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輝


2歲認識300多個漢字,3歲多看得懂地圖,小學、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成績出來后被北大、清華爭搶……
劉耀光,家住河南省鄭州市,2019年高考以文科658分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如今就讀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2月13日,記者采訪了劉耀光的媽媽陳霞,聽她講述了優秀兒子背后的教育故事。
“回顧兒子的成長歷程,我覺得有一條經驗很寶貴,那就是智力開發越早越好。”
“回顧兒子的成長歷程,我覺得有一條經驗很寶貴,那就是智力開發越早越好。”陳霞說,劉耀光幼兒時期的愛好、技能和習慣對他后來的學習影響很大。
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陳霞買來識字卡,每天晚上睡覺前,她就給孩子念卡片,一天念四五個字,每個字念兩遍就結束。“當時拿卡片給他念的時候,也沒想著非得讓他記住,只是想在睡前親子互動一下。”陳霞說,她真沒想到,這樣的舉動竟然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幾天后,我又給他念識字卡的時候,他竟然認出了卡片上的字!一歲半的孩子,說話還連不成句子,竟然能記住字了!我當時非常吃驚。”陳霞嘗試著讓小耀光念剩余的卡片,沒想到他竟然記住了大部分識過的字。從那以后,陳霞每天都教孩子讀認字卡,一天還是四五個字,每個字讀3遍,重復3天。等孩子記住了這組字,再開始下一組的學習。如此堅持了小半年,劉耀光2歲的時候,已經認識300多個漢字了。
只學認字有些單調,劉耀光2歲的時候,陳霞開始教孩子唱兒歌、讀詩詞。慢慢地,小耀光學會了不少兒歌,竟還記住了幾首詩詞。這樣,他一進幼兒園,就明顯比別的小朋友機靈。
兒子的很多知識都是從玩兒中得來的,因此只要是他喜歡的、感興趣的,她和丈夫都會支持
幼兒時期的劉耀光有兩個特點:好學和專注。
陳霞說,劉耀光從小做事情就比較專注,哪怕是玩兒也不例外。有一段時間,他喜歡奧特曼,家里的書、碟片、玩具就都是有關奧特曼的。過段時間,他喜歡上了小汽車,那家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和有關汽車的書。再過一段時間,他對恐龍著了迷,那家里到處都是小恐龍玩具。
“喜歡小汽車的時候,他會主動去了解他感興趣的汽車品牌、型號,甚至連產地都會記下來。喜歡小恐龍的時候,他就把恐龍的種類、生活的時代和習性都記下來。以至于他幼兒園的同學回家都會對父母說,你要是想知道有關恐龍的知識,只管去問劉耀光,他什么都知道。”
除了專注,劉耀光還喜歡刨根問底。自從叔叔告訴他車牌上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地市后,他一看到不認識的車牌就問。這樣不到兩個月,他就記住了省內各地市車牌的代表字母。陳霞發現兒子的記憶力強,給他買來了中國地圖,教他認識各個省的名稱和方位。幾個月后,他又全記住了。“我給他買來中國地圖的拼圖,打亂后讓他拼,他很快就能組到一起。”后來,陳霞把拼圖反過來,不讓兒子看正面的字。但僅憑形狀,3歲多的劉耀光也能迅速完成拼圖。
隨后,陳霞又買來世界地圖。認識了各個國家后,劉耀光又在半年內記住了各個國家的國旗。
“他3歲多不到4歲那會兒,我一個人帶著他回安陽。那個時候的導航不像現在這么發達,出門都靠紙質地圖。我在前邊開車,他就在后邊看地圖給我指揮。”
陳霞說,兒子的很多知識都是從玩兒中得來的,因此只要是他喜歡的、感興趣的,她和丈夫都會支持。
兒子從小就跟隨爺爺養成了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還愛上了看書。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覺得電視上的動畫片淺顯和幼稚
小學階段,劉耀光一家三口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早上6點起,晚上9點睡,喜歡看報紙和電視。劉耀光跟著爺爺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他小時候就不睡懶覺,每天跟著爺爺早起早睡。早上他起來后,看我和他爸還沒起床,就自己去看書、玩玩具。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和爺爺一起看百家講壇,看完一集,就去少兒版的《中國通史》上翻節目中講到的朝代。”
陳霞告訴記者,小學一年級時,劉耀光跟著爺爺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愛上了看書。“那時候我給他買了很多書,早上爺爺起來看報,他就在一旁看書。”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他對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越來越覺得電視上的那些動畫片淺顯和幼稚。“因此即便我們沒有限制他看電視,他每天看書的時間也比看電視的時間多得多。”
“我覺得,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陳霞就培養兒子回家先寫作業的習慣。只要兒子完成了作業,其余時間不管他是玩游戲、看電視還是玩玩具、看書,她都不過多干涉。
“每個周末,我們都給他充足的時間讓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打游戲、出去玩、看書、睡覺等,只要他作業寫完了,他的周末時間完全屬于他自己。”
陳霞說,她很少關注孩子在學校考了多少分、也沒問過他班級排名第幾,她和丈夫都覺得分數和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掌握到知識,有沒有真正弄懂考試的內容。
小學階段,陳霞一共去給兒子開過3次家長會,他每次都是3科滿分。陳霞說,她當時認為,小學階段的試題簡單,像劉耀光這樣成績的孩子,班里應該能占到半數以上,因此從沒詢問過他在班里的名次,只是開始培養他的金錢意識。
