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露雙(湖南省湘潭市經開區消防救援大隊)
湘潭經開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長株潭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全省“三高四新”戰略的推動下,城市規模快速發展,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急劇增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園區住宅小區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導致社會綜合管理能力的相對滯后與群眾服務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全區有高層建筑506棟,其中住宅小區473棟,根據消防監督執法情況統計,有將近70%的小區存在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的現象,且有的小區情況復雜、難以根治,嚴重威脅到了居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車通道是火災發生時消防車輛在實施營救過程中通行的道路,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通道”。但是,由于群眾法律和安全意識淡薄,有關單位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各地堵塞消防車通道的現象普遍存在。近年來,由于消防車通道被占堵,致使消防車“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慘重教訓也并不少見。

(一)違規停車占用消防車通道。隨著家用汽車的普及,住宅小區的停車問題一直難以妥善解決。部分小區業主出于自身利益以及生活便利考慮,不愿意購買、租賃地下停車場車位,導致大量私家車亂停亂放、占用了小區公共消防通道。園區金水灣、翰林居、金僑城等小區的常住人口均在1萬人以上,由于前期社區管理經驗和物業管理能力的不足,消防車通道被占用、堵塞的情況十分嚴重。僅金水灣小區停在消防車通道上的車輛就達700輛以上,業主出行受阻,消防車、救護車根本無法通行,小區住戶對此也是舉報不斷、投訴不停。
(二)違章搭建占用消防車通道。這種現象在老舊小區、城中村、農村等地最為常見。居民私自搭建簡易車棚、儲物棚、垃圾投放點等臨時搭建物,且很多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極易引發火災蔓延,且這些違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導致消防車輛無法正常通行。也有部分小區,如鍇鑫銘城小區道路設計未采取人車分流的方式,為了便于車輛管理和小區內行車安全,采用在路口設置固定水泥墩等障礙物的方式限制車輛通行,以此來達到人車分流的效果,但這種行為同時也阻礙了消防車輛的通行。
(三)擅自堆放物品占用消防通道。在一些小區檢查中經常可以發現,很多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把公共樓梯間當成自己私有空間,擅自將生活雜物堆放在樓梯間,有些居民家中裝修甚至將大量裝修材料和磚墻破瓦隨意堆放,造成嚴重的消防通道堵塞。有些居民將電瓶車放置在共用樓道充電,或者將電動車停放在消防車通道上私拉電線,飛線充電,不僅占用消防通道,還帶來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如萬隆清華坊、金僑城等小區飛線充電問題屢禁不止。
(一)小區規劃設計不合理。一是初期規劃不全面。隨著購車居民的逐漸增多,現有很多住宅小區車位配備明顯不足。有限的車位數和日益增多的車輛數之間的矛盾,致使違規停放私家車占堵消防通道的現象更為普遍。二是城市資源配備不合理。一般來說,老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較為完善,比如設置了學校、醫院、農貿市場、超市等,導致這些地方相比其他郊區更為擁堵,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這類小區周邊道路的擁堵和消防車通道的堵塞。
(二)物業消防管理職責不明確。《消防法》第十八條規定“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十條也明確規定了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而民事合同中物業消防管理的委托事項則往往非常粗略,這種行政責任與民事合同具體職責內容的不對應使得物業服務企業對自身的消防管理職責認識模糊、責任淡化。
(三)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不善。作為為業主服務、對業主負責、依賴物業服務收費而生存的物業服務企業,由于為了避免與居民發生沖突和便利物業管理費收繳,往往在碰到“公共部位”管理問題上容易“妥協讓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推諉扯皮。此外,物業管理往往將重點放在衛生、水電維護等方面,管理人員在消防通道、消防器材配備、設施維護保養等方面知識缺乏,甚至有的物業公司為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主動在消防車通道、消防登高面等部位設置停車位或停車場。
