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蘋 孟慶新






摘要 楊樹春尺蠖主要以幼蟲形態危害樹木葉片,爆發性極強,且發生時間最早。遵化市承唐高速兩側為楊樹林帶,每年早春都有樹葉被“吃糊”路段,直接影響市環境綠化和美化。相關部門大力推廣楊樹林春尺蠖全蟲態高效綜合防控技術,在春尺蠖不同蟲態期間開展有針對性的除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春尺蠖;楊樹;全蟲態;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005–02
1 春尺蠖發生規律
春尺蠖在遵化市1年發生1代。2月底,當地表3~5 cm處地溫達到0℃左右時成蟲開始羽化,3月上旬開始產卵,4月上中旬幼蟲相繼孵化,5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后即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2 春尺蠖全蟲態高效防控技術研究
2.1 蛹期
2月初土壤解凍后,以楊樹樹干基部為中心,1.5 m長為半徑的圈內進行人工挖蛹,通過計算雌性比、存活率,科學預測春尺蠖發生趨勢,為監測春尺蠖越冬蛹羽化情況提供科學依據。
2.2 成蟲期
2.2.1 春尺蠖成蟲羽化初期,楊樹片林科學布設頻振式殺蟲燈,阻殺雄成蟲調查 在平東線程莊子段13.33 hm2楊樹林帶每隔200 m布設1盞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燈架設距地面1.5 m,共設4盞燈;平東線前毛莊段未布設殺蟲燈為對照。在春尺蠖成蟲羽化期前(2月中旬)開燈,開燈時間為每天晚上20:00至次日凌晨07:00,在春尺蠖成蟲羽化期結束后(4月上旬)關燈。每天觀察并統計集蟲袋內誘捕到的春尺蠖雄成蟲。4月中上旬調查試驗區、對照區(前毛莊段未布設殺蟲燈)春尺蠖的落卵量(粒/枝條)、幼蟲量(頭/枝條)。試驗區比對照區每枝條落卵量減少了21.36%,有蟲數量減少了31.07%,布設頻振式殺蟲燈能有效降低蟲口密度(表1)。
2.2.2 不同阻隔法阻隔春尺蠖雌成蟲上樹調查 (1)裙帶阻隔法:在樹干距地1.2 m處刮除樹干翹皮(不破壞形成層)或用濕泥填充翹皮縫形成5~10 cm的平滑密閉環,橫向將塑料布沿平滑密閉環纏繞樹干,并用膠帶將塑料布上口緊貼樹干捆綁一圈,縱向塑料布接口用膠帶自上而下封閉,下部自然留有一定空隙,使整個塑料帶環呈上緊下松的“裙擺狀”[1]。
(2)直筒阻隔法:在距地1.2 m處選取15~20 cm寬度,將上下兩端分別刮除樹皮環寬5~10 cm,用膠帶將塑料布上下口沿刮除面緊貼綁緊,不留空隙,形成直筒狀。裙帶阻隔法優于直筒阻隔的效果[2]。塑料帶安全環保、阻隔時間較長,對天敵傷害極低,是一種較好的物理防治措施(表2)。
2.2.3 綠色威雷微膠囊制劑不同濃度防治春尺蠖成蟲調查 試驗設在平東線新店子段楊樹林網進行,樹齡為15~20年,春尺蠖危害已達5年。試驗藥劑為綠色威雷微膠囊制劑,害蟲踩觸微膠囊制劑后,微膠囊立即破裂并釋放出高效原液,并由害蟲足部附節進入害蟲體內后產生藥效,致其死亡。
2017年2月27日和2018年2月26日分別始見春尺蠖羽化成蟲。在樹干1 m以下噴施綠色威雷閉合藥環,藥液濃度分別為300倍、400倍、500倍液3個處理,以清水為對照。每個處理5株樹,重復3次,2年共計120株楊樹。噴藥后24 h進行第1次觀察,統計樹下雌雄成蟲的死亡數量,以后每2 d統計1次,對照樹調查樹上活蟲數。
2017年噴藥時間為3月3日、4日觀察死亡數為0,6日、8日見到大量死蟲,說明微膠囊藥效發揮較慢。噴施綠色威雷300倍液的殺蟲效果最佳(表3)。
2018年噴藥時間為3月2日,3日沒有發現死亡蟲數,7日、9日見到大量死蟲。噴施綠色威雷300倍液防治春尺蠖的效果顯著高于其他2個處理(表4)。
從2017—2018年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噴施300倍液的效果明顯高于其他2個處理。片林樹干1 m以下噴施300倍液綠色威雷閉合藥環殺滅春尺蠖成蟲的效果最佳。
2.3 幼蟲期
2.3.1 樹冠噴藥和樹干涂藥環防治春尺蠖幼蟲調查 2017年以前,遵化市采取樹冠噴滅幼脲、苦參堿等生物農藥進行了幼蟲防治,防治2 d后調查發現:有蟲株率仍在85%以上,防治效果不太明顯。原因是春尺蠖大多發生在高大楊樹片林內,林木密度較大,車輛難以進入,且現有噴藥機械噴射高度不夠。
為此,在本次技術推廣中,采取了單獨樹冠噴霧防治和樹冠噴霧+樹干涂藥的方法。春尺蠖雌成蟲無翅,羽化后爬上樹產卵的特點,先期在樹干上涂綠色威雷閉合藥環殺滅部分雌成蟲,幼蟲期采用高壓噴槍在樹冠上噴滅幼脲、苦參堿等生物制劑進行防治,最終得出噴霧和涂藥結合的方法防治效果明顯(表5~表6)。
3 楊樹春尺蠖高效綜合防控技術推廣的實用關鍵技術
3.1 裙帶阻隔法防治
