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帶來的不僅是病痛的困擾,還有對經濟的沖擊。不少中小企業面臨生死存亡,工人面臨下崗、求職的壓力。作為在廣東中山務工的湖北打工人,羅琴蓉深有體會。
羅琴蓉今年48歲,是湖北天門人,與同歲的丈夫在廣東打工多年,如今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一家手表廠務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羅琴蓉被困在老家三個多月,無法返回工廠。這段時間,她天天在網上尋求解決辦法,終于聯系上了中山商會。中山商會為她和丈夫提供了大巴車點對點接送,讓他們得以返崗復工。
然而疫情的影響還不絕于此,全球疫情的暴發,讓以外貿生意為主的公司遭受巨大沖擊,上半年幾乎沒有訂單。企業效益不好,只能縮小規模,合并工廠、裁員就無法避免。“我們從以前的加班加點到后來變成五天工作八小時或者四天工作八小時了,收入也隨之減少了。下半年,兩個工廠合并成一個廠以后,慢慢的有了一點點貨源,加上國家的政策補貼與扶持,企業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生意有了起色。”而羅琴蓉也在努力適應新的崗位。
2021年,全球范圍內疫情仍未控制住,國際貿易形勢仍不明朗。羅琴蓉的人生也面臨兩個重要節點。“我的小孩今年18歲,馬上要參加高考了。我擔心萬一公司效益不好裁員,社保就會中斷,我的小孩就不能參加高考了。像我們外來工幾乎都要考慮這些問題。而且我們兩夫妻都是將近50歲了,一旦被辭退,其他公司也不會聘用我們這個年齡的工人了。”羅琴蓉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希望相關政策能允許外來工子弟順利讀書。
“新的一年,我希望可以保持工作的穩定性,讓我們可以平穩過渡到退休,孩子也可以考上心儀的大學。一家人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展望未來,羅琴蓉說,將來退休了還是會繼續打工,努力過好新生活。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