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捷 郭艷平

全國范圍內,香蕉以及進口果行業的經營者中,來自原平同川的晉商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他們憑借“吃苦耐勞、勇于開拓”的精神,不斷深耕行業、超越發展,在行業內取得非凡成就。20世紀八十年代有一批被生活所迫的原平同川人帶著酥梨走出來,憑借著“吃苦耐勞”的精神,走遍中國大地,用血淚與艱辛筑就了第一代果商新形象。如今,成長中的“果二代”又為晉商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他們大多為“80后”,這些新生代的水果貿易商在傳承父輩的基礎上,選擇了集聚在河北新發,在這里耕耘奮斗,在這里繼承“買全球、賣全球”的智慧,在這里闖出一片廣闊的新天地。
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自2015年啟動運營以來有五年多的歷史,如今已經成為北方最大的農產品流通樞紐,在為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及鄉村振興戰略持續發力。
2020年12月24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河北新發地的晉商。
在市場進口水果區A-9106檔口,主要做進口水果生意的原平市東社鎮“80后”的任杰明,經營的40多種進口水果,營業額近兩億。這憨厚的小伙子談到做大、做強企業的秘訣時,他強調了信譽度的重要性。多年來,與他合作的采購商,都是憑著彼此間的信任,先發貨、后回款,雙方簽訂合同都是近幾年才有的形式。沉穩踏實的他也是一直憑著誠信,成為新發地規模較大的進口果經銷商。記者在他的好幾個檔口內,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鮮美水果,可謂應有盡有。任杰明現在主營榴蓮、山竹、龍眼等“東南亞貨”,以及智利車厘子、澳大利亞水蜜桃、油桃等“西貨”,主要銷往山西、內蒙古、山東、山西和北京等地的商超及二級批發市場。2020年的疫情并沒有讓他的生意有所影響,反而營業額是去年的2~3倍。
早上八時許,在河北新發地香蕉交易市場A2檔口,記者見到豐百年年僅30歲的漂亮掌門人郝端端。“我們是2015年4月份入駐的,是咱們市場第一批入駐的商戶。”郝端端介紹。據了解,郝端端父親郝占旺是同川走出來的第一批賣酥梨的商人,從1988年就開始做國內香蕉貿易,是中國最早“下海”進行香蕉貿易的老“香蕉人”,并將香蕉貿易在全國拓展。“后來我們看到了京津協同發展大戰略,以及河北新發地緊鄰北京的區位優勢,最終選擇將全國銷售端口放置在咱們市場。”郝端端說。除了銷售端,豐百年的生產端從2015年開始系統運作,哥哥郝志強一直在老撾負責種植基地的管理,從源頭把控香蕉質量。
“其實在高碑店市場,我們是完全重新出發,品牌定位、客戶開拓、體系搭建、供應鏈調整等都是從零開始的。做香蕉,行業內的人都知道,我們的下游采購商是有賬期的,不能及時付款給我們,但我們的上游產地要求及時付款。要做好品牌,品質是第一位,還要保證供應鏈穩定。這其中資金是難點,是市場給了我們資金支持,我們才能夠及時在非常時期保障產品存儲、擴大產地種植面積,使得整個供應鏈運作穩定擴展。”郝端端介紹到。
事實上,很多新生代的晉商像郝端端一樣,不僅傳承了父輩踏實、勤奮的優良傳統,還不斷融入新的理念,將品牌化建設、供應鏈思維疊加在管理運營中,不斷地拓展,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生機勃勃、廣為人知的品牌產品。
緊挨著香蕉交易區的便是進口果交易區,這里也有很多晉商經營者,他們的父輩有些也是當年的“老蕉人”,轉做進口果生意的。在進口果交易區A5檔口樊曉強的父親樊建成就是當時其中的一位。樊曉強介紹:“我父親從1988年被老鄉帶進香蕉行業,到1997年開始自己在北京經營香蕉,在2015年從北京到了河北新發地,開始了轉型發展。”
“我是學IT的,在進入進口果行業后,就在一直想把電商和農批結合起來。”樊曉強介紹,他一直都在探索農批和電商如何結合,如何利用好河北新發地一級批發市場這個大平臺,通過資源整合打造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電商平臺。在電商產品的研究上,樊曉強花費了不少心思,他自己首發了“七天香蕉”產品,通過整合不同時期的催熟香蕉,能夠讓消費者收到的香蕉一天熟一根,保證口感最佳。
