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三和管樁(003037)于2021年2月4日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發行價6.38元,首日開盤后不久便漲停,并一直保持到收盤,最終報收于9.19元,漲幅44%。
三和管樁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生產企業之一。雖然投資者很容易想當然地以為這是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但其實恰恰相反,就以三和管樁為例,公司共有95項專利,其中25項是發明專利。在諸多有利條件加持下,三和管樁預計2020年全年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同比增幅,將有翻倍的暴增。
從供求角度來看,一方面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大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近年來都保持較快增速,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持續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也超出預期;另一方面基于城鎮化進程推進,房地產行業需求仍然不會降低,這些因素將共同作用于建筑行業領域,使其未來仍將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必然帶動預制混凝土樁的整體需求旺盛。
2016年供給側改革實施以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整體去產能、去庫存一直在逐步推進,過剩產能正在出清。其中,預制混凝土樁行業已取得明顯效果,2017年以來淘汰了較多不合規或同質化過剩產能,去庫存效果較為顯著。
同時國家對相關行業的產業政策調整也會對預制混凝土樁的發展方向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在現有的管樁中,一度被建筑工程用樁邊緣化的直徑300毫米管樁產品在2020年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的一系列扶持激勵政策的推出而被大量應用,用樁量持續增加。
近年來,我國預制混凝土樁發展迅速,需求不斷增加,2020年還出現了局部地區供不應求的現象,這與其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密不可分。與其他樁基礎(灌注樁、鋼樁等)材料相比較來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具有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比如單樁結構承載力高且單位承載力造價更低;施工工序較為簡單、施工工期更短;使用高強鋼筋、能夠節約鋼材使用量等。
在諸多有利條件的加持下,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同比增幅,預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0 億元至3.80 億元,同比增長107.68%至146.62%;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億元至3.60億元,同比增長112.25%至154.70%。
根據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自統計以來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度,三和管樁連續七年產量排名行業第二。公司擁有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及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如果投資者不了解三和管樁所處的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的話,特別容易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但其實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樣。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三和管樁共擁有專利95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69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專利儲備豐富。
依靠自身的研發實力和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已逐步樹立在細分領域主要產品的標準制訂的重要地位。公司負責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
三和管樁始終堅持以“發展自有品牌為主”的發展戰略,“三和”品牌在業內已經取得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公司日益提升的自有品牌影響力有利于加快市場拓展和新產品推廣的速度。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重視技術隊伍、銷售隊伍的建設和培養,綜合運用薪酬福利、績效和任職資格評定等方法,努力創造條件吸引、培養和留住人才,培養出了一批行業的技術創新、生產管理、市場營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