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清

1月17日,納瓦利內在俄羅斯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機場被捕。圖/澎湃影像
當地時間1月17日,納瓦利內從德國柏林回到莫斯科后,隨即遭到逮捕,并因多次違反保釋期規定被法院判處羈押30天。此后一周時間里,俄羅斯80多個城市爆發了抗議活動,掀起又一輪全俄范圍大規模抗議浪潮。俄羅斯一些反對派透露,參加抗議活動的總人數超過十萬人,并有數千人遭逮捕。不過,俄外交部沒有予以證實,而是以諷刺性的口吻反問了一句:怎么不說有幾百萬人?
44歲的納瓦利內如今已成為最知名的“普京反對者”,也被視作最懂得如何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抗爭的反對派人士。1月13日,納瓦利內在柏林宣布他的中毒治療已經結束,并將回到俄羅斯。四天后,納瓦利內在社交媒體上直播了他回到莫斯科并被捕的全程。又過了兩天,揭秘“普京宮殿”的視頻同樣在社交媒體上曝光,播放量在數天內就達到了“億次級別”。
2017年3月,納瓦利內也是通過一條揭發時任俄總理梅德韋杰夫豪宅的長視頻,很快刺激出一輪波及全國的大規模抗議。
1月25日,借著在全俄大學生節當天與學生代表進行視頻連線的場合,普京在回答相關提問時正面做出回應,納瓦利內方面聯合一些國外機構曝光的“價值十多億美元”的豪宅既不屬于他本人,也不屬于他的親屬,“永遠不會變成我們自己的財產”。
納瓦利內等方面曝光的視頻內容稱,過去15年中,普京及其親信在俄羅斯黑海沿岸度假勝地格連吉克修建了一座裝修豪華的“秘密宮殿”,內部甚至配有葡萄種植園和酒莊。普京在回應中也拿這個傳聞開起了玩笑,說他只對視頻中提及的釀酒業感興趣,因為看好這個行業在俄羅斯的發展前景,“在完成總統任期后,也許會成為相關領域的法律顧問”。
和普京的“宮殿門”一樣,納瓦利內2020年8月的中毒事件也是一場懸念迭起的羅生門。8月20日,在原計劃從西伯利亞地區托木斯克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納瓦利內失去了知覺。飛機在鄂木斯克緊急降落后,納瓦利內被送往當地醫院,院方稱其血液和尿液中均未發現有毒物質。經過納瓦利內家人的爭取,他隨后被接到德國夏里特醫院治療。德國、瑞典、法國等多個歐洲實驗室在9月初宣布,從納瓦利內的化驗樣本發現諾維喬克類毒劑的痕跡,并根據這種“蘇聯時代的一種化學神經毒劑”指責普京政府是“幕后黑手”。
不過,俄羅斯方面對此一直予以否認,稱俄羅斯境內早已不生產這類毒劑。在2020年度記者會上,普京也沒有回避外界關于俄情報機構對納瓦利內進行監視的傳聞,但強調俄政府沒有理由要毒殺,否則“納瓦利內早就已經死了。”
通過一路在網絡上“揭黑”俄羅斯政商高層,幾度入獄獲刑的納瓦利內已崛起為普京的“最有力批評者”。長期被邊緣化的俄反對派對其寄予厚望,“可能重新定義俄羅斯政治”。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回應是,投票支持普京的人比參與抗議的人要多得多。而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聯系起美國國會大廈暴力抗議事件,諷刺西方要求俄羅斯釋放納瓦利內的呼吁是一場“偽民主”遭遇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