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檸

中國有句老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意思是,即使一件事,我沒有做好,但也付出了很多。看在這些付出的份上,你也不能苛責我。
這句話一度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我都付出那么多了,你怎么能為了結果,就苛責我呢,簡直是沒有人情味。直到一件事的發生,才讓我發現,相信這句話的人,簡直就是在作繭自縛。
剛實習沒多久,我被迫獨自接手一個陌生的小項目,還被要求必須在第二天早上提交。
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我多思考,在網上查了個大概,就開始動手去做。忙了個通宵,在第二天早上,踩著點提交了。
下午,前輩回來就把我罵了一頓,說我做的東西太粗糙,好多地方都沒有考慮到,差到他都不想再看第二眼,真耽誤事。
這讓我感覺非常委屈。于是一邊流淚,一邊沖著他喊:“那又不是我的錯,我又沒有做過這個項目,你又要得那么著急,那我怎么辦,你知道我忙了多久嗎,你知道我多辛苦嗎,你就罵我。”
前輩顯然沒想到我會這樣,愣了一下,沉聲說道:“所以你的重點是,你有多辛苦,而不是你要怎么干好事情嗎?”
強調苦勞的人,很難成長。一旦搞砸一件事,想的只是自己付出了多少,而不是找出問題、認真解決,確保下次做好。到最后,能力沒提升上去,叫苦卻很在行,一步步堵死自己的向上之路。
我們要明白的是,一件事搞砸了就是搞砸了,不管你做的過程有多么辛苦,那都不重要。結果不好,就證明過程出了問題,這正好是你學習修正的機會。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擴展你的能力,提升你的價值。
媽媽有個朋友,工作了十幾年,沒想到在公司裁員的大潮中下崗了。
她很不甘心,跑來和我媽訴苦,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工作了,公司這么做,多少有點太不近人情。她說自己啥雜活累活都搶著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一到裁員,就成了公司的首批拋棄對象。
聽到我媽講這件事,本來我還覺得是這個公司不人道,沒想到我媽卻說,如果她是老板,也會選擇辭掉她。
這些年,她是把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公司,但她做事拖拖拉拉,而且效率一直沒有提升。很多加班,都是因為她無法在工作時間完成自己的任務。
但公司看重的,是你創造了多大的價值。
在華為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副總裁跟任正非說有的人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結果任正非直接開口訓斥:“以后少說這種話,沒有功勞哪來的苦勞,我沒跟他要資源損失費就不錯了。”
在職場上,我們常會有些認知誤區:只要我待的年份夠久,就一定會升職加薪;只要我做的事情夠多,就一定能獲得領導的賞識;只要我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夠多,就一定能被領導看到。
但這些都只是你的一廂情愿,公司需要的是好的結果。
公司想要的,是一個能力超群的人,而不是做事年份久的人;公司想要的是能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一味強調苦勞的人;公司想要的,是有效率的人,而不是只會埋頭苦干的人。
你所能創造的功勞,是你在職場上爭取利益的籌碼,也是你不會被隨意拋棄的底氣。
我們常說,公司擁有決定權,可以決定員工的去留,但對一個真正有實力的人來說,選擇權一直都在他自己手上,因為他夠強大,所以不是公司挑他,而是他挑公司。
所以,別傻傻地看自己付出了多少,多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價值,你若能無可替代,又何懼一切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