穩定性的目標。檢修人員需要對設備性能以及結構等各方面情況展開全面分析,掌握設備運行原理以及設備關鍵部件,確定設備的薄弱點,以便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設備維護檢修方案,確保檢修維護開展工作效率以及效果。應利用技術改造手段,通過對主備互投的合理應用,確保部件故障所造成的播出事故問題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保證部件的使用狀態。通過對停播事故的分析以及設備運行情況的研究發現,對潛在危害部件以及損壞部件進行技術改造,能夠實現對設備先天不足以及各項缺陷的有效矯正,設備運行安全程度會得到提高,部件所引發的安全故障發生概率也會被控制在最小。
2.3 對關鍵系統進行重點監測與維護
在中波發射臺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要重點關注關鍵系統(如圖2),將幾大重點系統作為維護管理的重中之重,確保關鍵系統良好運行。
2.3.1 天饋線保護系統維護管理要點
在對天饋線保護系統進行維護管理時,需要做好以下各項工作:①對發射塔塔體以及絕緣子的損傷情況展開檢查,確定是否存在繩索以及風箏等雜物問題,及時對各項狀況進行清除;②對周邊環境雜草進行清理,保證下方植物高度始終保持在一米之下,以防對設備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擾;③對系統環境進行分析,按照使用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各方面情況,有規律對接地線系統展開檢查,確定地網銅線性能是否與標準要求相符,及時對脫焊以及存在破損的問題展開處理,確保天饋線系統整體狀態;④檢查桅桿底座中絕緣子情況,做好雜物清理以及放電問題檢查,確定鐵塔地網焊接與接地銅片的狀態,及時對松動問題進行處理,檢查天線調配室網絡,做好電容片以及元器件等內容檢查,妥善對系統存在的接觸不良問題展開合理處理,保證整體系統運行穩定性以及安全性。
2.3.2 供配電系統維護管理要點
對供配電系統進行維護過程中,首先需要通過對電力變壓器聲響的檢測,對系統運行狀態做出評估,利用實際聲響和正常狀態的對比,確定負荷以及電壓情況;其次對瓷套管展開清潔處理,確定高低壓接頭螺絲狀態,及時對松動問題進行處理,做好局部發熱以及接觸不良隱患處理;再次對穩壓器以及配電柜內空氣開關展開檢查,確定繼電器、交流接觸器螺絲是否牢固,明確通風裝置運行狀態,做好異常事故處理;最后定期對系統線路進行排查,對老化以及破損線路進行及時更換,做好供電系統內的零部件清潔工作,防止灰塵以及雜物對系統運行造成不良干擾。
2.3.3 系統防雷技術管理要點
隨著近幾年研究的不斷加大,系統防雷技術種類也變得更加多樣,要重點關注對電源系統防雷以及接地系統防雷兩項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電源系統防雷技術。目前較為常用的電源保護,主要以四級保護措施為主。其中一級保護,會在總配電柜電源輸入端設置最大通流容量,通過對B級電源電涌保護器的應用,將感應雷擊過電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而二級電源保護同樣會通過對分配電柜電源輸入端展開最大通流容量設置的方式,利用C級電源電涌保護器,做好感應雷擊過電壓控制;三級電源保護,會在電源進線系統低壓配電盤位置,展開真空放電裝置壓敏電阻避雷器安裝,以便對線路內雷電能量進行釋放;四級電源保護,會對配電室中地線以及零線進行分開設置,確保能夠在低壓專展開專用雷電釋放通道建設。
接地系統防雷技術。由于發射塔一直處于高頻高壓工作環境,所以做好接地系統防雷也顯得極為重要。在具體進行防雷時,一方面可以通過挖掘深溝,通過鋪設紫銅板的方式,在板上焊接粗銅線作為引線,利用降阻材料對其進行掩埋,進而達到預期防雷效果;另一方面可通過和地網進行連接的方式,保證調配室屏蔽以及防雷地井等焊接牢固程度,從而實現對高頻損耗問題的有效控制,減少雜波問題,保證發射機能夠處于穩定輸出狀態。
2.3.4 發射系統維護管理要點
發射系統維護是中波發射臺管理維護中的關鍵,需要將其作為維護重點內容,制定完善維護管理機制,以便按照機制科學展開各項維護管理工作。首先,維護部門需要定期對發射機輸出網絡線圈抽頭實施檢查,需要按照一周一次的頻率對發熱點松動情況以及其他方面問題進行檢查,及時對存在的污垢進行處理,保證系統所存在的運行不正常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其次,利用監控設備對發行機運行狀態展開實時監測,通過對電氣指標數據以及其他數據的收集和記錄,做好設備的運行狀態檢查,及時對不良狀態進行調整,保證整體系統運行穩定程度;最后,對設備展開季度性的清理和檢修工作,加強對接觸插件以及放電類插件的清理管控力度,對設備指標進行合理調試,保證失真負以及頻率響應等指標能夠與規范要求相符合,確保發射系統能夠處于較為理想的運行狀態。需要按照每年至少一次的頻率對發射臺的電機系統實施檢修,做好模塊系統間的連接檢查,及時對螺絲松動等各項問題進行妥善處理,保證發射臺系統的運行安穩性以及可靠性。
2.3.5 監測系統管理要點
監測系統監測內容包括發射機運行參數實時監測、信號源實時監測、發射機輸出信號音質內容實時監聽,這部分是值機員日常工作中接觸最緊密的一部分,能最直觀的時刻監測發射機運行情況和發射機發出的中波信號質量,日常維護必須做好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檢查,及時對不良狀態進行調整,保證整體系統運行穩定程度,保持正常供電。
3. 維護管理配套建議
為保證維護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高質量開展,廣播信號可以得到更好的傳輸,需要配套進行人員管理,保證能夠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方面支持。一方面,需要加大對值機人員的監督管控力度,需要對值機人員的操作情況進行全面性監測,及時對值機人員所存在的錯誤操作進行糾正,確保能夠通過設置有效獎懲機制的方式,保證整體管理工作開展的嚴肅性,值機人員的操作管控能力可以得到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對管理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通過定期組織人員參與培訓的方式,不斷強化人員的職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確保廣播信號的傳輸服務質量能夠得到不斷提高,中波發射臺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從而更好地為廣大民眾進行服務。
為保證節目輸出質量以及穩定性,廣播節目信號輸出可靠性顯得極為關鍵。技術人員需要加強對信號輸出干擾因素以及具體處理方式的研究力度,明確傳輸方式以及阻抗等各項因素的具體干擾情況與應對方案。同時需要在此基礎上做好中波發射臺維護管控工作,要按照發射臺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頻率等各項情況,做好系統防雷以及天饋線系統保護等各項操作,保證整體系統運行能夠達到最佳狀態,能夠為廣播節目高質量、持續性的輸出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建軍.淺析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的應用[J].電子世界,2021,(04):182-183.
[2]劉睿.數字微波技術在廣播電視節目傳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8):185-186.
[3]魏方園.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信號源傳輸方案[J].西部廣播電視,2020,(13):230-231.
[4]劉佳.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與傳輸問題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13):13-14.
[5]陳琳.發射臺廣播電視節目信號源傳輸系統建設[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13):175-176.
[6]黃泳文.廣播節目信號傳輸與中波發射臺的維護管理[J].西部廣播電視,2020,(12):210-211.
[7]吳澤.廣播電視的節目信號傳輸質量影響因素[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4):214-215.
[8]吐孟倉.淺談影響廣播電視衛星傳輸的因素及應對措施[J].記者觀察,2019,(35):116.
[9]吳成林.對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及發射安全性的完善分析[J].現代信息科技,2019,3(2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