裙帶阻隔法是在春尺蠖羽化前期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利用雌成蟲無翅且上樹產卵的習性而采取的防治方法,也是本次推廣項目中經過實踐而創新的防治方法。
具體做法:2 月下旬成蟲羽化前在樹干距地面1.2 m處刮除翹皮(不破壞形成層)或用泥填充翹裂縫隙形成5~10 cm平滑密閉環,將塑料布剪成寬度為15 cm,上口為樹木刮除(涂泥)部位的周長,下口為樹木刮除(涂泥)部位的周長加1 cm的上下寬的梯形狀,橫向將塑料布上口緊貼刮除(涂泥)部位纏繞1周,用膠帶緊貼樹干將塑料布上口綁緊,縱向再用膠帶將塑料接口自上而下封閉,塑料布下口成裙擺狀,留有一定空隙,使整體呈上緊下松的“裙擺狀”。每隔2~3 d觀察1次,并將誘捕到的成蟲滅殺。
3.2 懸掛頻振式殺蟲燈防治
在春尺蠖羽化期懸掛頻振式殺蟲燈,利用雄成蟲有翅且趨光的特性誘殺雄成蟲效果顯著。
具體做法:在楊樹林內每隔200 m懸掛1盞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燈架設距地面1.5 m,2月中旬—4月上旬每天晚20:00至次日凌晨07:00開燈,每天早晨關燈時對誘捕到的雄成蟲進行滅殺。
3.3 噴灑新型藥劑和生物制劑防治
3.3.1 噴灑新型藥劑防治 在2月底成蟲羽化前利用雌成蟲上樹產卵及新型藥劑微膠囊的特性,防治雌成蟲效果顯著。
具體做法:2月底前期,對樹干1 m以下噴灑新型環保高效綠色威雷微膠囊制劑300倍液,形成密閉藥環,噴布均勻,不留死角,如果遇到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或蟲口密度過大時,可每5~10 d重復噴灑1次。
3.3.2 噴灑生物制劑防治 主要在幼蟲孵化上樹危害、楊樹展葉后進行,3齡前防治效果最佳。主要利用藥劑具有抑制幼蟲蛻皮生長的特性,防治幼蟲效果顯著。
具體做法:3月下旬—4月下旬對發生春尺蠖危害的楊樹林進行樹冠噴施滅幼脲、苦參堿等生物制劑防治。噴藥機械可選取擔架式噴霧器、車載式高壓噴霧器、高壓噴槍和噴煙機等。噴灑藥劑時必須噴布均勻周到、不能漏噴、不留死角。
4 結論
大力推廣楊樹林春尺蠖全蟲態高效綜合防控技術,可有效控制春尺蠖在遵化市的發生與蔓延,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金蟬,姚章軍,高美英.楊樹林地春尺蠖的危害及防治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07(z1):199.
[2] 王志平,鄂曉明,楊建軍,等.春尺蠖生物學特性與防控技術探討[J].內蒙古林業,2020(2):24-25.
責任編輯:黃艷飛
Study on Efficient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of Whole Insect State of Spring Inchworm in Poplar Forest
ZHU Ai-ping et al(Zunhua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Zunhua, Hebei 064200)
Abstract The poplar spring geometrid mainly damages the leaves of trees in the form of larvae, which is extremely explosive and occurs earliest. On both sides of the Chengtang Expressway in Zunhua City are poplar forest belts. Every early spring, leaves are pasted by road sections,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of the city’s environment.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efficient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insect state of the spring inchworm in the poplar forest, and carried out targeted elimination and control work during the different insect states of the spring inchwor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Spring inchworm; Poplar; Whole insect state; Integrated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