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勇,楊軍澤,高 炯,樊 霞
(甘肅省天水市果樹研究所 741002)
1.1 果樹資源 天水市果樹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據調查,全市有蘋果、梨、葡萄、櫻桃、桃、杏、李、核桃、柿、棗、板栗、無花果、榛子、山楂、石榴、文冠果、沙果、林檎、楸子、銀杏、花椒等20 余種栽培果樹及酸梨、石棗、野山楂、野葡萄、山桃、山杏、酸棗、隴東海棠等10 多種野生果樹,其中不乏早實、品質優、耐瘠薄、抗逆性強等優異性狀的單株,這些寶貴資源,是天水果樹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基礎。
1.2 果業優勢 天水市主要栽培的果樹有蘋果、梨、葡萄、櫻桃、桃、杏、李、核桃、柿、棗、石榴、花椒等十多種。截止2019 年底,全市干鮮果總面積已發展到23.3萬hm2,總產量達365 萬t,總產值達123.3 億元。形成了花牛蘋果、麥積葡萄、秦州大櫻桃、秦安蜜桃、清水核桃等品牌,成為天水市農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2.1 現存高齡果樹分布
表1 天水百年高齡果樹調查表(1996-2020 年)
2.2 現存高齡果樹生存狀況 高齡果樹樹齡的初步界定,主要采取查找古籍資料、訪問當地老人、比較同類古樹以及結合當地立地條件綜合分析判斷。據初步調查天水市境內百年以上高齡果樹有4 100 余株,樹種有核桃、梨、柿、文冠果,主要分布在五兩縣區農村的房前屋后、田間地埂以及路邊河灘,均未設立保護圍欄,更沒有進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和修剪,基本處于自由生長的狀態,樹勢較弱,數量不斷減少,有的瀕臨死亡,乃至消失。因此,高齡果樹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
3.1 廣泛宣傳提高全民保護古樹意識 天水高齡果樹是大自然與先民留給后代的寶貴資源,理應珍惜保存。但是,長期以來在各種利益的驅動下,高齡果樹資源遭受砍伐、過度利用等,致使數量下降,樹勢嚴重衰弱,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在保護自然資源就是保護人類的大背景下,通過各種科普宣傳教育,普及保護高齡果樹自然資源知識,以及必要的強制措施,提高廣大民眾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自覺性。
3.2 開展高齡果樹的全面調查 組織果樹技術人員開展高齡果樹的調查摸底,全面發掘高齡果樹和特異性狀果樹,同時制定相應的高齡果樹保護規劃。
3.3 設立圍欄掛牌標識 對確認的高齡果樹和特異性狀果樹及時設置保護圍欄,并提醒人們敬畏自然,保護高齡果樹資源。
3.4 瀕臨滅絕的高齡果樹及時進行高接保存 對瀕臨滅絕的果樹資源,在加強農藝管理措施的同時,采集接穗嫁接到幼樹上,異地保存,建立珍稀果樹品種資源圃。
3.5 對特異性狀果樹資源通過申請科技專項研究對具有早實、豐產、優質、抗逆性強等特異性狀的珍稀樹種品種資源,申請科技項目,長期觀察研究,為地方果樹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優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