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慢性膽囊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本病屬中醫“脅痛”“胃脘痛”等范疇,凡情志不暢、寒溫不適、飲食不節、過食油膩或蟲積等,均可導致肝膽氣滯、脾失健運、濕熱蘊結,影響肝臟和膽腑的通降而發病。治療上應以疏肝解郁、清熱利膽、緩急止痛為主。
在此推薦一個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方子:取烏梅肉60克,綿茵陳30克,蜂蜜250克。烏梅肉、綿茵陳洗凈水煎,然后復渣,去渣,把兩次煎出來的藥液和勻;蜂蜜加入以上藥液中,攪勻,放入瓷盆內加蓋,小火隔水燉,冷卻備用。飯后開水送服,1次1~2匙,每日2次。
方中烏梅味酸、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可生津安蛔、緩急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中含有多種有機酸,能改善肝臟功能,故肝病患者較適用。烏梅煎劑對膽囊有促進收縮和利膽作用,利于引流膽道的膽汁,減少膽石癥和防止膽道感染。
茵陳味微苦,性微寒,歸肝、膽、脾、胃、膀胱經,能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為利膽退黃專藥。常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茵陳含有多種利膽有效成分,利膽功效卓著。其利膽能使肝胰壺腹括約肌松弛,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同時還有護肝、利尿、抗病原體作用。
蜂蜜味甘、性平,歸肺、脾、大腸經,可補中潤燥、解毒止痛。
三味合用,共奏清熱利膽、緩急止痛之功效,適合濕郁氣滯型慢性膽囊炎患者服用。患者具體表現為右肋時痛、時發時止,飲食欠佳、食后脘腹微脹,時有惡心欲吐,小便短少,舌苔黃膩,脈弦數。
同時,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調節。且胃酸過多者不宜服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