“河北新發地為我們電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首先這里已經成為北方最具規模的果蔬一批市場,品類齊全,價格上也更具優勢,我們的電商貨源充足,其次這里成本低,有更大的空間可以進行分揀加工包裝。我們還上了一體化分揀包裝設備。”樊曉強指著正在工作的包裝機介紹。
他們在全國范圍內還可以做一件代發,社區團購。疫情發生以來,生鮮電商平臺迅速崛起,樊曉強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機遇,獲得了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的青睞,并建立了長期合作模式。“和我們合作的平臺只管賣產品,水果的品控、物流、售后全部都由我們解決。”樊曉強說。C端的逐漸擴大是和B端聯動的,樊曉強介紹,“一件代發”的物流模式也讓他的批發生意更加順暢。
背靠著河北新發地這個千億級市場,和樊曉強一樣,很多走在前沿的新一代經營者,正在用敏銳的嗅覺感知整個行業的發展,他們結合自己的優勢,整合整個市場資源,正在農批市場里打造“互聯網+”,開拓傳統行業的另一個藍海。
在河北新發地進口果交易區,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小寶哥”檔口。劉寶峰在市場里共有20多個車位,每天都有泰國龍眼、榴蓮、火龍果以及各種“西貨”在售。

“2020年5月份,我就已經謀劃著將業務轉移到高碑店,恰好6月份,北京市場休市,就順勢轉移過來了。”劉寶峰告訴記者,自己要擴大規模,一直都在尋找合適的落腳點,幾經考察,看中了河北新發地——毗鄰北京、雄安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并且這里的服務好,給了年輕經營者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更適合自己的短視頻平臺推廣。
在現場了解到,作為“鑫小寶商貿”負責人的劉寶峰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管理運營模式,公司完全可以自由運作。他現在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整體管控和短視頻制作上。最近,火爆農批圈的系列短視頻“榴蓮換產品”就出自劉寶峰之手,在行業內引發了不小的反響。目前小寶哥在快手和抖音兩個平臺的粉絲已經達到了30多萬,成為農批垂直領域名副其實的網紅。
轉戰到河北新發地的半年時間里,小寶哥的公司規模極速擴張,銷售量也增加了四五倍,“接下來,我還想繼續專業打造行業短視頻內容,帶動流量,通過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模式,向C端延伸。”劉寶峰說。
在發展的同時,劉寶峰還不忘給家鄉年輕人找就業門路,僅在他的公司就安排了160余名老鄉就業,月工資平均6000元,還為他們購買了“五險一金”。
在香蕉市場摸爬滾打近20多年的原平“果二代”樊金鎖,雖然只經營單一的香蕉生意,但懂得精耕細作。說起每一種香蕉的品性、特征,如數家珍。他目前經營的香蕉品種高達20多種,供應商增加了“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他說:“現在國家強大,人們的消費能力強了,我們又依托中國北方最大的農產品流通樞紐,供應商主動上門對接,給我們提供了種類繁多的優質新產品。同時,我們還把這些國家的香蕉輸出到蒙古國等國家。”樊金鎖一邊忙著接聽電話,一邊接受采訪。
“作為北方重要的農產品商貿流通平臺,做好服務是第一位,讓每一位客商能夠實現安心經營、省心交易是我們的宗旨。我們一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打造創新服務平臺,通過資金支持、技術指導、新零售培訓等多種舉措全力扶持商戶做大做強。在市場內從業的晉商有2000多人,其中有不少走在了行業前沿,他們緊隨時代、擁抱變化,在消費升級的形勢下,將互聯網思維耕植入農批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落實全方位貼合服務,為咱們晉商提供更寬松的營商環境。”河北新發地總裁魏樹儉表示。
在河北新發地的新一代晉商,作為新時代市場主體不斷增強活力,也正在用深情和激情演繹著晉商文明,他們在這方熱土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開放、創新的精神風貌,開拓著農產品流通行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