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弘揚“俯首甘為孺子?!钡膭谀>瘢侥堋爸睊煸品珴鷾婧!薄?照務`國,實干興邦。各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能不能唯實、求實、務實,關系改革發展大業,決定國家前途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求真探索,不是“半罐水響叮當”的無知無畏;是“謀定而后動”的真抓實干,而非淺嘗輒止的“本本主義”。“花架子”害人害己、誤國誤民,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是在拿人民的幸福生活開玩笑。只有踏踏實實地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把老百姓的事當大事,才能成事,才是“王道”;只有從實際出發,時刻牢記黨和人民的期盼,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與百姓的心聲合拍,才能踏穩改革的步伐。對于各級黨員干部而言,要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努力鉆研、開拓創新,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就算所做工作很平凡,也要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勇于甘于奉獻。
弘揚“寶劍鋒從磨礪出”的勞動精神,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命的真諦在于拼搏,拼搏是指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為達預定目標而不折不撓的一種精神。人活著就要有這種精神。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新挑戰、新考驗,各級黨員干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不渝地保持拼搏精神,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新的輝煌。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機遇稍縱即逝,見機早、抓得準就能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反應慢、抓不牢就會貽誤良機、陷入被動。對于任何地方來講都是如此,主動作為、激情干事的班子和干部必然贏得更多支持,從而帶領一個地方更快發展;“守攤攤”的干部必然耽誤一方,最終被時代潮流所淘汰。當前,我們既有“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又有全面深化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機遇,能否抓住這些機遇,關鍵就看我們能否爭分奪秒、積極行動。各地各部門尤其是各級“一把手”要迅速從懈怠思想中警醒過來,牢固樹立搶抓發展機遇、決不放過歷史機遇的意識和觀念,積極弘揚勞動精神,堅決破除等靠要、管卡壓以及怕風險、求保險等消極保守思想,以超常思維和非常舉措來發現和拼搶機遇,著力搶占先機、爭取主動。
弘揚“讀書不覺已春深”的工匠精神,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當今社會浮躁之風日趨嚴重,“坐得板凳十年冷”的專注心態日漸消失。在追求短平快消費生活方式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人開始陷入迷茫,完全忘記了當時出發的初衷,變得三心二意、初心不再,在盲目跟風中徘徊前行。而勞動者身上的工匠精神此時就成為了這股逆流中的一泓清泉,令人受益、沁人心脾、激濁揚清。勞動者的工匠精神告訴我們,先要學會付出才能有所收獲。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現實生活中,即使耕作經驗再豐富的農民都必須遵循同一個原則,即只有在春天播了種,再通過專注經營、細心呵護,秋天才能有所收獲。對于各級黨員干部而言,也要立足本地本部門實際科學謀劃藍圖,圍繞重點解決實際問題,真抓實干務求工作實效。提倡工匠精神做事就要周密細致,切忌大而化之。在謀篇布局、統籌規劃中,把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要全面嚴謹考慮,避免出現紕漏,以防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識、精雕細刻的能力、追求卓越的標準,在經濟發展上打造精品,在改善民生上提供完美服務,在人才開發利用上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對于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都要有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毅力,保持一刻不停的干勁、一往無前的沖勁、一以貫之的韌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干出成效、干出實效,不達目標不罷休,不獲勝利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