“爺爺和親戚對他都十分疼愛,只要他要什么東西都會買給他。我不想讓他買很多,就和他約定以學習成績來獲得零花錢的獎勵。比如考試滿分、默寫全對等。”
陳霞給記者講了幾件劉耀光的“賺錢”趣聞:“小學時給他報了英語班學習新概念英語,到小學五年級時,他的英語水平已經和初二、初三的學生水平相近了。英語班為檢驗孩子的學習效果,會舉行考試,劉耀光連續6次拿到第一名,由此獲得了英語班100元的獎金。”拿著自己的勞動所得,劉耀光開開心心地跑去商店買了他喜歡的玩具。
“他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朋友開了一個作文輔導班,提議讓我兒子去聽課,也不收費。一個學期結束,輔導班評選每期的‘狀元文,獲得狀元文次數最多的孩子可以得到500元獎金。結果一統計,我兒子得狀元文的次數最多,得到了500元獎金。”朋友后來跟我打趣:“你家孩子不僅不交學費,還跑來賺錢了。”
對于各種輔導班,陳霞說她并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上。英語是劉耀光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的,中間也沒提出過不想學,就一直上到了小學結束。整個小學期間,劉耀光還報過繪畫、小提琴班,但課時都很短。“給他報這些輔導班目的只是為了豐富一下孩子的課余生活,每周只有一兩節課,而且不占用周末時間。每個周末,我們都給他充足的時間讓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打游戲、出去玩、看書、睡覺等,只要他作業寫完了,他的周末時間完全屬于他自己。”陳霞說,逼著孩子學不如讓孩子養成樂于求知的好習慣,這樣孩子什么時候都不會厭學。
轉眼兒子已經長大,教育的點滴心血也結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實。在小升初的時候劉耀光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中招的時候以總分684分、鄭州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鄭州外國語學校。
尊重孩子放棄保送北大、清華的選擇,孩子高考后仍被北大、清華爭搶
“因為兒子小學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他上中學后,我們基本上就沒什么事兒了。”面對兒子偶爾的成績下滑,陳霞也沒有放在心上。“只要他把沒弄懂的弄懂,做錯了的題學會,成績稍微有些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不可能每次都考第一。”
劉耀光上高中以后,學習壓力增大,周末回到家,陳霞便很少主動提及他學習上的事情。“我有次夜里失眠,凌晨2點多起來刷了下手機,發現兒子的QQ空間動態竟然更新了,時間也是凌晨2點。”第二天,陳霞問兒子為什么那么晚還不睡覺,沒想到當天就被他拉黑了。陳霞說,她其實覺得應該給孩子屬于他自己的時間,周末偶爾放縱一下也無妨,只是沒想到隨口一問,就被拉黑了。
高中時期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此,陳霞和丈夫一直比較尊重孩子,遇到事情也喜歡聽聽孩子的意見。
“從兒子上中學開始,每到假期我們一家出去旅游,去哪里、怎么去、玩什么、住哪里,這些事情我們都交給他安排。他對網絡和對各種軟件的運用都比我們更熟練,訂票、找住宿和吃飯的地方也比我們更在行。”陳霞打趣說,每次出去,她和丈夫就成了兒子的“小跟班”,只管跟著玩,別的很少操心。
高二分文理科的時候,劉耀光選擇了文科,但那個時候他的理科成績其實更好一點。“他的物理、化學平時考試基本上都是滿分,理科綜合成績的排名也保持在年級前十,但文科成績就要排到年級十幾名甚至二十名了。”這樣的成績,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理科,陳霞也建議兒子學理科,但劉耀光最終還是選了文科。
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劉耀光考了鄭州市第6名,誰知,到了第二次模擬考試,他竟下滑到鄭州市第35名。陳霞有些慌張,誰知道兒子卻云淡風輕:“這就是一兩道選擇題的事兒,沒什么大不了的,我知道哪里錯了,下次做對名次就又回來了。”
陳霞告訴記者,她當時慌張是因為她擔心兒子成績下滑的背后另有隱情。
“有一次開家長會后班主任把我留下,說他和一個同學走得很近。當時我沒明白班主任什么意思,后來一位家長告訴我,劉耀光和一個女孩子天天在一起吃飯,同學和老師都知道他倆在談戀愛,我這才明白過來班主任說的話。”知道這件事情之后,陳霞想“敲打”下兒子,但又怕這個時期的孩子敏感,敲打過頭起了反作用,就忍了下來。后來第三、第四次模擬考試,劉耀光的成績一直在進步,陳霞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高考后,陳霞給兒子提起談戀愛的事,誰知,兒子竟然說:“談戀愛怎么了?談戀愛又不影響學習。”陳霞聽了哭笑不得。
高三第一學期,劉耀光獲得了保送清華、北大的資格(外語類),但他在班里頭一個站起來提出要放棄保送。陳霞說:“如果選擇保送的話,就只能選擇外語類專業,他也沒給我們商量就提出了放棄。我們當時雖然心里很忐忑,但考慮到這畢竟是他自己的決定,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
高考結束后,劉耀光問了陳霞一句話:“我要是考不上清華、北大,你們會不會很失望?”陳霞說:“當然不會,成績只是一方面,人生的道路還很長,不管你考上什么學校,我們都會接受。”
高考成績出來前,北京大學打來電話,邀請劉耀光參加招生宣講講座。接著,清華大學也打來了電話。成績出來后,劉耀光總分658分,名列河南省文科第九名,鄭州市文科第二名,鄭州外國語學校文科第一名。“那段時間,我們每天都會接到好多次清華、北大的電話,他們競相給我講各自的優勢。”最終,劉耀光選擇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