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斌
(泰州市纖維檢驗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近年來,工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全球氣溫不斷攀升,尤其夏天的高溫天越來越多,人們只能借助空調的制冷效果來達到防暑降溫的目的,但長期在空調房對人們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且這一現象又間接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加劇了全球變暖。因此,為了減少空調的使用頻率,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使人們能涼爽、舒適地度過炎熱的夏天,紡織科研工作者把眼光放到了涼感紡織品的研究上。
日本最早出現了“涼感紡織品”的概念,且在當時國際上其他國家無相關涼感紡織品的測試及評定標準時,制訂了涼感紡織品的測試評定標準,并應用于紡織品的國際貿易中。而美國的涼感紡織品技術雖得到大力發展,但最終并未形成相關產品的測試標準和評價方法。實際上,要想使皮膚接觸紡織品后引起其表面熱量的快速流失,就必須要求紡織品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且紡織品本身不會快速吸熱升溫,即具有吸熱慢而散熱快的特點。目前,使用涼感纖維或進行涼感后整理可賦予紡織品具有涼感功能。在纖維的紡絲液中,加入導熱性能好的一些物質可以生產涼感纖維。涼感整理主要是利用涼感整理劑的易揮發性,或遇水發生吸熱反應的特點,在紡織品接觸皮膚后借助整理劑的揮發帶走表皮熱量,或整理劑與表皮的汗液發生吸熱反應而使皮膚表面溫度降低。常用的涼感整理劑,如揮發性好的薄荷油、遇水發生吸熱反應的木糖醇等。
隨著涼感紡織技術的成熟和人們對夏季穿著涼爽服裝的需求量的增加,我國紡織科研人員在涼感紡織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研究出高溫環境下可利用物理方式降溫的、讓人感覺舒適涼爽的紡織品。同時,我國不僅在2017 年制定了紡織品涼感性能檢測和評價的標準GB/T 35263—2017《紡織品 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以下簡稱GB/T 35263),而且在2020 年又制定出FZ/T 73067—2020《接觸涼感針織服裝》(以下簡稱FZ/T 73067)和FZ/T 62042—2020《涼感面料床上用品》行業產品標準,且已于2021 年4 月1 日開始實施。上述兩個行業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委員會針織品分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
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產品標準,本文從標準的術語和定義、產品號型、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希望研究結果有助于紡織相關人士在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的品控和質檢中更好地應用該標準。
FZ/T 73067 標準適用于以接觸涼感性能的針織物為主要面料生產的針織服裝,但并不適用于年齡≤36個月的嬰幼兒服裝。
作為我國首個紡織品涼感性能檢測和評價標準,GB/T 35263對紡織品的涼感性能給出了明確定義,即:皮膚與低于其溫度的織物接觸時,引起皮膚表面熱量快速流失,溫度瞬間下降,再經過皮膚中的感溫神經末梢反映到大腦后形成的涼爽感覺。此外,GB/T 35263還相應給出接觸涼感系數qmax[單位為J/(cm2·s)]的定義,即:將溫度高于試樣規定溫差的熱檢測板以一定的壓力與試樣接觸,熱檢測板與試樣接觸后熱量傳遞過程中熱流密度的最大值。標準FZ/T 73067要求優等品的接觸涼感系數≥0.25 J/(cm2·s),一等品的接觸涼感系數≥0.20 J/(cm2·s),合格品的接觸涼感系數≥0.018 J/(cm2·s)。這些要求均比GB/T 35263—2017《紡織品 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及評定》中規定的產品的接觸涼感系數要求[≥0.15 J/(cm2·s)]要高。
任何產品標準的制修訂都不是獨立進行的,都需要其他許多技術文件的支撐。為了確保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的質量與安全,FZ/T 73067標準所引用的文件包含了型號規格、紡織纖維含量、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安全性能、力學性能、樣照等36 個標準文件,對產品的性能指標進行測試。文中主要對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進行了分析。
接觸涼爽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主要包括尺寸偏差(規格尺寸和對稱部位尺寸)、表面疵點、縫制要求等。其中,規格尺寸偏差和對稱部位尺寸偏差分別見表1和表2,表面疵點要求見表3。

表1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規格尺寸偏差要求 cm

表2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對稱部位尺寸偏差要求cm

表3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外觀疵點要求
縫制時,在合肩處、縫跡邊緣部位須進行加固;線跡要圓順、平直,松緊適宜;領型平服端正,拼接要平服,袖底邊緣寬度一致,門襟平直,熨燙平整;不允許鎖眼部分有毛脫出和鏈式縫紉線有跳針、斷線現象;縫制時的針距應滿足產品設計要求。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的內在質量主要包括纖維含量、安全性能(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染料、異味)、水洗尺寸變化率及水洗后扭曲率、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拼接互染色牢度)、起球、頂破強力、褲后襠接縫強力、接觸涼感系數及水洗后外觀質量。此外,對于兒童(36 個月<年齡≤14 歲)穿著的服裝產品安全性能,除了滿足FZ/T 73067的基本指標要求外,還應同時滿足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中對應安全技術類別要求。性能指標詳見表4~表6。

表4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常規項目要求

表6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尺寸外觀項目要求
因此,生產企業和技術檢測人員要正確理解標準的要求,嚴格控制接觸涼感紡織品的考核指標,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優良的產品。
除此之外,標準對產品的型號規定、質量等級、抽樣檢驗和判定的規則及產品使用說明、包裝、貯存、運輸等方面的要求詳見標準原文。

表5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的物理性能要求

表7 接觸涼感針織服裝色牢度項目
FZ/T 73067—2020《接觸涼感針織服裝》標準的實施,不僅可為生產功能性涼感服裝產品的生產企業提供生產技術指導依據,指導企業提升涼感產品的質量,還可以更好地規范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購買此類產品時,要確認產品標簽上是否標注執行的這個產品標準及產品的功能等級,否則無論商家如何宣傳,都不應該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