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維
庚子歲末,與友人同游昭明太子讀書臺,偶聞千五百年前太子亦如是,遂作此詩。
天下讀書人中
有一個想讀遍天下書
他仍嫌不夠
還要把全天下的書都撕了
只留一紙,裱在星斗間
不等上清宗的道士出山
字,就在增華閣走出一條龍脈
但三十年的決眥
能入得一座昆侖山嗎?
“式觀元始,眇覿玄風”
這一行李白讀過,杜甫讀過
開元天寶盛世大唐都讀過
一行字要卷起多少口舌
才能輪到我們說?
讀這回,要安上消音器
因你雙唇一啟
就是三千鬼神的涕泗橫流
讀書臺下的那只老虎想必
也是張天師變化,不然
如何跑得一口清泉,教太子
一千五百年不渴?
太子的倦遠甚于渴
就連小憩也得擺出一副
斷頭臺的姿勢
以無罪之身進入朝聞道的刀意
庚子年的凌遲到底是
加諸蕭寺的讀書人
還是讀書人去的空蕭寺?
讀遍天下書之前
江南和西域都是瞎子
有的讀書人要瞎掉兩回因為
天下書的末篇是一個黑洞
誰翻過,誰就要瞎掉
但他們爭先恐后
注釋:
① 上清宗:茅山道教上清宗。
② 增華閣:《昭明文選》編輯部。
③ 式觀元始,眇覿玄風:《昭明文選》序首句。
④ 讀書臺:昭明太子蕭統讀書之處。
⑤ 虎跑泉:傳說昭明太子讀書苦無水喝,一只猛虎刨出一口清泉。
⑥ 蕭寺:招隱山山門對聯,“讀書人去留蕭寺,招隱山空憶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