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樹的病蟲害防治中,為取得更高的果品產量和更好的質量,多以綠色防控為主,其中物理防治是一項較好的技術措施。目前,物理防治主要推廣的是頻振式殺蟲燈、LED新光源殺蟲燈等物理誘控殺蟲技術。物理防治技術雖然比較傳統,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防治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效果也十分明顯。現將果樹病蟲害物理防治設施設備使用方法總結如下,供各地在生產中參考和借鑒。
1.頻振式殺蟲燈
(1)主要原理。昆蟲對不同波長、波段光的趨性有所不同,頻振式殺蟲燈就是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誘殺昆蟲,控制蟲口基數,以此來系統控制果園害蟲種群數量。頻振式殺蟲燈可誘殺棗樹、蘋果樹、梨樹、桃樹、李樹及大扁杏樹等果樹上的150多種害蟲,殺蟲十分廣譜,誘蟲量也較大,尤其是誘殺果樹上的成蟲效果十分顯著。該燈的主要特點是對害蟲不產生抗性,對人、畜也比較安全,使用十分方便。常用的頻振式殺蟲燈分為交流電供電式和太陽能供電式兩種。
(2)掛燈高度。對于頻振式殺蟲燈而言,如果是交流電供電式殺蟲燈,安裝接蟲口以距地面80~120厘米(矮化類果樹)或120~160厘米(傳統果樹)為宜;太陽能供電式殺蟲燈的接蟲口以距地面100~150厘米為宜。
(3)控制面積。采用交流電供電式殺蟲燈,相鄰兩燈的間距為 120~160米,單燈誘殺面積為1.5~2.0公頃;采用太陽能供電式殺蟲燈,相鄰兩燈的間距為150~200米,單燈誘殺面積為2.0~3.0公頃。
(4)開燈、收燈時間與存放。頻振式殺蟲燈的掛燈時間自4月底開始,至10月底結束,主要是誘殺果園中的鞘翅目害蟲和鱗翅目害蟲,最有效的開燈時間為當日晚8時至次日凌晨2時。殺蟲燈在果樹落葉期要收入室內保養。收燈后要將燈具清理干凈再放入包裝箱內,置于陰涼干燥的倉庫中。對燈上的固定螺栓要上油防止生銹,所配置的蓄電瓶要每隔15天充1次電,以防蓄電池內儲電耗盡后無法再利用。
(5)注意事項。在頻振式殺蟲燈下禁止堆放柴草等易燃品,并嚴禁在接通電源后觸摸高壓電網。集蟲袋的袋口要保持光滑,目的是防止害蟲逃逸。交流電殺蟲燈保持電壓為210~230伏,在陰雨雷電天氣嚴禁使用頻振式殺蟲燈,以防電壓過高產生危險或損壞殺蟲燈;每天要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對頻振式殺蟲燈實施污垢清理。太陽能殺蟲燈在安裝時要將太陽能板調向正南方向,以保證電池板最大程度地接收陽光;經常檢查蓄電池。此外,在果樹蟲害發生較嚴重的情況下,頻振式殺蟲燈要與農藥配合使用。
2.LED 新光源殺蟲燈
(1)技術原理。LED新光源殺蟲燈主要是利用昆蟲的趨光特性, 設置成為果樹害蟲敏感的特定光譜范圍的誘蟲光源,誘導果樹害蟲因趨光性、趨波性而撲向光源,在光源之外配置相應的高壓電網,將撲向光源的害蟲殺死,實現殺蟲的目的。LED新光源殺蟲燈主要誘殺鱗翅目害蟲和鞘翅目害蟲的成蟲,如食心蟲、地老虎、金龜子和螻蛄等。若采用太陽能電源,則通過白天設置在果園的太陽能電池板接收日光,將光能轉換成電能并儲存在蓄電池內,進入夜間后,設備控制系統則根據光照亮度自動亮燈、開啟高壓電極網撲殺害蟲。
(2)懸掛高度。設置于果園內的燈柱高度因果樹樹種不同而異。多數果園的懸掛高度以燈的底端離地(即接蟲口到地面的距離)1.2~1.5米為最佳。如果果樹樹體高大,掛燈位置以距果樹植株頂端20~30厘米處為最佳。
(3)設置布局及開燈時間。LED新光源殺蟲燈的設置布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棋盤狀設置,適合于地勢比較開闊的果園;二是閉環狀設置,針對受害較重的果園,目的是防止害蟲轉移到其他果園。單燈誘殺面積為2.0公頃,LED新光源殺蟲燈的輻射半徑為60~80米,則各燈之間和兩條相鄰線路之間的距離以150~160米為最佳。開燈時間以害蟲的成蟲發生高峰期,即當日晚7時至次日凌晨3時為最佳。
(4)注意事項。太陽能板在安裝時要面向正南方向,確保電池板最大程度接收太陽光照,對于配置的蓄電池要經常檢查,蓄電池電量不足時,要及時補充電能;及時清理掛在高壓電網上的死亡害蟲、塵土和污垢等,以保持電網的整潔;使用LED新光源殺蟲燈同樣不能替代農藥,應根據果樹蟲害的具體發生情況與化學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結合運用。
(轉載自《特種經濟動植物》,遼寧省建平縣富山街道辦事處林業站? 劉英芳? ?郵編:122400; 遼寧省建平縣建平鎮林業站? ?王曉華? ?郵編: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