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陽

“2020年是非常令人難忘的一年,新冠疫情無疑是最大的新聞事件。很多人說我是抗疫英雄,其實我只是做了新聞媒體人應該做的事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蔣曉平說,“作為新聞媒體人,在面對事關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切身利益的重大突發事件時,更應該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我想,今后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我還是會一樣毫不猶豫地沖上去!”
他的平靜,與其在武漢抗疫一線連續奮戰73天時的工作熱情形成了巨大反差。
蔣曉平是第一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部派到武漢并進入重癥隔離病區采訪的記者。
2020年1月14日,蔣曉平趕到武漢,當時武漢市民對疫情都是渾然不覺,走在大街上,沒有一個人戴口罩。蔣曉平進了華南海鮮市場,去了與華南海鮮市場只有一墻之隔的居民小區,還去了中南醫院的發熱門診,進入金銀潭醫院新冠肺炎病人的隔離病房……凡是讓武漢以外的人們所恐懼的事情,當時他基本上全都干過了。
“作為新聞工作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更有責任和使命堅守在這里,向外傳達這里的一切。這種時候絕不能當逃兵,就算真的因此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只要是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的事,我們都會義無反顧地去做,去作出犧牲!”他說。
作為武漢市傳染病專科醫院,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打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的地方,從2019年12月29日開始,所有醫生、護士、后勤保障等部門人員,全都堅守崗位,并肩戰斗,沒有休過一天假。有人暈倒了,有人嘔吐了,還有人累病了,但是沒有一個人輕易退出戰斗。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一路蹣跚,卻仍然斗志昂揚。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蔣曉平感動萬分。
當時,有的醫院被感染的醫護人員有兩三百人之多,他采訪過的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才過了兩三天就被確診了,重癥監護室主任吳文娟因為疑似癥狀被隔離。蔣曉平和他們全都是密切接觸,最后居然沒有被感染,還能全身而退,簡直就是個奇跡。
“對于新冠病毒,不怕是不可能的,當時專家也介紹了很多遍,但這個事既然讓我趕上了,就不能害怕!我在金銀潭醫院這么核心的地方,全國、全世界人民都看著,那作為唯一的新聞信源,我更有責任、更有義務把它傳遞出去。對于生死、危險,說實話,我當時真的沒有考慮太多,也沒有時間去考慮。至于說病毒有多可怕?都不是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后來經過朋友善意提醒,閑下來時我也想,如果因為采訪報道,自己真的被感染了這個新冠病毒,那就隨它去吧。感染了也就感染了,只要能把采訪做好,能把鏡頭拍好,自己為疫情防控流了汗、出了力,那怎么都是值得的。”蔣曉平說。
當疫情得到控制后,在離開武漢的時候,蔣曉平流下了眼淚。新冠疫情讓我們更懂得了生死,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所肩負的使命,所承擔的責任。
在武漢期間,蔣曉平先后播發疫情報道70多條,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紅區”里采訪拍攝的。“風暴之眼”金銀潭醫院是主戰場,記者群體中最初只有他和攝像苗毅萌兩人在金銀潭醫院。他們發出的每篇報道,都是全國、全世界的獨家新聞。
2020年1月22日,《獨家!總臺央視記者探訪武漢金銀潭醫院隔離病房》播出后,被國外多家媒體采用;
《蹲點日記:醫護人員的堅守》《抗擊新冠第一線:我們與這座城市在一起》等節目,也引起關注;
……
通過他們的鏡頭,人們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情況,也看到了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感人場景。尤其是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中,由白巖松等6位新聞主播帶來的節目《愛是橋梁》,感動了無數人。節目中展現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隔離病房內外的場景,都是根據蔣曉平和同事采訪拍攝的素材編輯而成。之后,蔣曉平采制的《抗擊疫情的“逆行者”》《82歲陳義和:樂觀心態助我戰病魔》等節目,都產生較好反響。
蔣曉平的記者生涯已有24年,先后親歷過1998年的防汛抗洪、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2019年的江蘇響水爆炸事故等突發事件,但沒有哪個事件能讓他這么近距離感受到危險和心靈震憾。
“親歷其中,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激勵我不畏生死、奮勇向前。”回憶過往,蔣曉平說。
2020年10月15日,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的“慶祝第21個記者節之‘使命與榮光——名記者進校園”系列活動首場報告在會議中心舉行。作為該校新聞專業1996屆校友,蔣曉平以“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與媒體記者的擔當”為題,講述了他在疫情期間,奔赴抗疫一線采訪報道的故事。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記者的擔當與新聞媒體人的‘釘子精神,每一個鏡頭真的都來之不易。向疫情期間所有新聞工作者致敬,你們辛苦了!”湖北大學2019級編輯出版學的陳燁聽完講座后深受觸動,在QQ空間里寫下這樣的隨筆。
“記者是時代的瞭望者,我們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了這段歷史,傳達了抗疫精神和中國力量。作為一名湖北人,在家鄉武漢出現重大疫情的時候,能夠沖到最核心的地方,能夠與武漢人民共呼吸,和白衣戰士同成長,這是我的榮幸,也是我一生的財富。新的一年,希望我們的國家早日全面恢復。”他說。
平靜的語調下,是一顆熾熱的心。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