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李銳傳是一名來自廣東中山市技師學院的老師。2016年,李銳傳響應號召,前往肇慶市封開縣杏花鎮鳳樓村開展扶貧工作。2016年,剛來到鳳樓村,李銳傳就開始對全村2800多人進行入戶走訪,精準識別出50多戶貧困戶、140多人。在入戶走訪時,他發現一個五口之家,屋主梁國清臥病在床,70多歲的媽媽還在做農務,妻子黎飛妹在佛山打工,家中兩個孩子還在讀書,小兒子初三畢業后就決定棄學外出打工。
從小生活在珠三角發達城市的李銳傳,之前的人生經歷從讀書到教書,從未真正在社會上經歷過磨難,“我不認識什么是低保戶、五保戶,去了農村,才知道原來有這么慘的人。看到一家人擠在50平的危房里,黎飛妹一人扛起家庭重任外出打工,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此后,李銳傳將梁國清小兒子帶去肇慶市技師學院讀書,并為梁國清買醫保,又網上眾籌了10萬元幫其看病。康復后,梁國清與妻子在中山企業找到穩定的工作,2020年末還建了新屋。
五年來,李銳傳與駐村工作隊一起,憑個人智慧與團隊協作,開展產業扶貧、增加資產收益、轉移就業、黨建扶貧、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等一系列措施,讓鳳樓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生活、經濟建設都發生了大變化。
“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仍然不能放松,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李銳傳說,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保持‘四個不摘,要時刻跟蹤貧困戶情況,防止返貧;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將企業引進來發展產業,讓村閑置土地活起來,帶動全村致富。
在鳳樓村五年,李銳傳已經對這里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即使離開了這條村,未來寒暑假他還要帶孩子回來探望村干部、貧困戶。“來這里一年后,我的小孩才出生,現在已經要上幼兒園了。脫離家庭時間長了,這幾年都是家人在支撐,回去后要補償回來,家庭的責任與小朋友教育都要擔負起來。回到學校工作崗位后,可能會有不適應的階段,作為老師要重新投入新的教學工作,我得重新學習新教材、新技術、新知識。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是我的新年愿景。”李銳傳說。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