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清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愈發突出,為人們鳴起了警鐘。當前,國家已實施了沙源治理工作,生態環境也在不斷修復?,F階段,人口的持續增長使得資源消耗變大,對木材的需求逐漸提升,出現了荒漠化、土地資源被破壞等問題,土地退化成為了眼下之急。對此,探究了防沙治沙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相關行業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防沙治沙;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S28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089–02
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應為以往不合理、不科學的經濟發展行為做出彌補和救助,旨在改善生態環境,解決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F階段,國家提出了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戰略,讓人們逐漸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意識。人們過度砍伐、開墾、放牧,使得生態環境難以承受其壓力。目前,土地荒漠化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最棘手問題,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不利于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
1 樹立合理的防沙治沙、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
當前,土地荒漠化問題日益嚴重,使森林資源受到傷害,導致生態系統脆弱、土地退化,難擋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一現象為人們鳴起了警鐘,使人們不得不密切關注今后的生態走向。對此,專業人員需要做好防治工作,控制風沙危害。在以往的治理工作中,因為目光短淺使得防沙治沙工作屢屢出現問題,治標不治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防治為主體,合理地再次開發資源,實現生態與經濟共同進步[1]。
2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2.1 自然原因
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可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首先,自然原因多為氣候條件導致的,在多風的狀態下使得沙質和風沙飛塵,長此以往得不到治理就會形成土地荒漠化。通常情況下,我國的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存在大量沙漠化土地,已經形成的沙漠地區便會侵蝕周圍土地,加劇土壤的干燥。再者,因為降水量逐年下降,加速了干旱地區的荒漠化,地面植被得不到充足水分便開始干枯,其嚴重性顯而易見。植被破壞、水位下降,慢慢演化為土地沙漠化[2]。
2.2 人為原因
人為原因實際上是形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因為人們不規律的砍伐、開墾,造成土地沙漠化。尤其是在國內西部地區,這種現象最為明顯。例如,牧民在放牧的同時,開墾土地,使得周圍水資源和土地受到破壞,使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對此,人們要意識到水土資源同樣重要,應科學、合理地使用,使之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部分人為了短暫的經濟效益,選擇過度放牧,導致自然草場受到嚴重侵蝕,周圍的森林樹木也遭到嚴重毀壞。
3 加強防沙治沙、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策略
3.1 加強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由生態系統構成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將不利于社會的長遠發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因此,應加強宣傳保護環境的思想,重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的成長是向著森林前進的,林業對改善水土、空氣等都能夠起到巨大作用。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重要。
現階段,大多數人尚未意識到防沙的最終目的,認為天然林是自然成長的,對其漠不關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天然林遭到破壞,人們開啟了大面積的砍伐進程,當地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并且影響巨大。因此,人們要加強林業生態保護意識,并將天然林劃分為重點保護對象。以榆林地區為例,該地區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建立了防沙林場,其中有綠植沙柳、沙冬青、沙拐棗等,同時引進了樟子松、側柏2種植物,可見該類植物的生命力旺盛,在一些干旱、炎熱的沙漠地區都可以頑強生長,確保了水分不流失,可起到一定的固沙作用,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開發階段,要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第一要義。生態保護工作需要大量資金的維持,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一些環境狀態差、植物不易成活的地區要作為重點防治的對象。
3.2 設定防沙治沙、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目標
防沙治沙工作的開展應確定目標,從而為后期的工作提供依據?,F階段,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在于防沙治沙的主、次矛盾究竟是為消滅沙漠,還是為通過措施控制危害??陀^來說,沙漠是真實、客觀存在的,隨著歷史演化而形成的。因此,防治風沙工作要新舊問題結合,不能將側重點混淆。不可否認的是,沙漠化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但同樣具有保護價值。在沙漠防治工作中,要利用先進的理念,結合科學的手段,減少沙漠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要學會科學利用其他沙漠資源,服務于生態保護和防沙治沙。對環境危害較小的沙漠,可保留下來,作為祖國的大漠風光并予以保護。例如,榆林地區風力大,現階段采用了科學措施反制風力,在一些起伏的山巒建設風力發電站,可輕松阻擋12級以下的風沙。此外,還需要建立系統的預警機制,重點要要完善其內部的系統構造,在大風天氣開啟裝置,阻擋風沙。
