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去朋友家小坐,發現他的書桌上擱著一個沉香筆筒,看上去刀法深峻、花紋考究、立意古雅,還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馨香,聞之猶如一股清新的山風,直透心脾,令人回味無窮。難道這就是那沉得驚世、香得駭俗的“眾香之王”沉香嗎?
我不禁向朋友投去好奇的目光。他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絲笑意,娓娓道來:這是沉香。五代時期羅隱有一首詩“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爐暖玉樓春。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作馨香忘卻身”。詩中的沉水良材,說的就是它,沉香自古一片萬金。《太平廣記·草木》記述了一段有關沉香的趣事。高州首領馮盎進京時帶了沉香獻給唐太宗,唐太宗問他:“卿宅去沉香遠近?”對曰:“宅左右即出香樹,然其生者無香,惟朽者始香矣。”馮盎云對太宗皇帝的趣答,點明了沉香的特征,即香樹在朽爛之后,才能開始結香。
生長于南方的一種特殊白木香樹在受到如雷擊、風摧、蟲蛀、刀砍、火燒等外界傷害后,受到真菌微生物侵入并出現感染,此時傷口處就會分泌出一種自我保護的特殊樹脂,這種樹脂經百年或千年的醇化,便會結成一塊塊堅硬的凝聚物,狀若朽木,卻散發出沉沉異香,而且香品的高低與所承受的傷痛成正比。
沉香,是傷痛中磨礪出的產物,是風雨浴火重生般的洗禮,歲月愈久,愈是沉香。每一塊沉香的背后,都是一個故事,有歡笑,有淚水,還有生命的代價。
細細想來,世間蕓蕓眾生又何嘗不是歷經歲月侵蝕的沉香呢?世事常變化,人生多艱辛,每個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會遇到坎坷和曲折,如學業的失意、情感的受挫、疾病的折磨……但只要像沉香一樣,利用苦難來“化腐朽為神奇”,便能演繹成一曲生命的絕美。
林清玄在《沉香木》中也寫道:“沉香最動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靜內斂的品質;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沉香環繞,時間凝固,空間不再,歷經千百年腐朽再生,這種心靈之香已成為一種財富,讓我們的生命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