(四)執法部門缺乏有效執行手段。從消防部門的角度來看,處罰只是督促單位整改消防隱患的一種手段,往往只有單位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時候,才會采取罰款等強制手段。而占用消防車通道屬于個人即時性違法行為,如若按照正常處置程序,時間長、流程復雜,達不到現場有效處置目的。從公安交警部門的角度來看,對于在小區出入口占用通道的車輛,可以以現場罰單形式進行處罰,但對小區內部亂停車輛處罰,則并不在其職權范圍內。且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通道問題不是個例,是普遍性現象,如在2019年開展消防車通道整治行動前,經開區金水灣小區有約700輛車違規停放在消防車通道上,體量大,涉及居民多,正所謂法不責眾,如若全部采取罰款等硬性手段極易引發社會性群體事件,這是許多具體問題、具體隱患、具體紛爭處理解決難的很重要的原因。
(五)居民自身消防安全意識欠缺。園區大部分居民是由農村快速轉變為城鎮的,現居住人口以拆遷村民為主,部分群眾受教育程度、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基本的法律及消防安全意識。居民群眾作為占用、堵塞小區消防通道的主體,消防安全認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習慣從自身利益角度看待問題,并未從自身小利益和消防安全的大利益之間加以考慮。這些也反映出該區消防宣傳的廣度、力度不強,消防宣傳氛圍不濃,強制手段、措施應用不到位等問題。
園區通過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小區先行先試的工作思路,先后在金水灣、翰林居、金僑城等多個小區開展試點,采取督促相關管理單位標識劃線、設置物理隔離設施、引導物業降價降費、志愿者定時勸導服務等系列“一區一策”的消防車通道整治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效。現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加強小區消防車通道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全面規范消防車通道標志標線設置。
園區統一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車通道維護管理的通告》,多渠道張貼發布,明確消防通道劃線、標識具體標準。先后對鍇鑫銘城、翰林居、金水灣、金僑城等22處小區進行上門指導服務,根據小區車道、環境實際情況,對設置車道標識、警示標牌等進行指導,并發動社區、小區物業完成消防車通道禁停標線267處、警示標志132個、拆除固定障礙物25處、安裝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24處,做到消防車通道劃線標識統一、規范。
(二)協調地下停車位實施放價降費政策。
園區消防、公安、建設等部門組織房產開發商、物業服務企業以及各業主委員會會商協調地下停車位售賣、出租價格,采取降價降費的方式鼓勵發動居民將車輛停入地下停車場。采取每周消防車進小區巡查,對少數的頑固違停車輛進行以案說法,先后處罰頑固違停車輛三十余輛次。
(三)試點推廣設置物理隔離設施。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先后在金水灣、翰林居、金僑城等小區開展消防通道整治試點工作,采取在消防通道上安裝地樁、M型管等物理隔離設施,強制限制私家車亂停亂放。目前已安裝隔離設施一萬二千余米,接下來將以試點小區為模板召開現場會,全面推廣經驗,解決消防車通道被占用、堵塞的難題。
(四)明確物業服務企業消防管理責任。
在現行消防法律法規規定的基礎上,推動物業主管部門制定行業強制性或指導性標準,包括各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消防組織機構、消防制度、消防通道與安全出口管理、消防巡查檢查、火災隱患督促整改等都應當細化、便于操作;制定物業服務消防安全管理合同示范文本,或者在通用示范文本中專節或專條列入消防管理范圍和質量的內容。
(五)完善業主自治組織體制。園區目前有峰尚國際、帝豪國際、潭邵佳園等13個小區沒有物業或消防管理工作處于癱瘓狀態。針對于無物業服務企業的住宅區,建議由鄉鎮、街道、社區居委會成立管理機構,專人管理。或者指導成立業主委員會,由小區業主委員會落實消防車通道治理工作。
(六)修法強化有效執法手段。從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修訂完善《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將消防救援機構消防車通道執法處罰納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執法平臺,與機動車駕駛證計分直接掛鉤,并納入誠信系統,使消防車通道執法處罰更具權威性、影響力和落腳點。因地制宜,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如湘潭市正在調研起草的《湘潭市居民住宅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明確對消防車通道的管理細則,使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行為的處置,做到有法可依。
(七)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積極協調主流媒體、新媒體,廣泛普及消防車通道使用管理常識類宣傳。充分利用城市大屏、樓宇廣告播放相關火災案例、公益廣告,張貼嚴禁占用消防通道的提示或海報。采用上門指導服務、面對面培訓、志愿者勸導、媒體隱患曝光等手段,形成消防車通道整治的高壓態勢和氛圍。定期組織居民群眾開展日常火災疏散演練,切實提高防火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