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意
不知道你有沒有被人說過長得很像自己的爸爸媽媽,尤其是某些地方,就像是和爸爸(媽媽)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僅長相,還包括性格,說話方式等。于是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爸媽是原件,我們是復制品。這樣的說法或許有幾分道理,但僅僅是簡單的復印件,那一定不是我們追求和向往的活法。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不假。我們初到這個世界,對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最親近的就是父母。因此,我們會像鏡子一樣投射出父母的一些行為舉止。最初的模仿或許是簡單的重復,就像是復印件一樣,把原件原本的樣子一點不落地重現出來。
但是當我們漸漸長大后,這樣簡單低效的復制是不可取的。我們應當學會分辨哪些優秀的方面值得我們去“復制”,而另外一些方面可以適當舍棄或者修改。好的父母不一定就能教出好的孩子,而資質平庸的父母也不一定就會把孩子教得一塌糊涂。接納優秀的一面,修正不足的地方,擺脫“復印件”的標簽。
或許爸爸媽媽想讓你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完成他們年少時未能完成的夢想,強行讓你完成他們計劃好的人生軌跡,這時候你要勇敢地說不!不可否認父母經歷的事情比我們多,理解道理也比我們深刻,我們可以接受他們正確的觀念,但如果只像一臺復印機,盲目跟從,你的人生將是一具空殼。
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是誰的翻版,也不代表誰。每個人有自己的性格和愛好,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家庭環境中,有著對事物獨有的思考和見解。拒絕被“復印”,我們都是自己的“原件”,不是誰的復制品。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自然也沒有兩種一模一樣的人生。如果說爸媽是原件,那么我們也不會成為他們的復印件。人生沒有復制粘貼,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握好唯一一次可以做獨一無二的自己的機會。人生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需要我們用心去刻畫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