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鐸印
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成就,寄望浦東“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總書記著眼于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為浦東新時代開發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30年前,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30年來,浦東在一片農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形成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系、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健全的民生保障體系。如今的浦東,以全國八千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八十分之一的GDP、十五分之一的貨物進出口總額,誕生出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并復制推廣到全國,成為中國版圖上的亮眼地標。浦東開發開放的顯著成就與生動實踐告訴我們: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難以在改革上突圍;沒有敢闖敢試的擔當,就難以闖出發展的新路;沒有堅持擴大開放,就難以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沒有對創新的執著追求,就難以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外部環境出現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當前,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已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的時期,已到了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在前進道路上會面臨許多越來越復雜的重大問題、重大矛盾、重大挑戰、重大斗爭。
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邁進新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任務艱巨,面對“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為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要求,我們不是旁觀者,我們不是局外人。新征程上,我們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方,都應找準新定位、明確新使命,將自身發展放在“兩個大局”中謀劃,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考量,力爭在做強創新引擎、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諸多方面實現新突破、形成新成果,以更亮麗的新作為新成就,展現新氣象,創造新奇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繼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