3.3 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實行科學防沙治沙
3.3.1 防治風沙技術要先進化 從客觀角度來看,防治風沙的方式應靈活、多變。以往傳統的防沙治沙方式已不適合現在的需求,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防治風沙不存在地區的差別,任何地方都要予以高度重視,組建一支精英團隊對其進行考察和研究,采用先進、科學的方式作為指導,進行后期的治理工作。以地區為單位,工作表現和成果優異的可對其進行表揚,并總結成功的經驗和技術,為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整體的防治效率和質量。
3.3.2 提高綠植的覆蓋率 防沙治沙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綠植覆蓋率,提高生態效益,為森林系統的健康化做準備。值得注意的是,綠色植被的恢復應結合地域進行,應尊重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研究綠植是否因地制宜,不能因為美觀而忽略了地理和氣候因素。工作人員應以科學為導向,選擇正確的灌木、綠植、草地等,三者相互結合使用和覆蓋,使生物技術得到全面應用。在綠色植被恢復之后,也要注意后期的維護和修剪,因為所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必須要禁止踩踏、放牧、開墾、伐木等。
3.4 防沙治沙的具體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要繼續完善防沙治沙措施。對過度開墾、濫砍濫伐的行為絕不姑息,嚴厲禁止,用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不法行為,情節嚴重者,可追究法律責任。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措施。
3.4.1 圍欄封育 以圍欄為主,采用圍欄封育的防護手段。主要是指在周圍設置圍欄,重點保護區域內的植被,限制人們的開墾行為,使區域內的土地得到休養生息的時間,逐漸變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進而達到防沙治沙的目的。近年來,采用圍欄封育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周圍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3.4.2 夾設沙障 所謂沙障是一張屏障,指的是利用自然條件,夾設沙障,阻擋流動沙丘和半流動沙丘,提升沙的粗糙程度,減少風力,以往一些蓬松的沙土不再受風力的影響而到處飄揚。這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防沙治沙手段,尤其是在冬季,沙障的存在提高了水的含量,起到了儲存水分的作用,保護了周圍的生態環境[3]。
3.4.3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是為了恢復生態環境,起到抑制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的作用,進而形成森林生態系統。形成的森林系統即使遇到大風天氣也可以阻擋自然災害,提升蓄水能力,逐漸恢復生態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4 采取措施所取得的治沙效果
當下,土地沙化問題已十分嚴重,有關部門已采取措施加強治理,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加強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得治理工作得以更好地開展,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當人們的環保意識統一,天然林得到的保護和修復也是質量最好的。為此,做好林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5 結束語
以往經濟活動的不合理開展,使得生態環境遭受了巨大破壞。現階段,強調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應重點做好防沙治沙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工作落實到位。沙漠作為客觀產物,應予以充分尊重和敬畏,在不妨礙環境的前提下,做好對沙漠的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義群,劉海燕.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林業生態環境建設[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7):229,231.
[2] 米瑩.淺談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原因及措施[J].種子科技,2018, 36(8):20,24.
[3] 劉德深,趙永軍,仝伯強.山東林業生態保護中的防沙治沙問題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18(8): 1492-1496.
責任編輯:黃艷飛
Discussion on Sand Control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MA Jian-qing (Gans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enter, Kangle, Gansu 7315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arouses alarm bells for people. At present, the state has implemented sand source control work,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lso constantly repaired. At present,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population makes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become larger, and the demand for woo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Problems such as desertific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have emerged, and land degrad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ilemma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industries.
Key words 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ve measures