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婷
(東莞市水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廣東 東莞 523109)
河道水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1-2]。隨著城市工業發展,城市水環境污染問題不斷加重,導致城市水生態系統破壞,成為黑臭水體,嚴重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體驗,也不利于城市宜居環境打造。近年來,城市發展愈發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不少地區采取水環境治理措施,從政策、工程手段等方面加以治理、改善,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社會效益[3-5]。麻涌鎮是東莞市的經濟重鎮,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生態、經濟優勢,在多年的發展進程中,城市水系遭受了嚴重的污染,通過現場監測數據,獲取水系污染現狀,結合水質目標,對水質治理規劃方案措施進行研究。
麻涌鎮區以麻涌河為界分為河東片區和河西片區,鎮區兩大片區內河涌密布,兩個片區受麻涌河相隔水系相對獨立,經初步統計全鎮內河涌約有116 條,長約127 km,與外江連通的水閘31 個,其中河東片18 個,河西片13 個。
近年由于城鎮發展和歷史原因造成侵占河道事實,麻涌鎮河涌保有量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估算減少20%,斷頭涌增多,瓶頸增加,水系連通受到嚴重威脅,導致內河涌水流減速,自然沖刷能力減弱,河床淤積加快,水體自凈能力明顯減弱。
根據麻涌鎮水體達標方案成果,于2014 年11 月枯水期,2015 年9 月平水期開展2 次監測,主要針對東北北干流、麻涌河、第三滘、景觀河、馬窖涌、黎滘街前涌等水體設置水文水質監測斷面和水質監測斷面,對進入麻涌河及第三滘的河涌、渠道(即對其水質有所影響)的河道進行水質和水文監測,麻涌地表水達標方案水質狀監測點圖見圖1,分別為1#東江北干流-中堂沙丁圍、2#東江北干流-開發區東江鐵路大橋、5#麻涌河-入境斷面、6#麻涌河-中部考核斷面、7#麻涌河-出境斷面、8#第三滘涌-中部考核斷面、9#第二涌-中游斷面、10#馬滘涌-中游斷面、11#馬滘涌-下游斷面、12#黎滘街前涌-上游斷面、13#黎滘街前涌-中游斷面、14#黎滘街前涌-下游斷面、15#景觀河-上游斷面、16#景觀河-中游斷面、17#景觀河-下游斷面。

圖1 麻涌地表水達標方案水質狀監測點圖
麻涌鎮主要河流流域水環境現狀監測結果見圖2。

圖2 麻涌地表水現狀監測麻涌鎮河西片區及東江北干流地表水現狀評價結果
(1)東江北干流:本次監測在東江北干流上共設置了2個斷面,分別為東江北干流的麻涌鎮與中堂鎮交界的沙丁圍斷面和下游的東江鐵路大橋斷面。東江北干流的水質目標為Ⅲ類水質,入境的沙定圍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氨氮和COD,超標倍數分別為2.36、0.26、0.50;出境的東江鐵路大橋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同為總氮、氨氮和COD,超標倍數為2.89、0.66、0.44。總體而言,東江北干流麻涌段水體水質較差,從監測結果來看,上游來水水質已不達標,進入麻涌境內,由于污水匯入的原因,主要污染指標超標倍數進一步增大。
(2)麻涌河:本次監測在麻涌河共設置了3 個斷面,分別為上游入境斷面,中游考核斷面和下游出境斷面,水質目標為Ⅳ類。從監測結果來看,麻涌河上游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氨氮,超標倍數分別為2.37、1.41。中游考核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氨氮,超標倍數分別為1.70、0.97;下游出境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氨氮,超標倍數分別為2.59、1.77。總體而言,麻涌河水質現狀較差,上游來水水質已為劣Ⅴ類,境內支流匯入后導致出境斷面總氮、氨氮、COD濃度進一步上升。
(3)內河涌:監測結果表明麻涌鎮內河涌如第三滘涌、第二涌、黎滘街前涌水質現狀均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氨氮,部分內河涌總磷也超出水質標準。
總體而言,麻涌鎮河西片區地表水水質現狀較差,多為劣Ⅴ類水質。鎮內主要界河上游來水水質已為劣Ⅴ類,鎮內河涌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和總氮,表明生活污染源為影響水質的主要污染源。
麻涌鎮共劃分三類功能區,水質目標分別為III類、IV類和V類,見表1。

表1 麻涌鎮水環境功能區劃
因受潮汐影響,鎮區內河涌雙向流動,水流來回回蕩,加之城市建設造成斷頭涌較多,造成鎮區內河涌水動力弱,水體更新速度較差。加之外江水源含有大量沙泥,河道淤積嚴重,進而影響河道水質。
結合《東莞市麻涌鎮防洪排澇規劃(修編)》,對示范區河涌進行河道整治,整治河道長18474 m,河涌底高程為-2.4 m~-2.9 m,河道整治工程表見表2。

表2 示范區河涌治理工程表
水系連通工程有4 處,連通后涌與街前涌、第五涌和水干涌、大基濠涌和滘刀涌以及滘刀涌和第二涌,新開河涌總長1410 m,水系連通工程表見表3。

表3 水系連通工程表
考慮大盛口水閘定向引水,而滘刀涌水閘規模有限,連涌滘刀涌和第二涌,引流部分水排入第二涌,將第二涌水閘移至第二涌和麻涌河交匯處上游,并擴大第二涌水閘規模,增大示范區排水通道,經過反復試算,并考慮與《東莞市防洪排澇規劃(修編)》一致,規劃第二涌水閘建在距離與麻涌河匯入口約550 m處,水閘處總凈寬為60 m,水閘底高程確定為-3.0 m。
經過多次計算,考慮泵站使用對周邊水閘的影響及經濟使用性,需在華陽第二涌水閘處設置泵站一座,泵站規模為20 m3/s。
(1)通過收集麻涌鎮水質監測數據,經過統計分析,麻涌鎮現狀水質較差,污染指標為總氮、氨氮和COD,生活污染源為影響水質的主要污染源。
(2)為改善河道水質,提高水環境承載力,規劃為三類功能區,水質目標分別為III類、IV類和V類。
(3)結合水質現狀及水環境治理目標,確定采用河道治理、水系連通、新建水閘、新建泵站等工程措施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